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鸿章:一生荣华出曾门,三朝辅政至中堂

(2019-10-22 19:46:32)
标签:

杂谈

分类: 历史杂文:解读历史背后的真实

李鸿章:一生荣华出曾门,三朝辅政至中堂

李鸿章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洋务派的创始人,北洋水师的创建者。有很多人可能都不喜欢他,因为几乎所有的不平等条约都是他签的字,可回过头我们再想想李鸿章作为清朝的宰相,慈禧太后派他去签字他能说不去吗?

有人说可以像杨继盛那样铮铮铁骨,宁死不屈,拒不签字。可是又能改变什么呢?无非就是换个人签字的问题。

李鸿章的父亲李少安是刑部郎中,作为京官,虽不像地方官那样“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但是人脉资源特别广,认识的王公将相也多。李鸿章本人自小博览群书,写得一手好文章。

道光十三年,李少安便叫李鸿章北上京师,临行时李鸿章写了十首诗,其中有两句道出了他心中的志向,“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此句充分表达了李鸿章的胸怀抱负宽广而远大。“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也表明了他结交天下仁人志士的豪情,便访名师益友的学习态度。

李鸿章去京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参加科举考试,希望可以像孟郊那样“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遗憾的是道光皇帝眼拙不识英雄汉,给他判了个落榜。换作他人当收拾行李回家继续闭门苦读,但是李鸿章的父亲带他去见了一个人。

有句俗语叫“经商要学胡雪岩,当官要做曾国藩。”李少安带李鸿章见的人就是曾国藩,曾国藩组织的湘军战斗力很强,为清朝收复了半壁江山。李少安和曾国藩是同年,之所以带李鸿章来找曾国藩就是想给他找个好老师。

曾国藩见李鸿章长的还不错,人也很机灵,还有点才气,甚是喜欢,便将其留在了自己的门下当幕僚。 我们都知道曾国藩最得意的门生就是李鸿章,李鸿章最敬佩的老师就是曾国藩。师生二人情谊深厚,曾国藩能忍让李鸿章几乎所有的缺点,但唯独不能忍受的一点就是睡懒觉。

李鸿章这个人最喜欢的就是在冬天睡懒觉,而曾国藩每天清早都会召集幕僚和士兵们一同吃早饭,李鸿章就经常装病请假不去。有一次他睡过头了,忘了请假了,曾国藩就派亲兵去请他,李鸿章说肚子痛,不去了。

亲兵回复之后,曾国藩知道他装病便让亲兵对李鸿章说所有的人都在等着他吃饭。 一听这个消息,李鸿章慌了神,赶紧起身跑去了食堂。

曾国藩见李鸿章来了便神情严肃,一言不发的吃饭,幕僚们见大帅不说话谁都不敢说话,都在安静的吃着饭,李鸿章尴尬极了,这顿饭吃的那叫一个煎熬啊。

吃完饭后,曾国藩只对李鸿章说了两句话: “寄人篱下,就得守规矩。” “此间所尚的,惟一‘诚字’而已!” 说完,曾国藩起身,头也不回,扬长而去。

剩下李鸿章愣在那里,心情复杂,一时不知所措。 但是从那以后李鸿章再无睡过懒觉,每日都早早起床,即便是日后官至宰相的时候仍然坚持早起。

后来李鸿章一路高升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死后变成了候)。

曾利用洋人当说客,巧妙地平息了因苏州杀降,所引起的戈登带着常胜军闹事事件,并最终解散了常胜军;在与法国签约时,李鸿章说了句很精彩的话:“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在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时,伊藤博文说李鸿章是“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德国海军大臣称其为:“东方的俾斯麦。” 慈禧说他是:“再造玄黄之人。”

难道一个信奉“不在一时胜败,不逞匹夫之勇”的人;一个把女儿嫁给一个平常之人的人;一个试图挽救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人不值得让人敬佩吗?

筹建北洋水师,开展洋务运动,开办近代工业,创办新式教育。 我看到的是一个老者用尽毕生心力企图挽救国家危亡,最后却在声讨谩骂声中革职返回家乡,凄凉落幕。

在他的心中是非功过或许早已不再重要……

李鸿章:一生荣华出曾门,三朝辅政至中堂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疯狂史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