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近五年中招数学试题分析
(2018-05-14 21:52:16)分类: 资源共享 |
近五年的中招数学试题题型结构总体稳定,核心知识点覆盖全面。部分题目灵活性加强,中档题2016年与2015年相比稍微简单,整体难度稍微下降;中招试题除了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更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查,体现了“实践与操作,综合与探究,创新与应用”的命题特点。
一、知识点分布
题型 |
分值 |
考点 |
课本 |
难易程度 |
选择题(8题,共24分) |
3 |
相反数的定义 |
七上 |
易 |
3 |
科学计数法 |
七上 |
易 |
|
3 |
三视图 |
九上 |
易 |
|
3 |
同底数幂的计算 |
七上 |
易 |
|
3 |
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性质 |
九下 |
易 |
|
3 |
中位数的定义和性质 |
八下 |
易 |
|
3 |
平均数和方差 |
八下 |
易 |
|
3 |
图形旋转的坐标变换 |
九上 |
难 |
|
填空题(7题,共21分) |
3 |
实数的计算 |
七上 |
易 |
3 |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
八下 |
易 |
|
3 |
根的判别式 |
九上 |
易 |
|
3 |
两次随机事件概率的计算 |
九上 |
中 |
|
3 |
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 |
九上 |
中 |
|
3 |
求阴影部分面积 |
九下 |
难 |
|
3 |
Rt三角形的折叠 |
九下 |
难 |
|
解 答 题 |
8 |
整式的化简及解不等式 |
七上 |
易 |
9 |
频数直方图 |
八下 |
易 |
|
9 |
圆与特殊平行四边形综合 |
八下、九下 |
中 |
|
9 |
锐角三角函数 |
九下 |
易 |
|
9 |
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最佳方案) |
八下 |
中 |
|
10 |
二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
九上 |
中 |
|
10 |
图形的类比探究拓展 |
九下 |
难 |
|
11 |
二次函数的几何综合 |
九上 |
难 |
1. 有理数或实数计算
2. 科学计数法
3. 概率
4.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有关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在选择题中有一题,2014年和2016年选择题中没有涉及,最后在第20题或21题有利用不等式组选择方案的应用题。不等式组的分值大约有12分左右。
5. 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设计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内容的小题的记录不多,只有2012年有一道分值为3分的选择。最近几年几乎没有,有也是体现在大题内容中。
6. 视图
视图每年都有一道题体现,基本都在选择题中,分值一般是3分。近五年来基本都是有实物辨别三视图。
7. 函数
近五年的中招数学试题,函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有一到两题,再多没有,是利用坐标求函数的解析式或待定系数。有时让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一次函数或反比例函数式子。考点主要体现在最后一题或其他基本运算题。整个函数的分数指也在14分,最多不超过23分。
8. 圆
每年有关圆的知识在选择题或填空题里都有体现,以计算圆周角度数居多。
9. 三角函数
每年三角函数的题也很少,近几年总以三角函数的应用题为主,但也有时给出一个图形,利用角的三角函数求值。分值不超过12分。
10. 分式的化简和求值
11. 动点
12. 三角形和四边形
13.
常见图形的折叠
14. 规律探索
15. 因式分解的知识近五年没出题。
二、整体分析
通过对近五年的中招数学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2016年中招数学试题变中求稳,一元二次方程知识增加了考查力度,圆、概率知识分值与去年持平,其他知识点的考查比较稳定。
1.依据新课标,注重基础知识
2. 关注社会热点,体现时代性
3. 加强开放探索,体现创新性
4. 注重联系实际,创设新情境
考查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从而解决问题是近五年来数学命题的一个特点。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进行梳理的能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关注数学过程,增加探究性
6. 突出思想方法,考查综合性
突出考查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思想,还有方程、函数等建模转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