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市:宣武门天主堂(南堂)

(2025-11-03 19:47:24)
标签:

旅游

分类: 假日游中国

宣武门天主堂又称南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41号。南侧依宣武门东大街,东侧近天主教圣母会法文学校旧址,南侧距琉璃厂古文化街2公里。北京市:宣武门天主堂(南堂)

宣武门天主堂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创建小型经堂,清顺治七年(1650年)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改建为北京城内首座大教堂,顺治皇帝赐匾额"通玄佳境"

北京市:宣武门天主堂(南堂)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毁于义和团运动,光绪三十年(1904年)重建。教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41号,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附属建筑约400平方米

北京市:宣武门天主堂(南堂)

教堂整体坐北朝南,,灰砖清水墙,采用巴洛克风格建筑立面,四根砖砌壁柱将墙面纵分为三部分。底层并列三个大门,中层并列三个拱窗,上层壁柱柱头用砖砌出水平线角,山形两坡用涡卷装饰,山形中央 砖雕凸出花环门窗以凸出砖雕花叶装饰。

北京市:宣武门天主堂(南堂)

主体建筑为砖结构,内部采用穹顶设计与仿大理石拱顶装饰,两侧设置五彩玫瑰花窗,后部建有圆顶钟楼。现存清世祖御制天主堂碑记及铁十字架等早期遗物。建筑群包含三进院落,东跨院为主体教堂,西跨院为司铎院及首善书院遗址,附属设施包含天文台、藏书楼与仪器室。

北京市:宣武门天主堂(南堂)

宣武门教堂,是北京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堂。南堂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在宣武门主持修建小经堂,五年后增建小礼拜堂,名天主堂

北京市:宣武门天主堂(南堂)

大堂西侧为司铎院,是明崇祯年间修建的西洋历局,西洋历局的前身是天启二年(1622年)修建的首善书院。清顺治七年(1650年),南堂由当时掌钦天监事的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重建新大堂。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再建大堂。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重修时,宫廷画师郎世宁曾为南堂绘制壁画。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南堂毁于火,次年重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南堂在义和团运动中再度被毁,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重建。

北京市:宣武门天主堂(南堂)

天主堂大堂平面为矩形,两排木柱将大堂分为中厅与侧厅,木柱外饰仿大理石油饰,堂内顶部装修为仿大理石拱顶。堂顶结构为木桁架,外盖灰简瓦。大堂后部置——圆顶钟楼。西边有排带前廊的平房为办公区。南堂为典型罗马式建筑风格,建筑立面为清砖砌筑,饰以精美的砖雕;南堂顶部采用拱券式结构,门窗镶嵌绘有宗教故事的彩色玻璃。

北京市:宣武门天主堂(南堂)

南堂除大堂外,还有天文台、藏书楼、仪器室和传教人员、司译(翻译)的住宅。教堂西侧司铎院是首善书院和历局的遗址。首善书院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由都察院左都御史邹元标和副都御史冯从吾讲学,书院内有讲堂、后堂各三间。后礼部尚书徐光启又在学院旧址修历,名历局,清代改为时宪书局,治理时宪书。

北京市:宣武门天主堂(南堂)

南堂内有原教堂石碑两块,其一为清世祖御制天主堂碑记,现在字迹已不清晰。它们嵌在大堂两侧的墙壁上。在大堂的西墙,原来竖立着铁十字架,它是南堂最早的遗物。

北京市:宣武门天主堂(南堂)

19961120日,南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天主教北京教区圣母无染原罪堂,设主日弥撒及日常宗教活动。北京市内地铁102105109、特2宣武门下车。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251102日星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