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这样的隋史 |
麻烦
什么麻烦呢?这个麻烦就是另一个拟招者颜之仪不肯签字。为什么不签?因为此人和刘昉不是一种人!
颜之仪何许人也?字子升,琅邪临沂人(今山东临沂),据说是孔子的弟子颜回的后人,自幼聪明过人,三岁时便能读《考经》,后博览群书,是个有名的大学者,那个我们现在读的《北史》便是此人编写的。另外他还有一个在历史上很有名的弟弟叫颜之推,就是写《颜氏家训》的那个人。
此人从小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养成了忠君爱国的传统观念。后在梁朝做过官,但梁朝灭亡后,便成了北周的俘虏,但因很有才能,写的一手好文章,便被宇文邕留在了太子的宫中当官。
这个宇文赟虽然很暴虐,但对这些落魄的穷书生还是很好的,因为他是汉化的鲜卑人,特喜欢汉文化。而这个颜之仪不光写的一手好字,而且文章还写的好,更重要的是这个人还不结党。所以宇文赟很喜欢他,对他也很好。当上皇帝后又让颜之仪担任御正大夫,专门帮自己起草诏书。而这些对一个战俘来说,颜之仪是倍加感恩的。
然而先帝已经驾崩了,生前并未确定辅政的人选,而且跟在宇文赟身边有很久了,不可能不知道他最不放心的人就是杨坚。为了北周的江山不落入外人之手,颜之仪拒不签字,即便是死,也不签!
要知道颜之仪也是宇文赟召见的遗诏的起草者,一旦他不签字的话,这份辅政遗诏就不具备合法性了,这可把刘昉给急死了。
正在他着急的时候,有一个人出面帮他解决了问题。这个人就是杨坚的女儿,太后杨丽华。杨丽华原本是个与世无争的女人,可面对丈夫宇文赟的暴病而亡,只剩她们这对孤儿寡母,一时之间,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正在这个时候,刘昉矫诏让自己的父亲辅政,那杨丽华可高兴了,可以后她就高兴不起来了。
面对颜之仪的不配合,杨太后二话不说就直接以太后的名义给杨坚颁了一道懿旨,任杨坚为大丞相,总军国事。如今太后都发话了,颜之仪还有什么可说的呢?索性就弃权默认了,为了保留这最后一份尊严和职业操守,颜之仪并未在遗诏上签自己的名字。
而是刘昉找人模仿颜之仪的笔迹签了字,就这样,这个麻烦在杨丽华的帮助下顺利解决了。刘昉写的宣帝遗诏成功出炉,杨坚成了北周小皇帝宇文衍的辅政大臣,总军北周的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