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昭显庙

标签:
旅游 |
分类: 假日游中国 |
昭显庙,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北长街71号,西侧是中海,东侧隔北长街与筒子河相望,筒子河东侧就是故宫博物馆。昭显庙现在被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附属小学占用。
昭显庙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主祀雷神,是北京外八庙之一。昭显庙坐北朝南,外垣门东向。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影壁、山门、钟鼓楼、前殿、中殿、后殿。现仅存影壁及后殿。昭显庙是清朝北京城中唯一一座专门奉祀雷神的皇家庙宇,对研究清朝皇家祭祀有较重要的价值意义。
1984年5月24日,昭显庙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12月27日,昭显庙被北京市文物局公布为北京市第二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清雍正十年(1732年),昭显庙始建。民国时期,北京教育会在昭显庙成立,后罩房作为老舍先生的教书处。民国十四年(1925年)3月10日至4月15日,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在昭显庙召开。1949年后,昭显庙作为北长街小学校址。
钟、鼓楼位于山门北侧,东西各一间,面阔和进深均为6.6米,歇山重檐黄琉璃瓦绿剪边,旋子彩画,上檐一斗二升交麻叶头斗栱,下檐三踩单昂斗栱。现已无存。
历史上昭显庙前殿面阔三间(10.75米),进深5.95米,绿琉璃瓦歇山顶调大脊,三踩单昂斗栱。现已无存。
中殿位于前殿以北,面阔三间(14.4米),进深11.85米,黄琉璃瓦绿剪边,歇山顶调大脊,前有五级踏步带御路,上雕饰二龙戏珠。现已无存。
后殿位于中殿以北,面阔五间(18.5米),进深8.45米,黄琉璃瓦绿剪边,歇山顶调大脊,三踩单昂斗栱,和玺彩画。
北京外八庙;即环绕在故宫周围的宣仁庙、凝和庙、普渡寺、真武庙、昭显庙、万寿兴隆寺、静默寺和福佑寺。从明朝到清康熙年间,皇帝在天坛祭祀风、雨、雷、云四位神仙,到了清雍正年间,雷、云不断带来灾害,为了表示诚心,雍正帝决定把风、雨、雷、云这四位神仙分开供奉,于是在故宫外修建四座寺庙,连同另外四座寺庙一起统称北京外八庙。
民国十四年(1925年)3月10日至4月15日在昭显庙召开了“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犬会”。这次大会由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主持召开,目的是召开国民会议。反对军阀政权,为此早在民国十二年(1923年)中国共产党就提出这一号召。但段祺瑞的军阀政府却以召开“善后会议”相对抗。于是才召开了这次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促进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昭显庙是清朝北京城中唯一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