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鉴园

标签:
旅游 |
分类: 假日游中国 |
鉴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景区小翔凤胡同5号,北侧隔前海北沿就是什刹海后海景区,东侧比邻丰泰庵,南侧过小翔凤胡同就是恭王府博物馆。周边名胜古迹有:什刹海观音寺、海潮庵、陈垣故居、保安寺、古刹天寿庵、郭沫若故居等等。
鉴园原为清末恭亲王奕訢于咸丰年间建造的别邸,又称"止园",园林坐北朝南占地数千平方米。
分为东西两部:东部为三进院落,西部以青石假山为主体,山巅建有六角攒尖亭。园林整体坐北朝南,占地约350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580平方米:东部建筑群西部景观区。
其独特镜面设计可使卧床者通过北墙玻璃镜观赏后海景致,楠木装修与叠石景观彰显清代贵族园林特色。民国时期由溥伟售予宋小濂后多次易主,现作为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完好,当前不对外开放参观。
咸丰元年(1851年)恭亲王奕訢获赐原和珅府邸后,因清宫规训禁止歌妓入府,选址府外什刹海南岸建造鉴园。
据史料记载,该园建造初期是为与咸丰帝赌气而建,后成为其重要休憩场所。1912年溥伟将园林售予吉林督军宋小濂(字铁梅),民国时期改称"止园"。20世纪50年代收归国有后,先后由不同单位管理使用。
园内北侧正房独创"镜借"手法:卧室木床镶嵌2.8米×1.8米玻璃镜,镜面反射后海水面形成"卧游山水"效果,东次间月洞门连通后室,后窗可览后海全景,此种借景手法在北方园林中属孤例。
2008年文物普查确认建筑本体完整度达85%,现存主要问题:西花园假山局部石块松动位移,部分游廊彩绘褪色严重,2017年起停止对外开放,游客仅可在胡同外围观览,2024年列入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作为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重要节点,其价值体现在:清代王府别邸园林的典型范例镜面借景技法的创新性实践,见证晚清宗室权力变迁的实体载体,北京现存唯一恭亲王私建园林。
爱新觉罗·奕(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宗室,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这是晚清时期,27岁的恭亲王奕留下的一张照片。
奕自幼与咸丰帝奕詝一同成长,深受道光帝宠爱。道光帝死后,根据其遗诏被封为恭亲王。咸丰三年(1853年)到咸丰五年(1855年)之间担任领班军机大臣,时废时起。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时,咸丰帝逃往承德,奕以全权钦差大臣留守北京,负责与英、法、俄谈判,并与之签订《北京条约》。次年(1861年),咸丰帝驾崩,奕与两宫太后联合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夺取政权,授议政王,确立了两宫垂帘听政、亲王辅政的体制。此后直至光绪十年(1884年),长期为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大部分时间身处权力中心。后逐渐倦怠政事,终在“甲申易枢”中被罢黜。光绪二十年(1894年)再获起用,为甲午战争的失败善后。此后至去世前,一直担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但暮气已深,无甚作为。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初十日(1898年5月29日),奕病逝于北京,享年六十七岁。谥号为“忠” ,后世称“恭忠亲王”。有《萃锦吟》《乐道堂诗钞》等传世。
奕是洋务运动期间清廷中枢的首脑人物,因精通洋务,被称为“鬼子六”。他建议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标志着中国近代外交机构的萌生。西人称之为“(清)政府政策制订的主心骨”,“精明强干的政治家与外交家”。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