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这样的隋史 |
拉拢
在除掉独孤信后,宇文护急需拉拢一帮老臣,收收人心,以免发生大规模的暴乱和不平之气。也为了自己不会天天被人骂和阻咒。
他首先想要拉拢的人便是杨忠了,原因是杨忠这个人比较特殊,他不光是独孤信的老战友,还是他的亲家。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和拥护,还有谁敢为独孤信鸣不平?
可问题又来了,该怎么拉拢杨忠呢?这个人不缺钱,也不好色,甚至现在把权力都看得很淡了。像这样的人简直可以说是刀枪不入了。
但宇文护很会见缝插针,因为他想到了杨忠还有一个最在意的人,这个人便是他的长子杨坚。
找不到了杨忠在意的人,那么事情就好办了,怎么办呢?升官,给杨坚升官,以此来向杨忠一个想要合作的信号。
就这样杨坚从京兆功曹变成了最接近权力中心的右小宫伯。这是个什么官呢?其实就是给皇帝当侍卫的,负责保障皇帝的安全工作的。这个官阶虽然不高,但因靠近皇权中心,所以这是个很好的职位,容易升迁,说不定哪天皇帝一高兴就给了升官了。
可杨坚也点也高兴不起来,反而忧心忡忡,因为这个职位很尴尬。
首先它的职责是负责皇帝的安全工作,但在行政关系上是归天官大冢宰管的,也就是属于宇文护的下属。因此杨坚夹在皇帝和宰相之间有多难做人是可想而知的,不是得罪皇帝就是得罪宇文护了。
虽然此时的宇文护是大权在握,跟着他似乎很有前途,但杨坚明白这个宇文护不会长久的,更重要的是宇文护还是他老婆的杀父仇人,怎么能投靠他呢?
正在为此发愁时,老父杨忠跑过来和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两姑之间难为妇,汝其勿往”。意思是说两个婆婆之间最难做媳妇了,你就不让蹚这浑水了吧!
杨忠的比喻十分的生动,很巧妙的解答了杨坚的困惑。
杨坚明白了父亲的意思,也和他想的一样不能依靠宇文护,强烈的政治敏感性告诉杨坚宇文护终会倒台,不值得依靠,至于时间他不知道,他只知道不能与宇文护离的太近了,也不能离的太远了,以免招来杀身之祸。
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宇文护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远不近,不即不离,这样宇文护纵然心里不满意,但也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