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历史杂文:解读历史背后的真实 |
问鼎中原讲的是春秋时期发生的诸侯向天子问九鼎多重的事,实际上是在挑战周天子的权威,因为鼎一开始是食器,到后来变成礼器,逐渐演变成权力的象征。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楚庄王,此人刚继位时三年吃喝玩乐,不问政事,后一鸣惊人,成为春秋霸主。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假借讨伐陆浑之戎为由,把楚国的精锐军队都开到了周王朝的都城洛阳的郊外并举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目的就是想要让周天子和天下人都知道楚国的实力,向周天子示威,向诸侯争霸。
日益衰落的周天子看到楚国的军队来到洛阳境内感到非常的恐慌,担心楚庄王向他开战。于是周王派了一个叫王孙满的人去会见楚庄王,其实就是要安抚讨好楚庄王,给我点面子,毕竟我还是周王,别在我的地盘惹事,条件你提,只要我能办到的,都会尽量满足你。而王孙满这个人善于辞令,很会外交,这也说明了周王的用人眼光还不错,此人不但没有辱没使命,反到还给周王挣回了点面子。
这个王孙满其实是比较倒霉的,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好差事,因为他一见到楚庄王就被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通。楚庄王问:“周天子的九鼎有多大多重?”鼎是权力的象征,而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周天子有什么可厉害的,目的就是要和周天子比比谁的权力更大。王孙满一听便知此话的用意,于是向楚庄王回答道:“国家的兴亡并不在于九鼎的大小和重量,而在于为政要以德,民众才会心甘情愿的臣服。”楚庄王见王孙满是在搪塞他,于是气愤地告诉王孙满:“你不要以为自持九鼎就了不起了,楚国光是折下来的兵刃就足够做成九鼎了。”王孙满不甘示弱的对楚王说:“楚王你不要忘了,大禹是因为有德才受到诸侯的拥护的,才能通过各地进贡的铜材来铸成九鼎的;而夏桀的暴虐昏庸,导致了九鼎落入了商汤之手;而商纣的暴虐,又导致了九鼎落入周天子的手中。如果天子有德义,即便鼎再小也是难以转移的,如果周天子没有德义,鼎再大也是可轻易移动的。周国的国运还没有完结,所以鼎不是你能过问的。”(周已衰弱,但天命难为)
楚庄王听罢,竟一时语塞,无话可说。也不好再说些什么,只好率领大军离开大周境内,转而攻打郑国。
这便是楚庄王问鼎中原的故事了,想当年,楚庄王指着九鼎问这天下谁才是真正的强者,是何等的豪气,何其的威风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