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摄影游记】2021-游园.迎春-颐和园-上(多图)

(2021-02-22 01:25:04)
标签:

旅游

摄影

生活

图片

文化

分类: 畅游中国-游记
【原创.摄影游记】2021-游园.迎春-颐和园-上(多图)
【原创.摄影游记】2021-游园.迎春-颐和园-上(多图)
为了抓住年味儿的小尾巴,于是春节假期的最后一个假日-正月初六去颐和园溜达了一圈,也算是游园迎春吧。先上一张颐和园标志建筑-佛香阁作为此篇游记的标头,比较特别的是刚好有飞机掠过佛香阁的上空~

正文开始,按照游览顺序记录此次出行。我们一行走的颐和园正门-大宫门(东宫门)这条路,这座牌楼是三间四柱七楼式,清漪园时期是三楼的,正面题“涵虚”,意为景色清幽恬静,包含太虚清幽之境。此处比喻清幽、恬淡、宁静之境。~
【原创.摄影游记】2021-游园.迎春-颐和园-上(多图)

牌楼的背面“罨秀”意为如彩画般的景色。罨彩色之意,秀为风景之意~【原创.摄影游记】2021-游园.迎春-颐和园-上(多图)

正式进入颐和园园区,因为是春节,应景的挂了很多喜庆的红灯笼~
【原创.摄影游记】2021-游园.迎春-颐和园-上(多图)

这条线必经之路-仁寿殿,给麒麟君个特写~
仁寿殿-清漪园时名勤政殿,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取《论语》中“仁者寿”之意,改名仁寿殿。这里是慈禧和光绪住园期间临朝理政,接受恭贺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是颐和园听政区的主要建筑。
【原创.摄影游记】2021-游园.迎春-颐和园-上(多图)

园内的玉兰树已经拱出花苞,搭配蓝天红灯笼倒是颇喜庆哈~
【原创.摄影游记】2021-游园.迎春-颐和园-上(多图)

我们当天的游览路线就是围着昆明湖转了一圈,从东宫门方向遥望对岸的“玉带桥”~
【原创.摄影游记】2021-游园.迎春-颐和园-上(多图)

走到佛香阁下,佛香阁的仰视近景~
佛香阁是北京市颐和园的主体建筑,建筑在万寿山前山高20米的方形台基上,南面昆明湖,背靠智慧海,以它为中心的各建筑群严整而对称地向两翼展开,形成众星拱月之势,气派相当宏伟。佛香阁高41米,8面3层4重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相当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
【原创.摄影游记】2021-游园.迎春-颐和园-上(多图)

刚好有飞机掠过附近的天空,话说,颐和园附近有机场吗?溜达一圈看到好多飞机~
【原创.摄影游记】2021-游园.迎春-颐和园-上(多图)

遥望远处西堤的“柳桥”与玉泉山上的玉峰塔~
【原创.摄影游记】2021-游园.迎春-颐和园-上(多图)

一路游览,走到清晏舫~
清晏舫俗称石舫,在长廊西端湖边,是一条大石船,寓“海清河晏”之意,是颐和园唯一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它的前身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乾隆修清漪园时,改台为船,更名为“石舫”。石舫长36米,船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 船身上建有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下雨时,落在船顶的雨水通过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个龙头口排入湖中。
【原创.摄影游记】2021-游园.迎春-颐和园-上(多图)

石舫水域附近游曳的野鸭们~
【原创.摄影游记】2021-游园.迎春-颐和园-上(多图)

水波荡漾,涟漪点点,似一幅油画~
【原创.摄影游记】2021-游园.迎春-颐和园-上(多图)

天空上刚好掠过的飞机,话说这张还蛮喜欢的~
【原创.摄影游记】2021-游园.迎春-颐和园-上(多图)

从石舫向北宫门方向继续向前,路过荇桥前牌楼,上题“蔚翠”~
【原创.摄影游记】2021-游园.迎春-颐和园-上(多图)

从荇桥上俯视冬日船坞,因为是冬季,游船都收拢在船坞内~
【原创.摄影游记】2021-游园.迎春-颐和园-上(多图)

从桥上回望刚刚的石舫~
【原创.摄影游记】2021-游园.迎春-颐和园-上(多图)

荇桥下另一座牌楼,上题“云岩”~
【原创.摄影游记】2021-游园.迎春-颐和园-上(多图)

站在“半壁桥”上拍一拍对面的“无名石桥”
无名石桥俗称“林彪桥”。它建成于1971年,为了方便林彪的汽车通过后溪河,直达万寿山前山。
【原创.摄影游记】2021-游园.迎春-颐和园-上(多图)

继续前行,向昆明湖的西堤进发,遥望界湖桥。此处春水泛碧,已经带些许春意~
界湖桥西堤六桥最北端的是界湖桥,顾名思义,界湖桥以分界湖水得名。此桥是昆明湖与后湖两湖之间的“分界点”。如今的界湖桥只有一石砌桥身,原先上面是有亭的,但毁于1860年的战火。
【原创.摄影游记】2021-游园.迎春-颐和园-上(多图)

回望刚刚穿过的“宿云檐”~
宿云檐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位于颐和园西北部,原为一座城关,又称贝阙。城楼内宿云檐原曾供奉关帝,乾隆时期,昆明湖三面设有围墙,这座城关就是从西部入园的门户。城楼内供奉关羽、周仓、关羽银铸塑像。 咸丰十年(1860年)为英法联军掠去。光绪年间改供关羽牌位。城外有古松一株,枝干扶疏,为乾隆时旧物。乾隆时期,昆明湖三面设有围墙,这座城关就是从西部入园的门户,此关可控制西如意门一带,与万寿山东的文昌阁一东一西,一文一武,象征着文治武功,文武双全。
【原创.摄影游记】2021-游园.迎春-颐和园-上(多图)

沿着西堤漫步昆明湖,遥望远处的北京电视台的电视塔,湖面波光粼粼,柳条飘飘~
【原创.摄影游记】2021-游园.迎春-颐和园-上(多图)

隔着昆明湖看看万寿山上的佛香阁侧影~
【原创.摄影游记】2021-游园.迎春-颐和园-上(多图)

沿着西堤一路行来,路遇一处小池养了不少鸳鸯还有一只黑天鹅,选了一张在水下努力划小爪爪的鸳鸯~
【原创.摄影游记】2021-游园.迎春-颐和园-上(多图)

还有一对共游的鸳鸯。色彩艳丽的是公鸳鸯,毛色灰白的是母鸳鸯,话说公鸳鸯真的很艳丽夺目哈~
【原创.摄影游记】2021-游园.迎春-颐和园-上(多图)

西堤上的名桥系列-柳桥与远处的佛香阁~
柳桥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建。白居易有一句诗:“柳桥晴有絮”。意思是绿柳荫中的桥上,晴天有柳絮飘飞。因为西堤上遍植垂柳,这座桥也是掩映在柳色之中,所以名为柳桥。
【原创.摄影游记】2021-游园.迎春-颐和园-上(多图)

2021春节游园迎春-颐和园的上篇就用昆明湖上的龙船来收尾吧~
下篇“【原创.摄影游记】2021-游园.迎春-颐和园-下(多图)”继续颐和园之旅~
【原创.摄影游记】2021-游园.迎春-颐和园-上(多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