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历史杂文:解读历史背后的真实 |

“焚书坑儒”这个成语,自打上小学时就听过这个成语所隐含的故事。根据《史记》的记载:“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得出秦始皇做了两件坏事,一是焚诗书,二是坑术士。但在这里我们要弄清两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他焚的诗书是什么书?坑杀的术士又是什么人?
据《史记》上说,主要是一些像诗经,列国的史记,先秦诸子百家的一些书,这些书都只是些纯粹的思想学术性的书。但烧掉的只是民间所藏的书,官方的图书馆里依然保存着这些书,况且在那时读书的人并不多,要知道纸的普及还是在东汉的时候,秦朝是没有,书写的原料是竹木简,一般都是先刻后写的,我所看到的竹木简一般一根只能写到十五个字左右,多则不过二十个字,上个奏章都得请人抬着去呈给皇上。所以说一般人家是没有藏书的,因为藏不起,而且认字的人也不多。因此秦始皇的焚书并没有对文化造成大规模的破坏。
再看“坑儒”,史书上只是说坑术士,至于杀的究竟是方士还是儒生,这在史学界一直是个存在争议的问题,换句话说这个问题无解。不论是儒生还是方士,秦始皇也只是杀了四百六十多人而已。放在今天这肯定是件不得了的大事,但在古代君主专制体制下,一个皇帝杀几百人真的是很平常的事。试问哪个帝国的建立,皇帝的上位不是踩在无数人的尸体上趴上去的?历史就是这样,时而美好,时而丑陋,但解读历史的人一定要公正客观的看待历史问题。
其实“焚书坑儒”的最魁祸手非项羽莫属了,在秦朝灭亡之际,项羽攻下咸阳城后,把金银财宝外加美人都虏走后,还觉得不过隐,那就屠城吧,屠完城一看,干脆放把火烧了得了,省的碍眼。就这样国家图书馆里所藏的古书倾刻间化为乌有,无数的名贵孤本成为一堆灰烬,据说这场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才烧完了,你想想看烧了多少的东西和古籍?
秦始皇杀了四百六十几个人,就这么罪大恶极了,那么项羽坑杀了二十万秦兵又该如何评说呢?论残忍嬴政不及项羽分毫,论对文化的破坏性也根本赶不上项羽。前朝的史书都是后世所写,难免存在着很大的政治因素,所以说秦始皇真的很冤枉啊!
后世的很多史学家也对此评价道:
秦人焚书而书存,诸儒穷经而经亡。
所谓诗书之焚,乃专家自焚也,非秦皇之过也。
书之焚,非李斯之罪,而项籍之罪也。
上述句子虽是古文,但很通俗,不多作解释了。总之,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远远赶不上项羽的“焚书坑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