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历史杂文:解读历史背后的真实 |

王羲之是东晋的大书法家,写的《兰亭序》有着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后世无人可超越。只可惜老天爷给了他惊世的才情,却没有给他豁达的胸怀,让他成为了一个可笑的悲剧!
王羲之出生于瑯琊王氏,乃是富贵人家,但练习书法却十分的刻苦,整天都不出门,宅在家中写字。写到什么程度呢?写到他家院子里的一池子水都被染成了黑色。你所多刻苦啊,简直成为了万世练字之楷模!
可这人什么都好,就是缺少点气度,竟自己把自己给气死了。此事说来话长,容在下慢慢道来。有个叫王述的人与王羲之同门同姓同龄还同宗,此人生的好生俊俏,很有气质,但与王羲之相比还是缺少点才气,毕竟人无完人嘛!也就是说王述的才气和书法方面的造诣是远不及王羲之的,但王羲之偏偏还不满足,想要事事都将王述比下去,将其视为假想敌,眼中盯肉中刺。你说他每天过的开不开心,也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只是很纯粹的比书法,纵然有一百个王述,也比不上一个王羲之,但要比做官,那就另当别论了。因为王述这人比王羲之更会做官,此人的官阶地位和官场美誉都比王羲之高,史书记载:“蓝田晚节论誉转重,右军尤不平。”意思是说王述晚年的时候名声越来越好,王羲之感到不平衡。由此可见,王羲之的度量是何其的小啊!
王羲之在会稽当内史时,王述的母亲去世了,王羲之便去吊丧,看见王述在哭丧,王述正要和他打招呼,他甩甩衣袖转身就走了。再怎么不和也不能在人家丧母之时还这样羞辱人家吧!真心的觉得有点过分和不道德了。
此外王羲之还做了件极其可笑的事,那就是在王述当扬州刺史时,而他的所管辖的会稽正好归扬州管,而他也便理所当然成了王述的下属了。对于此事王羲之自然是很不乐意的,要是别人可能忍忍也就过去了,而王羲之竟然向朝廷拟了封奏折,要求把会稽单独从扬州划出来变成越州。这样自己就可以与王述是平起平坐了。当然,对这一无理头的要求,自然是被驳回了。这可把王羲之给气坏了,既然如此,老子不干了,一怒之下竟辞官回家了。
王羲之辞官后,有些史书上说他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神仙生活,如此心胸狭隘之人真的可以活得潇洒豁达吗?《世说新语》里有一段记载:“右军遂称疾去郡,以愤慨致终”。我个人认为此说法更为可靠!
一说到被气死的历史人物,第一个想起或许就是三国时的周瑜了,但我想说历史上的周瑜并非是气死的,只不过是罗贯中赋予了他的这种结局而已!但王羲之却是实实在在被气死的,而且还是让自己给自己气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