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导学案
(2018-05-07 13:18:14)分类: 资源共享 |
《猫》导学案
一、作者简介:郑振铎,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训诂家。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给画线字注音
忧郁(
凝望(
三、整体感知: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怎么划分?
2.
3.
|
来历 |
外形 |
性情 |
在家中的地位 |
结局 |
第一只猫 |
|
|
|
|
|
第二只猫 |
|
|
|
|
|
第三只猫 |
|
|
|
|
|
四、合作交流
1、在写第三只猫的结局时,用了哪些词语直接描写“我”的思想感情?仔细体会词语的含义。
2、为何不单写第三只猫,而要在前面写第一、二只猫?
3、三只猫分别给“我”带来怎样的感受?三只猫遭遇不幸后“我”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
4、 第一只猫死后,“我”安慰三妹说:“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这三句话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5、第三只猫,“大家都不喜欢它”,但它亡失之后,“我”却“更难过得多”。你觉得原因是什么?仅仅是因为“我”冤枉了它吗?
6、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叙述方式有么好处?
探究主旨:
五、课堂小结:
六、本文的写作特点
1、结构巧妙。
2、抓住特征,描写生动。
3、心理描写真挚细腻。
文中不仅写了猫,还写了人,尤其是人的所思所想。三次养猫感受不同,结局不同,心情也不同,或欢欣,或难过,或怅然愤恨,或追悔莫及,都情态毕现,很有感染力。
七、课堂检测:品味下列语句,说说表达效果
1.
2.
3.
4.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