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村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的培养》研究方案

(2019-03-01 17:43:05)

《农村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的培养》

      ——以中年级为例

研究方案

矿业中心校陶一小学 郝志强

一、问题的提出

阅读教学是传统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当前新课程语文学习的“五大领域”之一,并起着核心支撑作用。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讲风过盛”及“费时低效”的现象,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仍是一句空话;课外阅读更是艰难。在这方面,农村小学生尤为突出。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小学语文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强调重视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发展阅读能力、培养阅读习惯,小学生阶段是一个重要时期。而我国小学生的阅读状况堪忧,我们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更是基本没有。如何在学校、家庭中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就成了我们广大教师努力探索的课题。教师对课外阅读必须加强指导,才能让学生捧起书本,才能让学生走近阅读,喜欢阅读。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依据新课标、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及中外教育家的课外阅读教学观等,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以新的教育思维为先导,力求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培养会学习、会创新、会思维、会自主教育的高素质的“完整的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

二、国(省)内外研究现况分析

美国小学课外阅读研究针对青少年儿童成长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心理状况,按年龄段划分:小学低年级的课外读物要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图书内容都是可读性强,篇幅不大,图文并茂,中、高年级读物引领青少年课外阅读新时尚,激发阅读兴趣,开拓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摆脱为应试选择课外阅读的习惯。

国内许多学校十分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强调依据不同阶段学生不同的认知结构与需求制订阅读规划。根据课外阅读的情况,对课外阅读指导课进行分类。在内容的选择上,力求拓宽课外阅读的层面,并且固定课外阅读时间,保证阅读质量。

邯郸市一些小学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有叫深的研究,对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提出了很好的见解,但针对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的研究还不甚深入。

我校现阶段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现状神不理想,三年级的学生基本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四年级学生每学期课外阅读也只有不到一本书,可以说就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

本课题着重研究农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对国内外有关课外阅读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成果加以借鉴并发展。研究主要从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现状调查分析入手,选用优质的学生课外阅读的教学资源,切合农村和学校的实际建构课外阅读的课堂教学的模式,激发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加深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整合。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影响。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1、“农村小学生”特指民族地区的农村(乡、村学校)小学生。

2、“课外阅读”是指:“新课程标准”中推荐阅读的书籍和学校推荐阅读的书报和儿童读物等。

2、“习惯”是指小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课外书籍逐渐适应的一种行为习惯的过程。

四、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研究的意义:

对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研究的价值:

1)能够更好地培养小学生“我想读、我要读、我能读”的课外读书、读报的好习惯,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风气。

2)通过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好习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3)有利于农村小学生对课外阅读时间的有效利用,促进学校的图书资源的充分利用。增加学生课外读书量、扩展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五、课题的理论依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

2、我国著名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观;

3、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

4、美国著名的认知学派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

六、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研究目标:

探寻农村小学生不爱看课外书及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不良习惯的客观原因、心理基础,并探索行之有效的矫正方法,最终培养农村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研究内容:

1、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在课题实施前对全校区三,四年级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包括:对阅读意识、材料、目的方法的调查。

2、实施的策略:通过调查和分析,确定合理的实施策略,如激发阅读动机、指导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创新点:

通过适当增加农村小学生课外读书、读报数量,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把学生的阅读一步一步引向深入。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课外阅读活动,有效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和写作能力。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在读书中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产生一种想读书急于读书的愿望。

七、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有关问题、现状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幅度的资料。

2、行动研究法。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创造条件,对实验对象施加影响的有目的地观察,记录实验对象的变化,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3、经验总结法:教师做到课课有反思。定期对课题的研究状况进行资料的汇总,以论文,汇报、总结等多种方法总结经验,逐步形成成果。

八、实施步骤,预期的阶段性成果和最终结果名称及形式

时间 研究内容及任务 阶段性成果

201712月,制定《农村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的培养》课题方案,形成完整的课题方案。

20181月 ,  学习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2、我国著名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观;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写出学习笔记。

20182月,学习1、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2、美国著名的认知学派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3、《阅读与儿童发展》,写出学习笔记。

20183月,制定课题实施策略,课题计划。

20184月,对学生进行问卷、访谈调查研究   ,写出调查报告---《农村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

20185月,根据调查报告改进课堂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推荐适合学生的书目。写出课堂反思,《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技巧指导》。

20186月,实施课外阅读竞赛活动,小组竞赛,个人竞赛。写出阅读效果分析

20187月 ,对前段研究做阶段性总结,写出总结报告。

20188月,谋划下一阶段研究工作,调整研究策略   工作谋划。

20189月 矫正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继续开展课外阅读竞赛活动。写出分析报告《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201810月,开张讲故事比赛,教师指导,调动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写出活动总结。

2018.11 开展写作比赛,两周一评比,每周写日记  阅读效果分析

201812月,学生阅读习惯调查,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农村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的培养》结题报告。写出结题报告。

九、主要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2、《教育心理学》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4、《阅读与儿童发展》

5、《陶行知教育论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