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历史杂文:解读历史背后的真实 |

千叟宴一般是指皇帝大寿时,请全国各地的老人过来祝寿的席宴,不一定是百岁老人,对于年龄的要求不尽相同,总之随皇帝心情吧!但一般都是六十岁以上的人才可以参加。
康熙皇帝在历史很有名气,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少年天子,八岁登基,十三岁斩鳌拜亲政,励精图治,清朝呈现繁荣昌盛的大好局势,后平定噶尔丹叛乱,也算得上戎马一生了。可谓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骑马定乾坤啊!
康熙的孙子乾隆经常标榜他,其实乾隆不论是论气度还是风度,才华,能力,或者说长相都比不上康熙爷,这个当然是后话了,我们暂且不论,只谈康熙。
康熙皇帝一生共办过两次千叟宴,值得说道的是第二次,这次办了没多久,这位少年天子就驾鹤西去了。
康熙爷是个很护短的人,可能是早年出于政治需要,他也培养过很多忠于自己的亲信。人都是有感情的嘛,康熙自然也不例外,就算是倒台的纳兰明珠和索额图,他都没有赶尽杀绝。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康熙是一位仁君,也是一个性情中人!
公元1772年,康熙举办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千叟宴,他叫来了几位老朋友,纳兰明珠,索额图,魏东亭等人,再加上从全国各地来的四千多位老人,陪着他一起过寿,这将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年,最后一次生日。
康熙爷端起酒杯,敬了三杯酒,感谢了三个人。那么这三个人都是谁呢?
第一个人是孝庄皇太后
第一个人是康熙的祖母孝庄太皇后,这个女人很精明,也很不容易。当初皇太极去世时,没有确立皇位的继承人,只留得她和福临,孤儿寡母两个人。当时的政治势力有很多派,力量都比她强,换句话说在这场夺位斗争中,福临没有胜利的希望。可就是这样的一位母亲通过拉扰多尔衮为自己的儿子夺得了皇位,后顺治帝英年早逝,也是她为康熙撑起一片天的。总之,这是一个伟大的女人!
在千叟宴上康熙敬了三杯酒,第一杯就是敬给她的。
“这第一碗酒朕要敬给太皇太后孝庄,敬给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朕八岁丧父,九岁丧母,是孝庄太后带着朕,冲破千难险阻,才有今天的大清盛世。孝庄太后,朕想你呀。”这是影视剧《康熙王朝》中结局时的千叟宴康熙所的话,我看过很多遍,但每次都被这种气氛感动,有一种莫名的感慨。
孝庄是个可歌可敬的女子!
第一个人是天下臣民
康熙敬的第二碗酒是给他的臣子们的,因为他们的为大清倾尽一生的心血,走过的风雨六十载。
“还有这第二碗酒,朕要敬给列位臣工,敬给天下子民,敬给今天赴宴的老同年们。六十年来,是你们辅佐朕保国平安,是你们俯首农桑,致使大清的百业兴旺,君、臣、民三者同德呀。啊,没有你们,记着,便没有今日的大清。朕在这儿谢谢你们了。”
第三个人是敌人
康熙敬的第三碗酒是给他的死敌们的,正因为他们的客观存在,才成全了自己的伟大。
“这第三碗酒,朕要敬给朕的死敌们。螯拜、吴三桂、郑经、葛尔丹,奥,还有那个朱三太子啊,嗨,他们都是英雄豪杰啊,他们造就了朕哪,他们逼着朕立下了这丰功伟业。朕恨他们,也敬他们。哎,可惜呀,他们都死了,朕寂寞呀!朕不祝他们死得安宁,祝他们来生再世再与朕为敌吧!”
这最后一次千叟宴康熙爷敬了三杯酒,也是他真心所有感谢的三个人,因为他们成全了自己。此时的康熙已是风烛残年的人了,千叟宴之后不久,一代少年天子也随之驾鹤西去,成为万世传诉的神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