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市:田汉故居

(2025-08-28 21:13:11)
标签:

旅游

分类: 假日游中国

田汉故居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细管胡同9号院东邻东四北大街,西距南锣鼓巷830米,北距地坛公园1.7公里,东南距故宫博物院4.3公里。北京市:田汉故居

田汉故居在20世纪20年代由迟氏兄弟所建,1949年售予法院,1953年,中国戏剧家协会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为田汉购得此宅。当时田汉与夫人安娥一家住在里院,秘书居外院,后来田汉又将老母亲从湖南接来同住。

北京市:田汉故居

在这个小院里他完成了《白蛇传》、《谢瑶环》等优秀京剧和话剧《关汉卿》等作品。1976年唐山地震,安娥在搭抗震棚时不慎跌下猝死,不久其母也相继去世。20世纪70年代末,该院成为宿舍。

北京市:田汉故居

该院是我国著名戏剧家中国革命戏剧运动奠基人和戏曲改革运动先驱者田汉(1898—1986)建国后在北京的居住之所,1986年被定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名曰田汉故居。该处院落仍为剧协宿舍,院内主要建筑基本保持原状,只是田汉原住的北房前廊被改建。

北京市:田汉故居

细管胡同9号在胡同东段北侧,金柱大门,金柱大门是具有一定品级的官宦人家,采用的宅门形式,台基和柱高明显高于倒座房的台基和柱高,进深和宽度也明显大于倒座房门扉,由抱框门框,余塞走马板抱鼓石板门等组成,大门的外檐柱间,檐枋下安装雀替,形制略低,广亮大门与广亮大门的主要区别是门扉设在前檐金柱之间,而不是设在中柱之间,并由此得名,与广亮大门相比,门前空间稍显局促

北京市:田汉故居

进入大门迎面有一座靠山影壁,现仅存小墙帽,大门西侧是4间倒座南房,与5间腰厅和东西厢房各两间构成一进院,亦称外院。二进院(里院)有带前廊的北房3间,北房两侧各有耳房1间,另有东西厢房各3间,院内房屋均为清水墙体和清水脊合瓦屋面,院内建筑与格局基本保持原状,只是外院的西厢房已改建,里院北房的前廊被扩入室内。

北京市:田汉故居

田汉(18891968),著名剧作家。本名寿昌,笔名陈瑜。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归国后,与郭沫若等人组织创造社,创办南国剧社等戏剧团体,创作《咖啡店之一夜》等优秀独幕话剧。1930年加入左联,组织左冀戏剧家联盟,任主席,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北京市:田汉故居

田汉与聂耳合作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抗战时期在长沙、桂林等地组织抗战戏剧运动,主编《新长沙报》、《抗战戏剧》等刊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文化部艺术局局长、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文革迫害致死。有《田汉文集》16卷存世。伏家芬《果园田汉故居》诗云:八年血战奋民雷,天鼓蓬蓬仰俊才。血肉长城闻怒吼,亡秦岂只楚人来。

北京市:田汉故居

田汉11岁赴长沙选升学校、修业学校学习,此时就迷上了湘剧和京剧。辛亥革命前夕,他与三位学友改名报考中学预科,四人之名联起来为英雄怀汉,始名田汉。民国元年(1912)考入长沙师范,在求学做人访方面,深受校长徐特立的影响。田汉天资聪颖却颇为调皮。一次,他与几个同学写了一些打油诗贴在自修室的玻璃窗上,取名曰窗户报。其中有特立狂涛骇浪中,宝刀血溅首元龙黄竹村中鸡犬喧等句,嵌入了徐特立、首元龙、黄竹村等教师的名字。事后首、黄两位老先生很生气,要求校长严厉训斥学生。

北京市:田汉故居

徐特立一方面对田汉等进行了尊师的教育,另一方面又鼓励他们将聪明才智、写作技能用到正道上来,并肯定了窗户报的形式。田汉等人接受了校长的教导。于是,长师校园里,思想进步、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窗户报更多地涌现出来。田汉在长沙师范读书时就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得到了徐特立热情的鼓励和帮助。徐特立经常带田汉去观看文明戏的演出,并鼓励田汉等人自己创作和排演话剧。田汉14岁动笔练习写剧本,根据《三娘教子》改编的京剧《新教子》发表在1921年的《长沙日报》上。

北京市:田汉故居

1937年间月后,田汉曾几次到长沙,参与组织长沙抗战歌剧研究会,发行《新长沙报》,并在长沙改写了《梁红玉》、《新雁门关》等剧本,都隐含抗敌救国的寓意,在长沙抗战前期的文艺学术活动中起了重要作用。田汉另一处故居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田家塅茅坪,即今果园镇田汉村,是一典型农居。

北京市:田汉故居

长沙田汉故居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田家塅茅坪,即今果园镇田汉村,是一典型农居,土砖砌成,正堂两楹,两旁为杂屋,屋前临塘。田汉7岁入私塾读经史,9岁丧父,家庭分居,赖母帮佣为生,遂失学在家,一面教弟识字,一面自学。10岁寄居仙姑殿山下栖凤庐。庐主系田家远房亲戚梁三娭毑。栖凤庐山峦环抱,环境幽邃,10米见方大院内栽有茶花和天竺。田汉在此阅读了《西厢记》、《红楼梦》等才子书。至11岁时田汉离开故居,前往省城求学。

北京市:田汉故居

田汉被誉为我国革命戏剧运动的奠基者与戏剧改革运动的先驱,并且还是我国早期音乐、电影事业的重要组织者与领导人。在戏剧创作界,田汉堪称当代的关汉卿,他代表着中国戏剧的精神核心,是名副其实的戏剧之魂。

北京市:田汉故居

  1934年,他创作的《风云儿女》主题歌词《义勇军进行曲》,聂耳谱曲后风靡全国,成为抗日救亡与战争中的时代强音,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困境中的心声。新中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国家颁布《国歌法》,并在《宪法》中确认,这彰显了对田汉作品的肯定,也标志着他正式载入文艺史册。

北京市:田汉故居

  田汉,1898年生,本名田寿昌,其笔名田汉乃由自己所取。 戊戌变法之际,田汉诞生于湖南长沙县一贫苦农民家庭,家境贫寒,属贫农阶层。幸有舅舅易象,乃孙中山麾下革命党人,颇为显赫。 田汉九岁时父亲去世,自幼失去依靠,与母亲相依为命。若无舅舅的悉心照料,他的生存都成了一大难题。 田汉家乡湘戏、影子戏风靡,他自幼受熏陶,五六岁便常随叔叔观庙台戏。因军人免费观戏,他加入学生军,常去三尊炮赏京戏,逐渐掌握戏曲形式与舞台处理技巧。

北京市:田汉故居

  916年,田汉赴日留学,入东京高等师范,接触西方先进思想及文艺理论,立志成为剧作家。受黄兴等革命党人影响,他于1919年加入少年中国学会,发表诗歌与文学评论。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际,田汉与郭沫若、郁达夫等人共创进步文学团体创造社,自署中国未来易卜生,倡导新文学,影响深远,是文学史上的重要团体。1928年春,田汉得友人相助创立南国艺术学院,旨在团结有志青年进行艺术革命,与时代共进。该学院吸引了众多青年,共同为中华文艺的振兴而奋斗。

北京市:田汉故居

        1930年,田汉坚决转向左翼文化,全心投入服务劳苦大众,并牵头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为7人执委会成员1932年,田汉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左翼戏剧家联盟党团书记及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期间创作了《三个摩登的女性》和《青年进行曲》等进步电影剧本。

北京市:田汉故居

   全面抗战开始后,剧作家田汉创作了众多提振士气的优秀作品,并组织了劳军演出,通过文艺形式为抗战事业尽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一个称赞关汉卿勇于为窦娥申冤,彰显其正义;另一个则刻画出他为民请命的正直形象,同样令人钦佩。

北京市:田汉故居

   然而,田汉未曾料到,自己竟会遭遇一场毫无根据的意外灾祸,这场灾祸突如其来,令他无所适从。 在那特殊的十年里,周扬成阶下同年6月,他被隔离审查,12月入狱。至1968年,田汉经连番批斗,身心俱疲,奄奄一息。最终在1210日,他怀着不甘与遗憾逝世,享年70岁。

北京市:田汉故居

   田汉虽在艺术上成就斐然,却常因感情生活受訾议。但在文人圈,这并不罕见,那个时代文人情史多斑斓,现今的文学巨匠中,亦不乏多情之人。 田汉的一生经历了四次婚姻,这段历程既丰富多彩又充满曲折,展现了他复杂多变的人生轨迹。田汉的首任妻子是表妹易漱瑜,两人自小亲密。因田家贫寒,舅舅虽支持,舅妈却反对婚事,欲另嫁易漱瑜。最终舅舅出资,助二人赴日留学。 留学时,田汉大多时间投入创作,鲜少陪伴表妹。就连好友郁达夫也戏称他:即便与未婚妻共处,也只顾埋头读圣贤书。

北京市:田汉故居

   不久,舅舅因革命活动遭军阀赵恒惕杀害。田汉毅然担起照顾表妹重任,并于1920年底在日本完婚。两年后回国,易漱瑜却病重不起,再无康复。1925年,易漱瑜病逝前,嘱托田汉迎娶其闺蜜黄大琳。

北京市:田汉故居

   两年后,田汉遵其表妹遗愿,与黄大琳结为夫妻。或许强求的婚姻难幸福,田汉与黄大琳虽结为夫妻,却因志趣追求不合,婚后生活颇为复杂。田汉甚至向日本友人写信,倾诉内心的苦楚。丧偶后我寻得新恋情,却总觉得少了往昔的感觉。我深刻体会到,人生的青春与真爱,唯有那一回是真正绚烂的。因此,这段婚姻仅持续两年便告终,期间田汉与名门闺秀林维中关系亲密。

北京市:田汉故居

   林维中因反感包办婚姻而逃至南洋执教,奇妙的是,她被田汉在报刊上悼念亡妻的文章深深打动,从而对他心生倾慕。 随着书信往来的增多,田汉与林维中建立了深厚联系。由于与现任妻子感情淡漠,他在频繁的交流中,对林维中萌生了难以言表的情感。 林维中在信中附上照片向田汉示爱,田汉被其美丽大方打动,约定见面。二人在上海码头相见,田汉承诺待她毕业后便娶她。

北京市:田汉故居

  但他仅完成部分承诺,1929年田汉与黄大琳和平分手后,在等林维中时邂逅安娥,随即忘却林维中。安娥才貌双全,创作了《渔光曲》、《卖报歌》及《打回老家去》等佳作。 安娥作为我党地下特工,报考田汉的艺术学校,旨在接近他并争取其文化影响,以扩大宣传。同时,她也仰慕田汉的创作能力,两人自然结合,田汉思想逐渐倾向我党。

北京市:田汉故居

   不幸的是,安娥当时已怀孕,恰逢林维中学成归国,依约寻田汉完婚,却惊见田汉另有所爱。林维中大闹一场,使田汉陷入两难。最终,安娥让步,与田汉分手,促成他与林维中的婚姻。尽管田汉与林维中结为夫妻,但破镜难重圆,婚后生活并不美满,田汉的心已属安娥,这段婚姻对田汉和林维中而言,实则是一种煎熬。抗战全面爆发后,田汉意外重逢安娥,旧情复炽,共度生活。林维中悲愤之下,携子紧追不舍,一场纷争曝光田汉往事,令他尴尬不已。

北京市:田汉故居

   尽管局势尴尬至极,林维中仍坚持维权,屡次公开田汉与安娥之事,却终究无法唤回一个已变心的伴侣。 1946年,林维中被迫与田汉离婚,但她仍不断攻击安娥,并在报刊发表《致田汉夫人的信》,使田汉声誉受损。这桩纠葛直至建国前夕才得以平息。 与林维中离婚后,田汉迅速与安娥成婚,他们共同经历了20余载的风雨岁月,直至田汉在狱中因批斗不幸离世。

北京市:田汉故居

   令人惊讶的是,田汉逝世后,名单上的名字竟是假名李伍,非其真名。更因罪大恶极之名,家属被拒领骨灰,致使田汉骨灰至今下落不明。 1971年寒冬,田汉之母易克勒孤独守候门边,期盼儿子音讯。殊不知,儿子三年前已孤寂离世于狱中,她直至生命尽头,都未能再与儿子相见。1975年,田汉遭受不公,被错误地定性为叛徒,并遭受严厉处分,被永久开除出党

北京市:田汉故居

        1979420日,中央为其平反并举行追悼会,其四位情人中,仅林维中在世并出席,痛哭不止,为这段情感纠葛终画上句号。田汉骨灰失踪,骨灰盒内仅存四物:其佩戴过的眼镜、用过的钢笔、《义勇军进行曲》歌谱歌词及《关汉卿》手稿复印件。

北京市:田汉故居

  田汉虽非完人,却犹如九成以上的纯金。我将他视为当代的关汉卿,认为他承载着中国戏剧的灵魂,是中国的戏剧魂。 田汉虽逝,其艺术遗产永存人心。每当《义勇军进行曲》激昂回荡,田汉之名便深深铭记于我们心间,历久弥新。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25828日星期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