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市:景山公园“观德殿古建筑群”

(2025-09-28 15:50:34)
标签:

旅游

分类: 假日游中国

北京景山公园的观德殿,是一处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建筑。观德殿位于景山公园内,从位于景山前街北侧的景山公园南大门进入,迎面是绮望楼,然后右拐弯、沿着环景山景观大道东行,至明思宗殉国处、然后北行,过山左裹门继续北行、过牡丹园大约百米即到观德殿古建筑群南门。

北京市:景山公园“观德殿古建筑群”

  眼前就是观德殿建筑群围墙琉璃宫门。观德殿始建于明朝,是皇帝观看射箭比赛的地方,也是皇家举行宴会和祭祀活动的场所。还是皇帝观看臣子射箭的场所。观德殿建筑群占地面积约6075.9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72.93平方米。四进院落(当前只开放前面两个庭院)。

北京市:景山公园“观德殿古建筑群”

进入宫门后便是一进庭院,北侧就是五开间的殿宇式大门观德门,观德门东西两侧比较空旷,没有附属建筑,庭院中种植许多名贵牡丹。这座院落少有人知,在乾隆时期,观德殿是孝贤皇后去世后停灵之处。除此之外,景山公园里还有神秘的兴庆阁、集祥阁等建筑,向人们诉说着鲜为人知的故事。观德门是一座随墙琉璃花殿宇式大门形制跟寿皇门东西两侧的随墙琉璃花门差不多,只是等级略略低一点: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黄琉璃清水正脊,屋檐下梁枋上是五踩重昂斗栱;两侧是两堵影壁式承重厚墙,上身是黄绿色琉璃花壁心和四角的影壁,下肩是汉白玉须弥座。宫门前在清代时期还有一条弧形小河,小河上有三座并列的单孔石拱桥,合称观德桥。

北京市:景山公园“观德殿古建筑群”

观德门明间和次间开双扇穿带门(也就是面板底面穿着一根腰带式横木的门),东西稍间后檐柱之间是隔墙,东西稍间估计原来也设有戟枪仪仗。内外梁枋上装饰龙锦枋心旋子彩画,檐角屋脊上骑凤仙人后面跟着五只脊兽。东西山墙连接卡墙,两侧卡墙上各开一座随墙门。总之,它基本上就是一座低配版的寿皇门。

北京市:景山公园“观德殿古建筑群”

穿过观德门进入二进庭院,二进庭院的正殿就是“观德殿正殿”,该殿续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面阔五间(东西27.5米),进深三间(南北15.30米)。顶黄色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宝珠吉祥草彩画。殿名取自《礼记·射义》中"射以观德"观德殿正殿坐落在六级台阶高的台基上,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黄琉璃清水正脊,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明间和东西次间各开四扇槅扇门,东西稍间是槅扇窗加砖槛墙,四面出廊,南面出三列垂带踏跺。内外梁枋上装饰龙草和玺彩画,檐角屋脊上骑凤仙人后面跟着五只脊兽东西山墙连接卡墙。

北京市:景山公园“观德殿古建筑群”

观德殿坐北朝南,建筑风格独特,采用了传统的木结构和琉璃瓦,显得庄重而典雅。原先殿内的装饰精美绝伦,木雕、石雕、砖雕等工艺精湛,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在清代,观德殿正殿屋檐下梁枋上曾经悬挂观德殿陡匾,明间曾经悬挂康熙皇帝御笔的正大光明匾额,如今的观德殿正殿和东西配殿都被景山公园管理处辟为展室了。

北京市:景山公园“观德殿古建筑群”

  以前进入观德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屏风,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寓意着吉祥如意。屏风后面是一座高台,台上摆放着皇帝的宝座,宝座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 观德殿 三个大字。宝座两侧是一些精美的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北京市:景山公园“观德殿古建筑群”

我去的时候观德殿内正在进行南北一线牵·非遗共芳华﹣﹣南平非遗展”。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展览精选南平市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涵盖技艺、民俗、艺术三大维度

北京市:景山公园“观德殿古建筑群”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建本雕版印刷、北苑御焙贡茶、朱子理学智慧、湛卢宝剑、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竹编技艺等。以非遗为纽带,赏非遗的匠心传承与时代新韵,见证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北京市:景山公园“观德殿古建筑群”

这是二进庭院东侧的配殿单檐硬山顶三开间古建筑,顶黄色琉璃瓦,座于四级石台阶的砖石基座上。明间开门,南面出一列垂带踏跺。梁枋上装饰龙锦枋心旋子彩画,檐角屋脊上骑凤仙人后面跟着五只脊兽。历史上配殿皇帝和官员们休息和更衣的地方。这些建筑的装饰也非常精美,与观德殿相得益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群。

北京市:景山公园“观德殿古建筑群”

这是二进庭院西侧的配殿单檐硬山顶三开间古建筑,顶黄色琉璃瓦,座于四级石台阶的砖石基座上,与东侧的配殿一般无二。在观德殿建筑群游览,除了欣赏建筑和文物,游客还可以在观德殿观看一些传统的表演,如射箭、武术等。这些表演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也让游客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北京市:景山公园“观德殿古建筑群”

 乾隆追思孝贤皇后观德殿的得名源自于《礼记·射义》 :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这几句话实际上描述的是优秀的射箭手具备的基本素养从内心来讲心无旁骛沉着冷静,从外表则是身体挺直,唯有此才可以握稳弓箭,并瞄准靶心。因此古代的先贤们认为从射箭动作上便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在德行。

北京市:景山公园“观德殿古建筑群”

观德殿建成后第一位在这里停灵的便是孝贤皇后。此后清代历代帝王除道光皇帝停灵于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外,均曾于观德殿停灵。在观德殿的周边,清代还营建了其它一些缅怀性质的建筑,西侧的永思殿便是其中一处。永思殿的位置和改建前的观德殿相当,应是与观德殿同一时期的建筑群体。永思殿当年的规模比较可观,三开间歇山顶的大门,进去之后左右两侧各有三间值房,迎面一道琉璃宫门,门内便是五开间的永思殿和其东西配殿。据《燕都丛考》记载:永思殿,为列代苫庐地。凡临瞻谒日,必于永思殿传膳,办事,盖孝思不匮意也。苫(shn)庐,指在亲丧中所居之室。从中可以看出,永思殿是新即位的皇帝在居丧期间的临时办公场所,故建筑规制等级较高,为五开间的楠木大殿。只可惜该殿宇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即已拆毁无存,附属建筑唯余永思门和第一进院落的值房。

北京市:景山公园“观德殿古建筑群”

如果回到元代的大都城,如今的景山公园一带,恐怕要被分为两个部分。如今寿皇殿前三座牌楼的位置,是当年元大都皇宫的北门厚载门,再向南的景山山体一带则是元朝皇宫的寝宫部分。明代为了镇压元朝的王气,特意用拆毁元宫的废料以及开挖紫禁城护城河、西苑南海的土石方,在元代寝宫遗址上堆砌起一座小山。

北京市:景山公园“观德殿古建筑群”

 寿皇殿及其东西两侧,是元代御苑所在地。据《析津志》记载,当年这座皇家御园内,种植了各种奇花异草,更为重要的是,这里还有元代皇帝的一亩三分地和御用粮仓。明代,皇帝亲耕礼的举办地点移到了城南的先农坛,元代皇帝的耕地早已无迹可寻,不过有两条线索还能让人们隐约感受到当年这里的田园风光。首先是景山西侧有一条已被填平的一条河流。这条河流发源自北海东北角,沿着先蚕坛东墙外、北海北夹道一线一路向南,到景山后街,转而向东流至景山公园西北角,转而向南,最后沿着景山西墙一路注入紫禁城护城河。这条河渠在元代是为了灌溉御苑内的作物和植被而开挖的,算是大都城内的一条灌渠。

北京市:景山公园“观德殿古建筑群”

其次在景山寿皇殿东西两侧,有两座至今还没有对外开放的楼阁,这两座楼阁西侧的叫做兴庆阁,东侧的叫做集祥阁。两座楼阁建筑形制完全一致,上层为单檐四角攒尖顶,黄色琉璃瓦绿剪边覆顶。这一层为纯木质结构,楼阁的四周骑在下一层墙壁的墙头,做了一圈围廊。而一层的墙壁厚度达3.3米,这在古代建筑中十分罕见。由于这两座楼阁储存粮食,厚墙正是为了防止粮食积压形成外张力拱破墙体。这一带的出土文物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两座楼阁的功用。2006年初,在景山公园东花房的施工过程中,挖出了两个元代的官砝,其中一个上面刻有三百斤字样,另一个则刻有五十斤字样。官砝主要功能是称重大宗粮油米面等物品,说明这里曾经的确有粮仓,根据建筑结构,这两座粮仓应该就是如今的兴庆阁与集祥阁。 旧寿皇殿 见证皇储之争的明争暗斗 如今的寿皇殿,是清代乾隆年间重建的。明代寿皇殿在初建时为游幸之地,到了清代顺治年间,转变为神宫的功能。

北京市:景山公园“观德殿古建筑群”

顺治帝去世后曾在寿皇殿停灵,并最终在这里举行了火化的仪式。此后康熙年间,寿皇殿和观德殿作为皇帝视射较士的场所,即观摩射箭和考核读书人的地方。因为康熙帝在寿皇殿举办过很多活动,在康熙去世后,雍正帝将这里作为康熙帝的停灵场所,举办丧礼。正是在这场丧礼中,刚刚即位的雍正帝与他的弟弟十四阿哥胤禵()发生了一次正面冲突。史料记载,十四阿哥对于自己没有能作为皇位继承人,最开始的态度还是耿耿于怀。历史上的胤禵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康熙帝斥责八阿哥胤禩妄畜大志,企图谋害太子胤礽时,时年二十岁的胤禵挺身而出为八阿哥辩白,这件事情激怒了康熙帝,康熙帝险些在乾清门当着众皇子的面诛杀胤禵。多亏皇五子胤祺及时抱住康熙进行劝阻,胤禵才捡回来一条命,然而这并没有改变胤禵的性格。

北京市:景山公园“观德殿古建筑群”

康熙帝晚年任命胤禵为大将军王,管理西北军务。胤禵在接到康熙帝驾崩的消息后,火速赶回京城奔丧,得到的消息却是自己的亲哥哥已经即位称帝,此时的胤禵在各方面都表现出了种种不满,而且这种表现,是冲着自己的哥哥。胤禵的行为,被雍正皇帝一一记录在朱批奏折中。通过这些资料可以知道当时发生了哪些事。首先,从西宁回到北京后,胤禵不先向自己的母亲和哥哥请安,竟然自己直接向文礼部询问自己该如何行礼。

北京市:景山公园“观德殿古建筑群”

其次,在康熙帝的丧礼上,胤禵见到雍正帝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手足情,甚至向皇帝无理取闹。在丧礼上,胤禵故意和雍正帝隔着非常远的距离向康熙帝的梓宫行礼。此时尴尬的雍正帝很想给自己和弟弟一个台阶下,主动往胤禵身旁走过去,希望胤禵也能凑到自己身边来并对自己行跪拜礼,然而胤禵对皇帝的用心无动于衷。此时,侍卫拉锡看出了皇帝的用意,便拽了一下胤禵,劝他上前行礼。没想到,胤禵来了个总爆发,跑到皇帝跟前当着众位大臣向皇帝大喊道:我本来恭恭敬敬尽到自己的礼数,拉锡却对我拉拉扯扯,我是皇帝的亲弟弟,拉锡则是个下贱的人,我如果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请求皇帝您亲自处分我,但如果我今天没有任何过错,请求皇帝您将拉锡就地正法,以正国体!胤禩如此冲动无礼,令雍正大为震惊。

北京市:景山公园“观德殿古建筑群”

再次,在康熙帝的梓宫移往东陵安葬的途中,基于之前发生的若干起冲撞事件,雍正帝下旨对胤禵训诫。在雍正帝颁圣旨的时候,八阿哥胤禩从帐篷里走出来劝胤禵跪下接旨,没想到胤禵竟然遵从胤禩的指示跪拜。这一点让雍正帝不能容忍,想到丧礼上自己被胤禵顶撞得颜面尽无,而胤禵对于八阿哥则是言听计从,八阿哥又是雍正帝的死对头,愤怒至极的雍正皇帝采取了行动,在康熙皇帝梓宫奉安景陵后,胤禵便被扣留在清东陵。雍正三年(1725年),胤禵被押回京城,并被禁锢在寿皇殿,直到乾隆帝即位才最终获释。

北京市:景山公园“观德殿古建筑群”

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皇帝觉得寿皇殿已建成一百多年,部分建筑太过沉旧,最重要的是,寿皇殿在景山之后偏东。于是乾隆皇帝借机重建,并将其迁至景山的中心位置,使之正好位于京城的中轴线之上。新的寿皇殿,在乾隆时期成为供奉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神御之所。此后,有清一代,这里成为皇家祭祀祖先活动的场所.

北京市:景山公园“观德殿古建筑群”

射箭在古代是六艺之一,与之相关的射礼即有四种之多,包括大射、宾射、燕射和乡射。因此观德殿在建设之初,也是以这个基本功用为出发点的。自明代万历年间建成以后,这里一直就是皇帝和臣子们举行射箭仪式的场所,这种功能一直延续到清代中期。

北京市:景山公园“观德殿古建筑群”

到了乾隆时期,观德殿的功能发生了改变,其主要原因是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孝贤皇后薨逝。给已故皇后修建一处停灵场所,成为乾隆皇帝的当务之急。当时,景山北侧原有明代遗存下来的寿皇殿,这里曾经作为清代顺治和康熙两位帝王的停灵场所,但自从雍正帝将寿皇殿改为供奉康熙皇帝神御(画像)的场所后,寿皇殿便发生了功用上的转变。雍正帝去世,乾隆没有在观德殿给雍正帝停灵,而是奉移到雍和宫(雍正即位前的王府)永佑殿。

北京市:景山公园“观德殿古建筑群”

于是,在皇后去世后,乾隆皇帝将目光转移到了寿皇殿东侧的观德殿,以及观德殿东侧比较空旷的区域。明代的观德殿被挪盖,并加以改造。从位置上看,新的观德殿被移到了景山东门一进门的北侧,即明代永寿门和集芳亭一带,新建筑较原有的院落偏东南,这可能是为了方便运送皇后棺椁而进行的调整,从神武门出来向东,进入景山东街,从山左里门进来后右转,便到了停灵的观德殿,可以说不用多绕路。与观德殿同时挪盖的,还有位于原山左里门内的关帝庙,为了拓展观德殿南侧的礼仪空间,关帝庙向北移动到了新建的观德殿院落东侧,并由原来的坐东朝西改为坐北朝南。

北京市:景山公园“观德殿古建筑群”

观德殿建筑群是景山公园北部除了寿皇殿建筑群外最重要的一个建筑群,基本上就在集祥阁的正南面,大院南墙和宫门正对着景山公园牡丹园,牡丹园的西南角就是景山公园东门山左里门。景山御苑栽种牡丹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元大都大内后苑时期,根据晚明宫廷史料笔记《酌中志》记载,明代后期寿皇殿东侧观德殿、永寿殿一带就栽种了很多牡丹和芍药。我们眼前的这个牡丹园原来叫牡丹品种园,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辟建的,如今已经是北京城内最大规模的牡丹观赏园,现有牡丹两万多株,分属569个品种,涵盖包括单瓣、重瓣、千瓣在内的三大类型,包括红、黄、蓝、紫、绿、粉、白、黑以及复色系在内的九大色系,包括荷花、菊花、蔷薇、托桂、皇冠、绣球、金环、千层台阁、楼子台阁在内的九大花型。

北京市:景山公园“观德殿古建筑群”

景山公园牡丹园既有延续皇家御苑血脉的牡丹名品,也有名满天下、品种繁多的中原牡丹(主要是洛阳牡丹与菏泽古曹州牡丹),还有相对珍稀的陇原牡丹、江南牡丹、延安牡丹和日本牡丹。也许是名品荟萃的缘故吧,因此,景山牡丹一向以株高、花大、色艳著称。花开时节动京城,唐代的洛阳牡丹是这样,如今的景山牡丹也是这样。每当谷雨时节到来,这里的牡丹就争相开放,蔚为大观,繁盛光景可以持续到立夏时节。我们都知道牡丹是国色天香,别称富贵花,可您知道牡丹也叫谷雨花吗?对了,除了牡丹外,景山公园牡丹园还引进了15个品种、三万五千株郁金香呢。更重要的是,这些郁金香的花期还基本上是跟牡丹重合的,这就更加壮大了景山牡丹的声势。

北京市:景山公园“观德殿古建筑群”

观德殿建筑群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八年(也就是1600年),原来在明代寿皇殿建筑群东侧,清代乾隆十三年(也就是1748年)移建改建到这里来的,也是在那以后才成为一个边界明确的四进院落。观德殿建筑群移建改建的时间之所以比景山御苑其他主要建筑都要早,是因为乾隆十三年发生了一件石破惊天、影响清朝历史进程的变故,这就是乾隆皇帝的白月光孝贤皇后富察氏突然被一场风寒夺走了刚满36周岁的生命。这场变故使得乾隆平和积极的仁君心态失去了支撑,一下子变得没有耐心甚至有点暴戾了,进而在执政上发生了从宽到严的改变。您可能听说过,当时乾隆为富察皇后举行了空城绝后的盛大葬礼,而那场葬礼同时也是扫荡大清官场的一场猛烈风暴,一大批官员因为疏忽大意和轻慢不敬而被乾隆重惩,甚至还有好几个官员直接被赐死……乾隆之所以提前移建改建观德殿建筑群,就是为了让富察皇后的芳魂有一个像意的暂安宫殿。

北京市:景山公园“观德殿古建筑群”

顺治皇帝跟他的董鄂妃一样是感染天花病毒去世的,不但灵柩停放在寿皇殿正殿里,遗体火化仪式也在寿皇殿正殿前举行。而董鄂妃在顺治十七年(也就是1660年)崩逝后,灵柩则是停放在观德殿正殿里的,遗体火化仪式也在观德殿正殿前举行。可能就是基于这一事实,乾隆时期正式形成了皇帝停灵用寿皇殿、后妃停灵用观德殿的惯例。观德殿第三、四两个进院目前还没有恢复重建。第三进院正房是后殿,黄琉璃瓦单檐硬山顶,黄琉璃清水正脊,后殿东西两侧各有一座耳殿,卷棚硬山顶,后殿及其东西耳殿都是三开间,前檐出廊,梁枋上装饰旋子彩画。第四进院正房不详,可以肯定的是东西各有转角房若干间。同时,清宫内务府档案中记载的四间(也就是两座)净房应该也在这两个进院中。

北京市:景山公园“观德殿古建筑群”

游览完观德殿建筑群,您应该去牡丹园南面、周赏亭北面(也就是景山东北山脚下)的寿皇亭看一眼。那是一座灰筒瓦卷棚歇山顶的三开间敞轩,坐南朝北,南北敞开,东西封闭,前后出阶,明间通行。根据《明季北略》记载,寿皇亭在明代后期俗称红阁,形制不详,估计在清代乾隆早期大规模改扩建以后就不复存在了,如今的寿皇亭应该是2016年寿皇殿全面修复时恢复重建的。好,观德殿区域我就讲解到这里。

北京市:景山公园“观德殿古建筑群”

畅游北京城的名胜古迹,不是单纯地看古建筑,你还得了解历史、详细查阅在这些古建筑中发生的历史故事、人文典故,你才能触景生情、聆听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诉说的故事,抚摸大殿门前的石狮子、闭上眼睛带你穿越时光,回到遥远的过去,与古代帝王将相来一次面对面的对话……。我在观德殿建筑群内走马观花转了一圈,只是了解一个大概其,要想详细了解观德殿建筑群的文化底蕴,你还得劳其筋骨、费其银子,亲力亲为到现场慢游细访方为上策!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25927日星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