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假期共学习,线上共成长

(2022-08-30 09:03:15)
分类: 学习感悟、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假期共学习,线上共成长

——英语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孙炜炜

“研韵飘香香如故,拾阶而上提素养”。在“双减”与“新课标改革的双重背景下,为了更好的把握新课标的理念,提升教学中落实英语学科素养的能力,在李老师的引导下,我们聆听了王蔷教授有关新课标解读的讲座,我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启示,受益匪浅,以下就是我的心得体会。

新课标凸显“文化育人”的价值追求。为了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新课标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构,提出了六要素整合的课程内容。语言学习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运用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对于新课程标准理念,我有以下深刻的体会。

其一:以人为本,提倡素质教育,注重评价激励。

素质教育的精神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需要与发展的愿望。因此我们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要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采用有利于他们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同时,要尊重学生中的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其二:改进教学方法,渗透文化意识教育。

文化知识的教学应以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为目标。文化学习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还需要深入理解其精神内涵,并将优秀文化进一步内化为个人的意识和品行。这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涉及几个步骤的演进和融合:感知中外文化知识分析与比较;认同优秀文化赏析与汲取;加深文化理解认知与内化;形成文明素养行为与表征。因此新形势下,转变教学思想,采取新的教法,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指导他们,服务他们。

其三:学会对教材进行整合处理。

   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一支粉笔,一本书”的局面。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处理:整合、增加或删除。当然这一切要根据课程目标和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根据课程需要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明确情境的优势与不足。还要对教材的设计思路、表达方式、结算等进行多角度的考量,以便为学生多样的思考、表达、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充分利用各类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本次线上学习,大家都收获满满,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业务水平,而且开阔了视野。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深深感到了责任之重大,因为同学们是通过我们去了解英语,内化和使用英语的。我应该如何在平常的教学中贯穿新的课程理念,而使英语教学成为有趣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需要具备较全面的知识,要学会开发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面对即将开放的课堂,我们只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改变并完善教育教学行为。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教学,这样才能从容面对学生,不得不承认这对我们所有的教师来说的确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学习心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