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公亶父何以要传位少子季历
(2019-06-03 23:24:04)古公亶父何以要传位少子季历 ?
演播室,:古公亶父在周人发展史上是一个上承后稷公刘之伟业,下启文王武王之盛世的关键人物,是创建岐周政治文化的先驱,但是他最成功的,却是以一个智者的眼光,选择了自己的继承人,使岐周得以发展壮大,于近百年后实现了“翦商”大业。今天的寻根溯源节目,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古公亶父传位于季历的奥秘吧。
主持人,: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季历,据《史记》记载,泰伯、仲雍与季历均有依次继位的权利。为什么古公亶父没有让长子泰伯继承,也没有让次子仲雍继承,而是传位于少子季历,最后传位于季历之子姬昌呢?
旁白:《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太王曾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就是说我们周人要兴旺发达,看来希望就寄托在姬昌身上了。
《吴太伯世家》亦云: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
依《史记》所言,季历贤,季历妻太任为贤妇人,特别是其子姬昌为“圣子”,有“圣瑞”,振兴周邦者在于姬昌,因此想把王位传给少子季历再传给姬昌。
同期声:“圣子”、“圣瑞”之说,清人崔述已经怀疑过,难以置信,小小的娃娃能有什么“圣瑞”,这不过是美妙的传说而已。
让古公亶父舍得让两个儿子泰伯、仲雍奔吴再传位少子季历以及然后再传位于姬昌必有重要的原因,季历贤,难道泰伯、仲雍就不是贤人,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泰伯和仲雍都是贤能之士。
说到底,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有两个:
第一,季历是太姜所生,直接牵扯到姬姜政治联盟;
第二,因为季历的妻子、文王的母亲太妊来自殷商,季历因妻而显赫,他的儿子昌因母亲而显贵。
文王虽小却很显贵,与他的出身有关,因为他是“大邑”商族的外孙。
让季历继位可以巩固姬姜联盟,再传位姬昌可以得到大邦国商朝的支持。
可见周太王,老谋深算,高瞻远瞩,很有政治眼光。
旁白,:《诗经.大雅.大明》中周人盛赞太妊与季历的婚事: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
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王季之妻、文王之母太妊是从挚仲氏娶来,《诗经》说明太妊就是殷人商族,季历之妻、文王之母挚仲氏是商邑大族,是显赫的贵族。
主持人,:古公亶父去世后,季历继位,季历即位时国都已经迁居岐下,在此之前,周人势力弱小,由于无力对付戎狄的侵扰掠夺,迫不得已才迁居岐下,季历在位时,继承古公遗业,修明政治,发展经济,开拓疆土,使得周部落实力大为增强。
同期声,:商王武乙末年,作为周族部落首领的季历率众击退周围的游牧部落,缴获了大量的财物,捉获了许多俘虏,成了显赫的大家族,巩固和发展了周部族在渭水中游的统治,许多诸侯前往归顺,使周成为商西部的一个强大的诸侯国,势力发展到今天的河南西部。周的强大引起了商的不安。武乙之后的商王文丁为了遏制周族势力,以封赏为名,将季历召唤到殷都,名义上封为“方伯”,号称“周西伯”,实则软禁了一段时间,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杀害。
主持人,:季历死后,姬昌即位,正如古公亶父当初预言的一样,季历夯实了西周的基础,姬昌依靠母亲一方的政治势力,加强了周在方国联盟中的政治地位,而且在等级名分上有了大幅度的上升、跨跃。姬昌被命为“西伯”,影响力越来越大,加之殷纣王失去人心,天下诸侯像百鸟朝凤一样归顺了文王,以至于到了文王晚年,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为后来武王伐纣灭商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可见周太王当初对继承人的选择是很英明的。
后一篇:梅伯世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