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教学设计

第二章
第一节有理数
第一课时
一、设疑自探
课本插图
在上面的天气预报电视屏幕上,我们看到,这一天沈阳的最低温度是-2,读作负2,表示零下2。这里,出现了一种新数——负数.
我们将会看到,除了表示温度以外,还有许多量需要用负数来表示.有了负数,数的家族引进了新的成员,将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更加便于应用.
本章将与你一起认识负数,把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并研究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
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量:
例1 汽车向东行驶3公里和向西行驶2公里;
例2 温度是零上10和零下5;
例3 收入500元和支出237元;
例4 水位升高5.5米和下降3.6米等等.
这里出现的每一对量,虽然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但有着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向东和向西、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升高和下降都具有相反的意义.
这些例子中出现的每一对量,有什么共同特点?
你能再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
本节课我们学习2.1.1正数和负数。板书课题,并出示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3、明确自探目标:
我们下面就来探究有关的问题。
对于相反意义的量, 只用原来的那些数很难区分量的相反意义. 例如,零上5用5表示, 那么零下5就不能仍用同一个数5来表示.
想一想
怎样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能否从天气预报的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标记中,得到一些启发呢?
在天气预报的电视屏幕上我们发现,零下5可以用-5来表示. 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用过去学过的数表示,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上一个“-”(读作负)号来表示.
就拿温度为例,通常规定零上为正,于是零下为负,零上10就用10表示,零下5用 -5来表示.
在例1中,如果规定向东为正,那么向西为负.汽车向东行驶3公里记作3公里,向西2公里应记作-2公里.
在例3中,如果规定收入为正,收入500元记作500元,支出237元应记作什么?
在例4中,如果升高5.5米记作5.5米,下降3.6米记作什么?
在这些讨论中,出现了哪些新数?。
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引进了象-5,-2,-237,-3.6这样的数,这是一种新数,叫做负数. 过去学过的那些数(零除外),如10,3,500,5.5等,叫做正数. 正数前面有时也可放上一个"+"号, 如5可以写成+5, +5和5是一样的.
二、解疑合探
1、同学们逐题解答以上问题,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教师做到“三讲三不讲”。
2、教师注意进行以下引导:
像5,1.2,500,……这样的数叫正数,它都比0大;
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负数,如–5,–2,–0.7,–……
我们常常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一些意义相反的量
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为了突出数的符号,可以在前面加上“+”号,即+8和8是一样的
三、质疑再探
同学们对本节学习有什么不懂地方或疑问大担提出。先由同学们回答,同学们回答不完整的内容,教师做补充。
下列各数中,那些是正数,那些是负数?
+6, –21, 54, 0,
, –3.14, 0.01, –999.
正数:
负数:
四、运用拓展
成本增加-5%表示:
3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3米,结果是(
A东走了8米;
B.向西走了2米; C.回到原地; D.向东走了2米.
以上三题,以学生纠错、评价为主。
4、课堂小结
同学们谈谈本节的收获。
通过交流、补充完善,使学生明确;
(1)数学思想:一般归纳的思想。
(2)数学能力:通过归纳,让学生体会思维的一般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使他们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探索精神,
作业设计
必做题习题P11,2,3
习题
选做题
习题P11,1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