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标签:
教育学科教学杂谈 |
分类: 数学教案 |
。教学目标:
1、会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口算除法
第一课时
课题 |
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数以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数 |
课型 |
新课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学会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口算乘法知识迁移到口算除法中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
教学重点 |
能正确进行口算。 |
||
教学难点 |
掌握口算除法的思维方法,理解算理。 |
||
教具准备 |
口算卡片、小棒。 |
||
教 学 过 程 |
教 学 设 计 |
个性化设计及反思 |
|
一、 1、口算。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 2、口答。 60里面有几个十?800里面有几个百?240里面有几个十? 3、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11页例1。 (1)教师:我们来帮助小朋友解决问题吧。 提问:一共有多少张纸?平均分给几人?怎样理解平均分给几人?求每人得到多少张,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60÷3 (2)尝试解答60÷3 (3)交流、汇报计算方法。 (4)动手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6捆小棒,分一分。 (5)说说谁的方法最简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进行口算。 (6)同桌交流60÷3的口算过程。 教师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学习600÷3= (1)板书:600÷3= 师:这道题应怎样想呢? (2)尝试口算600÷3= (3)提问:谁能说出600÷3的口算方法。 3、学习教材第12页例2。 (1)教师:一共有几个班上手工课?一共用去多少张彩色手工纸?怎样理解求平均每班用了多少张,怎样列式? 板书:120÷3 (2)观察被除数与刚才所学例题中的被除数有什么不同。 (3)引导学生独立口算。 (4)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1页“做一做“。 (1)集体看“做一做“。 (2)观察每组中上下两题的异同。 (3)找出其中的运算规律。 (4)独立完成。 (5)验证其运算规律是否正确。(当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除数不变时,商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 2、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1—3题。 (1)独立完成。 (2)边做边口述口算过程。 四、思维训练 1、列式并写出得数。 (1)6000除以3的多少? (2)3600除以4的多少? 2、抢答。(口算卡) 五、板书设计
|
|
第二课时
课题 |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
课型 |
新课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除法的一般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3、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 |
||
教学重点 |
口算方法要灵活多样 |
||
教学难点 |
口算方法要灵活多样 |
||
教具准备 |
口算卡片 |
||
教 学 过 程 |
教 学 设 计 |
个性化设计及反思 |
|
一、 1、口算。 教师出示口算卡,学生口答得数。 2、口答。 450除以9得多少?被除数是8000,除数是8,商是多少? 3、导入新课 妈妈要买8个茶杯,每个茶杯15元,妈妈大约要带多少钱就够了?你是怎样想的? 通过聆听学生的思考过程,揭示今天的教学内容。 二、探究新知 教师:要把6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用你手中的小棒跟小组成员们一起分一分,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分小棒,交流算法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说出想法。问: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学生尝试自己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发现,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并表扬和鼓励。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出示分桃图。 1、平均每筐大约装多少个? (1)理解题意。 (2)提问:要分多少个桃?平均分成几份?求什么?怎样理解“大约“两个字? (3)列式。 (4)思考“怎样求出平均每筐大约装多少个? (5)集体交流。 (6)质疑:为什么要将260看作是240或280,而不把它看作250?(因为240,280都是4的倍数) 还有其他估算方法吗? 2、估算。
78÷4
83÷9
(1)学生独立完成。 可简写思考过程。 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集体订正,叙述估算过程。 3、估算。
71÷8
440÷9
请学生说出估算过程。 4、用你喜欢的方法估一估。
125÷2
297÷4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算,直接说出估算结果。 四、思维训练 找出下面每组数的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3
(2)128
(3)8
|
|
第三课时
课题 |
口算练习课 |
课型 |
练习 |
教学目标 |
1、通过练习,熟练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数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提高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
||
教学重点 |
掌握算理。 |
||
教学难点 |
提高口算正确率。 |
||
教具准备 |
口算卡片 |
||
教 学 过 程 |
教 学 设 计 |
个性化设计及反思 |
|
一、 1、口算。
450÷9
15×3
30÷3
2、估算。
387÷5
说一说426÷8、142÷5的估算过程。 二、巩固练习 1、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7题。 指名学生读题。 分析数量关系。 集体列式计算。 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请学生说出不同算法。 2、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8题。 理解题意。 说一说,题中要我们求什么。 要求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哪些相关信息? 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怎样计算360÷4、360÷9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三年级的学生去茶园里劳动,女生有56人,男生有64人。4名学生分成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1)读题。(2)独立分析题意,列式解答。 (3)订正口算过程及结果。 2、出示课件。 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多少倍?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1)阅读所给信息。 (2)讨论:根据所给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3)教师板书学生所提问题。 (4)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四、思维训练 找出下面每行数的排列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
243
2
8
|
|
2、笔算除法
第一课时
课题 |
基本的笔算除法 |
课型 |
新课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 3、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
||
教学重点 |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
||
教学难点 |
1、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 2、竖式的书写格式。 |
||
教具准备 |
小棒,口算卡片。 |
||
教 学 过 程 |
教 学 设 计 |
个性化设计及反思 |
|
一、 1、口答。
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板演。
订正时,请同学们说一说是怎样求出商的,每道题各用哪一句口诀求商,我们在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3、导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 (1)理解图意。 (2)说一说你从图中看懂了什么。 (3)想一想:我们能用前几节课学过的方法来算出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的结果吗?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15页例1。 (1)解决学生甲提出的问题:42除以2等于多少。 (2)明确42÷2表示什么意思。 (3)提问:乘法口诀表中有“二()四十二”的口诀吗?你能用前面学过的方法算出它的结果吗? (4)想一想:写竖式要分几步来写? (5)试一试,写出竖式。 (6)交流笔算方法。
(7)图式结合。 从图上看,每份是21根;从竖式上看,得数是21。 2、师生共同归纳笔算除法的方法。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计算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中的 (1)独立完成下面两道除法算式题,请两名同学板演。
(2)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集体订正,请同学叙述计算过程。 2、看病门诊。
(1)观察、研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 (2)改正错误之处。 (3)提出改进方法。
3、计算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中的 (1)看清题中数据。 (2)独立完成。 (3)集体订正。 (4)回顾做题过程,总结计算方法。 四、思维训练 你能尝试解决同学们提出的主题图中的第二额问题吗?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五、板书设计
|
|
第二课时
课题 |
基本的笔算除法 |
课型 |
新课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明确每次除后必须比除数小。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
||
教学重点 |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
||
教学难点 |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 |
||
教具准备 |
口算卡片、小棒。 |
||
教 学 过 程 |
教 学 设 计 |
个性化设计及反思 |
|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55÷5
2、板演。
说一说,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16页例2. (1)动手分一分,每分钟有几捆。 (2)尝试解答。 (3)质疑。当第一步50÷2除完后,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十位上的数不能被2除尽) (4)说一说,在竖式中怎样计算。 (5)图式结合。 从图上看,每份是26根,分完整捆后,把剩下的1捆打开,1捆与2根合起来是12根,再把12根平均分成2份。从竖式看,得数是26,把余下的1个十与个位上的2合起来继续计算。 (6)学生第二次试商,边做边说计算过程,强调最大能商几个十。 2、比较例1与例2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从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 不同点:例2的被除数十位上还有余数,要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3、师生共同归纳例2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中第二排的四道题。 (1)板书在黑板上。 (2)读题。 (3)独立完成,请四名同学板演。
(4)集体订正。 (5)教师把巡视中发现的典型错误加以分析、纠正。 2、病题门诊。 3、游戏。(教材第16页“做一做” (1)创设游戏情境。 (2)全体参与,以组为单位,每人一题,看哪小组做得又对又快。 (3)公布游戏结果,表扬做得又对又快的小组。 (4)对做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集中进行分析、纠正。 四、思维训练 1、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3题。 (1)出示题。 (2)理解题意。 (3)根据题意,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4)尝试解答。 (5)交流解题思路。 2、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4题。 (1)出示题。 (2)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3)明确这是一道两问应用题,两个问题间存在着非常重要的联系。 (4)叙述解题思路。 (5)独立在本上完成。 (6)集体订正。 五、板书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