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历史杂文:解读历史背后的真实 |

扁鹊是众所周知的神医,关于他的医术那自然是没得说的,中医所谓的诊断法,望、闻、问、切就是出自扁鹊之手,后代代相传,形成一种诊病体系。但此等境界一般大夫是做不到的,据说扁鹊就可以,而且他看一个人的脸色,便可看出这个人的身体状况,有病还是没病,是不是很厉害,不要不相信,告诉你这是真的。
历史上有个很有名的记载,几乎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便是扁鹊给蔡桓公看病,简直是在告诉你病是写在脸上的。另外要说一下,蔡恒公并非是蔡国的国君,而是指齐国的国君田氏桓公,那么为什么称其为蔡桓公而不是齐桓公呢?原因是他将国都迁去了蔡地,故称为蔡桓公。史书上有一段这样的记载:扁鹊见蔡桓公,站有立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一天扁鹊见到了蔡桓公,站着看了一会儿便对蔡恒公说:“大王,您的皮肤上有点小病,不医治的话,恐怕会更严重的。”蔡桓公说:“我没有病,你才有病呢。”试问若别人说你有病,你会不会很气愤,肯定的,便何况国君呢,情理之中。扁鹊走后,蔡桓公说:
“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当作功名!”
又过了十天,扁鹊又去拜见蔡桓说:“大王,您已经病到肌肉里了,如果再不医治的话,会更加严重的。”蔡桓公毫不理会,待扁鹊走后,蔡桓公又不高兴了。这人不是有病嘛,成天说我有病,我看是你自己有病吧!
十天之后,扁鹊再去拜见蔡桓公说:“君王,您的病已经到了肠胃中了,再不医治的话,你就没救了,”蔡桓公又不理他。扁鹊走后,蔡桓公很不高兴。
时间又过去了十天,这一次扁鹊看到了蔡桓公没有劝他治病,而是转身就跑。蔡桓公见此情形便派人去问扁鹊,为什么见到寡人就跑?扁鹊回答道:“病在皮肤是烫熨
所能达到的;病到了肌肉是针灸所能达到的;病到了肠胃里是火熬汤药所能达到的;可病到了骨髓里那就是司命所管的事了。现在桓公的病已到了骨髓,所以我也无能为力了。
五天后,蔡桓公浑身疼痛,便派人去找扁鹊,可此时的扁鹊早已经逃去秦国了。后蔡桓公就这样病死了。
故事说到这里已经完结了,那么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探讨一下,第一,扁鹊真的有那么神吗?历史不是神话,没有神仙,一切都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的。告诉你扁鹊没有那么神,此事过后,扁鹊便名不经传了,因此扁鹊并非神医。那么他是如何看出蔡桓公有病的呢?我认为是先预测,后炒作的。因为蔡桓公绝不是个安于清贫的国君,他奢侈无度,纵欲过度最终把自己的身体拖跨了,而扁鹊才是他死亡的真正推手。蔡地位于今天的山东,山东的特产是什么?到过山东的人都知道此地盛产海鲜,海鲜在古代属于山珍海味的那一类,作为齐国的最高统治者,自然是经常吃海鲜的,没把海鲜当饭吃就很不错了。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吃海鲜的,有的人会过敏,况且在古代海鲜有没有毒是分不清的,所以中慢性毒也是有可能的。扁鹊作为医生,而能当国君的医生,医术自然不会差的,他肯定知道这一点。那么扁鹊为什么不直说呢?直说就不能成其名了,说到底还是借此炒作自己的名声。
于是扁鹊采取欲擒故纵的方式,不断的告诉蔡桓公你有病,而且会越来越严重的。作为正常人的蔡桓公明明好好的,又怎会相信自己有病呢?然而扁鹊不断的提醒他,你有病,这就对他造成了心理暗示,久而久之就真的病了。
沉重的心理负担,再加上纵欲无度,再好的身体都会被拖挎的,而这时的扁鹊又逃去了秦国,无疑给了蔡桓公最为致命的一击,是在告诉他你无药可救了,只有等死的份了,失去希望后的蔡桓公很快便去世了。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蔡桓公是让扁鹊给吓死的。总之,扁鹊才是蔡桓公死亡的真正的幕后黑手,不得不说的是他真的很会炒作,很会为自己打广告。此事过后,扁鹊一时之间名声大噪,所以说扁鹊很会炒作,放在今天他也一定是个炒作高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