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历史杂文:解读历史背后的真实 |

“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
还记否?当年水镜先生对落魄时的刘备说的话。
水镜先生,何许人也?此人名叫司马徽,被誉为“江南第一才子”,可以说是名士一枚。
他有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在后世之人的眼中是智慧的化身。
他叫诸葛亮,字孔明,水镜先生的得意门生。
一个有抱负,想要实现自己理想的热血青年!而实现的唯一途径就是当官。在三国时期,还没有科举制的年代里,平民百姓想要当官就得通过察举制被人推荐才能做官。
于是诸葛亮决定学习姜太公去钓鱼,姜太公钓的鱼是周文王姬昌,而诸葛亮想钓的人就是刘备。等一下我告诉你原因,现在你看到的是头戴青巾,风度翩翩的清瘦少年。他来到了南阳,盖了一座茅草庐,收了一个小书童,住在那里,似乎成了一名隐士。
古语有云:“大隐隐于市”,何必去深山老林呢?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而真的隐士是永远也不会让别人找到或知道他的存在的,所以说,很多所谓的隐士是并不单纯的!
比如诸葛亮。
他正在焦急的等待着恩师水镜老先生的好消息。
这不正巧刘备被曹操打的老惨了,逃难来到了这穷乡僻壤里,碰见了水镜。一问水镜的威名,赶紧请求道:“老先生啊,遇见您真的是太好了,我之所以被曹操那个老匹夫追杀至此,就是因为缺少像您这样的贤士的辅佐。不知老先生可否下山,共谋大业?”
水镜叹了口气说:“哎,老夫老了,纵然想下山辅佐刘皇叔图大业,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喽。”
话锋一转,水镜又接着说:“不过老夫倒是可以给皇叔推荐个英才,此人号卧龙,字孔明。于是便有了开篇那句,卧龙凤雏得一人便可安天下!
卧龙就是诸葛亮,凤雏叫庞统,咱们且不去论。
诸葛亮在南阳躬耕了好几年,终于迎来了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没有迎娶白富美,也会走上人生巅峰。因为刘备来请他了。
诸葛亮深谙一个道理就是毛遂自荐永远也比不上千请万请。禀持这一原则,对于刘备的到来,诸葛亮决定像个害羞的小媳妇一样躲起来。
满怀期待的刘备好不容易找到了诸葛亮的住处,却连个人影都没见到。可因为水镜将诸葛亮说的神乎其神的,这就坚定了刘备的信念,仿佛只要得到诸葛亮就能得到天下似的。过了一段时日,刘备又第二次光顾了诸葛亮的草庐,可还是没见着人。
刘备还不死心,过了不久,又跑去找诸葛亮了。这一次,终于找着诸葛亮了。可谓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大白天的睡觉。很明显是在装睡,一睡就是三个时辰,刘备为了显示诚意,不敢打扰,只能等。
抱着等到天荒地老的心,这时,可能是觉得戏做的差不多了,诸葛亮从睡梦中醒来了。
两人相见恨晚啊,如红楼中的那个妹妹,我见过。仿佛前世就已遇见,虽然天色渐晚,刘备还是和诸葛亮秉烛夜谈,谈论治国之道。
草庐之中,两人谈论天下大计,将来这天下必是三分。会心一笑,一拍即合,乘舟同去,必是生死相随。
刘备认定了此生只信他诸葛孔明,诸葛亮也只追随刘备。
有人好奇要问了,当时这天下最有实力的人是曹操,而曹操也派人去请过诸葛亮出山,那么为什么诸葛亮没去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曹操最不缺的就是诸葛亮。当时曹操的手底下可谓猛将如虎,智谋如云,若诸葛亮去他手底下可能只是个可有可无的人。
可在刘备手下就不同了,他就是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