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知识在文学中的妙用

(2018-05-09 11:05:04)
分类: 资源共享

 

教学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提高学生的文学能力,加强数学与文学的联系,体现学科间的互通性与相联性; 

3、培养学生的联想、迁移能力,发展学生智力。 

教学准备: 诗词、谜语、题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涉及到数学知识。从平时的观察中,我发现同学们有偏科现象,有些同学偏爱语文,有些同学偏爱数学。其实,数学与文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数学知识在文学中的妙用。 

(二)数学知识在诗词文学中的妙用: 

出示诗二首: 

一去三四里,烟村四五家; 

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 (乡村景色)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梨花都不见。 (形容雪花纷飞) 

 问:诗中共有几个数字,从诗中我们可想象出什么?诗中的十个数字体现了怎样的意境? 

 指出:两首诗都用了 110这十个数字,巧妙入诗,成为千古佳句。 

(三)数字成语: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四字成语之多,当居世界第一。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许多成语、口语中都镶嵌了数目字,所占比例非常大。看来,数字与中国人特别投缘。下面我们利用成语、常用语中涉及的数字,做一做巧妙的计算游戏。 

1、在( )里填数字,组成数,按规定进行计算。 

如:(十)拿(九)稳 -(七)上(八)下 =(三)位(一)体 

算式: 109  78  31

分组竞赛:(在规定时间内全体同学操作,看哪一组组员做对的总题数最多。) 

 )光( )色 × 铁价不( )=( )货公司 

算式: 

 )年青 ÷ )合花 =( )花齐放 

算式: 

 )刀( )断 × )字经 =( )头( )臂 

算式: 

 )嘴( )舌 × )视同仁 =( )上( )下 

算式: 

 )万火急 × )指连心 =( )万富翁 

算式: 

 )( )生肖 × 连升( )级 =( )( )( )计 

算式: 

 )年树木 × )年树人  各有( )秋 

算式: 

 )面威风 × )窍生烟 =( )颜( )色 

算式: 

 )霄云外 -( )见如故 =( )面玲珑 

算式: 

 )令( )申 +( )波( )折 =( )通( )达 

算式: 

2、根据等式填成语或口语。 

如:算式: 78  23  101

成语: (七)上(八)下 +(两)面(三)刀 =(百)无(一)失 

 1)分组竞赛:(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对又快。结束后小组间互相交换,评价答案是否可行。) 

 算式: 48  36  12

成语: 

参考答案: (四)平(八)稳  (三)头(六)臂  (一)刀(两)断 

 算式: 9  1001  1010

成语: 

参考答案: (九)霄云外 +(千)钧(一)发 =(十)全(十)美 

 2)每个小组出一道类似的题目(必须先拟定参考答案),指名考一考另一小组。 

(答对的加 1分,答不上的扣1分:由出题的小组出示答案,并加1分。) 

3、分别用”10个数字为头,写出十个成语。 

一( ); 二(两)(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每对一个,计一分) 

(四)数学谜语: 

导入:数学与文学之间还有一些很有趣的联系,如数学谜语,既可以由数字想象出文字,又可以根据文字的意思联想到数学名词。 

抢答: 

 78 (猜一成语) 七上八下 

 并肩前进 (猜一数学名词) 平行 

 0.30 (猜一数学名词) 三角 

 七天七夜 (猜一图形长度) 周长 

 两牛相斗 (猜一几何名词) 对角 

 29999 (猜一成语) 万无一失 

 7分钟+8分钟=1000 (猜一成语) 一刻千金 

 1000 2 100×100×100 (猜一成语) 千方百计 

(五)小结评价: 

数学在生活、学习和其它学科领域中的应用广泛,起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善于应用数学知识,才能使人类智慧得以提升。在今天的活动中,同学们思维敏捷,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更投入,取得更好的成绩,能做到吗?(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六)课外拓展作业: 

寻找生活中除文学外,数学知识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