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宁郡王府

标签:
旅游 |
分类: 假日游中国 |
宁郡王府又称怡亲王府,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极阁三条胡同71号。西侧紧靠东单北大街,北侧靠近新开路胡同,东侧靠近北极阁胡同,南侧靠近北极阁路,东距北京协和医院院史馆徒步大约1000米,东距日坛公园4.4公里,西距故宫博物院2.8公里,南距前门大街4.9公里。
宁郡王府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是宁郡王爱新觉罗·弘晈的府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国家话剧院、企业和居民使用。宁郡王府整体坐北朝南,平面分中、东、西三路,中路为主要殿堂所在,东西两路为居住生活和办公、厨库区。
宁郡王府东路五进院落(四进主院加最前面一进附属院)格局,殿房基本保存完整,现存西路建筑已被改建成商铺和民房。宁郡王府是北京现存建筑年代早、建筑规制较高的一座王府,对研究清朝王府建制,提供了有效的实物参考。
清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帝为褒奖爱新觉罗·胤祥的功德,封爱新觉罗·胤祥第四子爱新觉罗·弘晈为宁郡王并建府。20世纪40年代,宁郡王府后照楼改为三层近代建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宁郡王府前部为国家话剧院使用,后部由企业工厂使用,东路为居民居住。2016年,宁郡王府开始进行修复。2019年9月,宁郡王府完成腾退修缮工作。
中路府门面阔五间,进深七檁,歇山顶,简瓦屋面,檐下施以重昂五踩斗拱,明间平身科六攒,次梢间平身科三攒,山面当心间平身科六攒,廊间一攒,外檐彩画已经剥落,仅北立面平板枋、额枋保存有龙草和玺彩画,门窗装修已经完全不存,砖石台基
银安殿为正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九檁,四周为回廊形式,歇山顶,筒瓦屋面,檐下施以单翘重昂七踩斗拱,明间平身科六攒,次间平身科五攒,梢间平身科四攒,廊间平身科一攒,山面当心间平身科六攒,次间平身科两攒,廊间一攒,外檐保存有龙和玺彩画,红色圆柱,鼓镜式柱础,四围廊间柱间饰以骑马雀替,山面次间饰以小雀替,当心间饰以雀替,门窗装修为后改,砖石台基。殿前有一个砖石砌筑的月台。
东西配房各六间,东侧已改建为楼房,西侧仍为原貌。银安殿前东西翼楼各五间,硬山顶调大脊,筒瓦屋面,前出廊,门窗装修后改,砖石台基。
寝门即二宫门,面阔三间,进深七檁,歇山顶,筒瓦屋面,前后出廊,檐下施以单翘单昂五踩斗拱,前后檐明、次间平身科均为四攒,山面当心间平身科四攒,廊间一攒,额枋绘和玺彩画,红色圆柱,鼓镜式柱础,砖石台基。
寝殿,又称神殿,面阔五间,进深七檁,歇山顶,简瓦屋面,前后出廊,前檐明、次间前出三间悬山抱厦,檐下施以重昂五踩斗拱,明间平身科六攒,次间平身科五攒,梢间平身科四攒,山面当心间平身科九攒,廊间平身科一攒,抱厦部分不带斗拱,红色圆柱,鼓镜式柱础,砖石台基。
寝殿东西两侧朵殿各三间,硬山顶调大脊,简瓦屋面,前后出廊,东西配殿各三间,配殿与朵殿用一道围墙围起来,又形成了一个小院子。
后罩楼 后罩楼位于宁郡王府最后一层,面阔七间,前出廊,前檐门窗装修后改,砖石台基。后罩楼两侧各连配房,后罩楼在20世纪40年代又加高一层改成三层。
东路附属小院、为东路第一进院,北房三间,鞍子脊合瓦屋面,前檐装修后改,两侧耳房各一间,鞍子脊合瓦屋面,前檐装修后改。 二进院 第二进院北房三间,硬山顶过垄脊,简瓦屋面,明间前出悬山抱厦一间,硬山顶过垄脊,简瓦屋面,砖石台基。东西耳房各一间,耳房与正房建筑形式相同,屋面为一个整体,只是前檐砌筑出墙腿子,作为区别。
第三进院,北房五间,硬山顶过垄脊,合瓦屋面,前檐装修后改。 四进院 第四进院,南房四间,硬山顶过垄脊,筒瓦屋面,排山勾滴,装修后改。北房四间,硬山顶过垄脊,简瓦屋面,前檐装修后改。 五进院 五进院是最后一进院落,已经完全改造,不能辨别出原貌。
现存的西路建筑已经不能辨认出原来建筑样貌,被改建成商铺和民房。北京市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内,有许许多多价值不菲的名胜古迹,都淹没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了。
爱新觉罗·弘晈(1713—1764年),康熙帝孙,怡贤亲王爱新觉罗·胤祥第四子。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五月二十五日辰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清雍正八年(1730年)封为宁郡王,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八月十四日丑时薨,年五十二岁,谥多罗宁良郡王。
宁郡王府是北京现存建筑年代早、建筑规制较高的一座王府,对研究清朝王府建制,提供了有效的实物参考。2001年7月12日,宁郡王府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内公交车:乘坐84、104、106、108、110、111、116、128路公交车,在东单路口北站下车前往。地铁:北京市内乘坐地铁1、5号线,在东单站下车前往。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