北京首大:散瞳方式有哪些?该怎么选?

2024-04-18 13:37:18
标签: 散瞳验光

  散瞳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检查程序,主要用于更准确地评估眼底的健康状况,包括视网膜、视神经和其他结构。了解不同的散瞳方式及其适用情况,可以帮助病人在医生的建议下做出更合适的选择。

  散瞳方式

  一、药物散瞳

  1常用药物

  苯海索:主要用于扩大瞳孔,通常用于散瞳检查中。它可以迅速扩张瞳孔,效果持续时间较短。

  阿托品:扩张效果强且持续时间长,可维持数天至一周,常用于治疗某些眼病如虹膜炎。

  托吡卡胺:是最常用的散瞳药物之一,因其起效快、持续时间短(4~6小时)而受到青睐。

  环孢素:效果介于托吡卡胺和阿托品之间,可以维持一天左右。

2选择依据

  选择哪种药物通常基于需要观察的眼部结构深度、检查的详细程度和患者的具体状况如年龄、过敏史等。

  在儿童和需要深度眼底检查的患者中,可能倾向于使用效果较强且持续时间较长的药物。

二、非药物方法

  尽管不常见,某些新兴的技术如特殊的成像技术,可能允许在未进行药物散瞳的情况下进行深入的眼底检查。这些技术主要用于特殊情况或研究用途。

  散瞳考虑因素

  在选择散瞳方式时,以下因素需考虑:

  目的:不同的散瞳药物适用于不同的检查需求。例如,对于简单的常规眼底检查,通常推荐使用托吡卡胺。

  患者条件:患者的年龄、病史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药物过敏史等因素都会影响散瞳药物的选择。

  持续时间:不同药物的作用时间不同。需要长时间观察或多次检查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选择持续时间较长的药物。

  副作用:每种药物都有可能的副作用,如心跳加速、局部不适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潜在风险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散瞳注意事项

  在进行散瞳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遵循医嘱: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散瞳,不要自行更改用药方式或剂量。

  注意观察:散瞳后,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有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避免强光刺激:散瞳后瞳孔扩大,眼睛对光线的敏感度增加,因此要避免强光刺激,如阳光直射等。

  总之,散瞳是眼科检查中的一个重要步骤,能够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观察到眼底的细节。选择合适的散瞳方式需要根据检查的目的、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及可能的副作用综合考虑。建议在专业眼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散瞳,以确保既有效又安全注意散瞳后的观察和护理,确保视力健康。

来源:公众号——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预约挂号】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