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图写话课程感悟

(2018-12-15 12:05:24)
标签:

杂谈

        12月12日,参加了师傅工作坊的第二期学习,在本次学习中,我们分享了关于上周讨论话题写字教学的实践感悟,对于苏老师的一句话印象深刻:要做到要求的坚持和强化。很多时候不仅是学生,自己也存在三分钟热度问题。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就要把工作坊活动中老师们提出的好的方法用起来,并且长期坚持下去。

         听到师傅分享自己上看图写话课的收获,看到师傅班孩子听故事时专注的神情,写出的一篇篇精彩的文章……我再一次明确了师傅的话“只有教师指导到位,学生才会写”确实如此,很多时候要求让学生写,可往往在实际操作中自己也很不会写。联系郝主任说的话“教师要提供给学生范式”把“范式”运用到看图写话中,就要用到“三步走”的方法了。

         对于“三步走”的方法,以前没有用过,在本次学习中,听了师傅对于该方法的操作,我迫不及待的想要亲自尝试一下。在本周四上午,我利用了三节课的时间,就两幅图教给学生如何用“三步走”进行看图写话。
第一课时,围绕语文园地中的一幅图以及三个词语“椰树、海滩、贝壳”第一次在学生面前呈现“三步走”方法。
1是什么(图中看到了哪些事物)
2什么样的(尝试用形容词修饰事物)
3想象(人物、时间、地点)
“范式”的明确,就是思路的清晰。在板书中给出学生方法后,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事物形象,用词语描述该事物(让我欣喜的是,在此环节学生热情极高,看来每日一诵对学生的语言积累大有裨益)最后,在想象环节,孩子们在联系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还有天马行空的想象,我被孩子们的语言和表演深深吸引着。

http://qncdn.miaopai.com/stream/AQvkumH2LHE53XruecmcnQDWUYjxdhA8ZKnSTQ___m.jpg

杨文轩同学知识面相当广,常常让我这个老师自愧不如。同样,在这次说话中,孩子的表现也相当出色,因为孩子以前去过蜈支洲岛,本身有对岛边景色的认知,再结合我课上的方法指导,所以更像一个小导游,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岛边景色。

http://qncdn.miaopai.com/stream/79OkLHKd8KmxXW2e7scjT80vGuyGw2dH-h2L2g___m.jpg

陈宇琪同学,以前在课堂表达中口语比较多,可是看看现在,她能这么流利的表达,我真为她感到骄傲。 “摇椰树掉下来一颗椰子”“椰子壳用来拾捡贝壳”多么美好的想法呀!

        第二课时,我利用语文园地中的猫和老鼠图片,同样重复并板书“三步走”方法,有了第一课时中对于方法的熟悉,这次学生操作起来就容易些啦!

http://qncdn.miaopai.com/stream/Rj9U8WcHZ5dvTlN16-kiwDie1QDP3V7d95O1Wg___m.jpg

张佳瑜同学,语言天赋和表演能力极强。站到讲台上,落落大方,一边说一边加动作表演。

http://qncdn.miaopai.com/stream/SnGxQJyr0E1CHyaapNIMGaay7z1yRWVWggRniA___m.jpg

赵浩程同学在平时回答问题中,表达不是很连贯,可是在这次上课中,他能用生动有趣的需要清楚的表达,老师为你点赞! “老鼠把电脑看成巧克力,用力啃,结果把牙齿都啃掉了”多么有趣的想法呀!

http://qncdn.miaopai.com/stream/oQYURQh5ofrIslU85vSGZj8~qtJL9grzKoTj~g___m.jpg

张文轩同学的进步让老师惊叹!从跟不上课堂,到现在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老师看到了你的成长!今天的课堂上,当然少不了张文轩积极的为自己争取机会。 “老鼠恐惧到了极点”这些表达都是课后阅读语感培养的结果!

         两节课后,学生意犹未尽,好多孩子举手想要说自己的故事,可是限于时间关系,老师不能让所有孩子一一上台表演,所以利用第三课时,我让所有孩子在稿纸上写下自己的故事。四十分钟的时间,有的孩子能写下满满的一篇稿纸……
       读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兴趣,教给学生范式,会让头疼的看图写话变得如此轻松有趣。接下来,就是将看图写话变成一项常态性训练,让学生把写故事的热忱一直延续下去,这也是我今后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