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市:歙县会馆

(2025-06-22 11:30:07)
标签:

旅游

分类: 假日游中国

歙县会馆位于北京宣武门外大街107(民国时期门牌为宣武门外大街51),北侧与杨椒山祠沈家本故居相连。南距施愚山故居430米,东距琉璃厂古文化街990米,东南距天坛公园3.7公里,东距前门大街2.4公里,西距莲花池公园5.6公里。北京市:歙县会馆

歙县会馆北京地区最早的会馆之一。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旅京徽州歙县人杨忠、鲍恩首倡捐资筹建,其址初在菜市口中街,因地处狭小,后改营于正阳门之西,嘉靖四十二年建成。会馆三进九室,鲍恩亲自题额“崇义”,大学士许国题堂名“汇征”。后来,会馆年久圮毁。清乾隆(17361795)年间,歙县人黄履旲倡议重建会馆,将其位于北京宣武门外的府邸捐为歙县会馆,计屋63楹,计值16万缗。

北京市:歙县会馆

会馆日常事务由在京歙县籍官员负责管理。馆舍供来京应乡会试的同乡士子及官员居住,如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一位中国人王茂荫曾经长住会馆。在京歙县籍官员以及乡试、会试中式者,均需捐银若干以充会馆经费。会馆附设有义阡、义庄。隆庆三年(1569),歙县会馆在北京永定门外五里许石榴庄置地3亩,作为义阡墓地。万历三十一年(1603),歙县商人又捐资扩地,改称义庄,此后歙人屡有捐资扩址,到清道光(18211850)年间约达135亩。歙县会馆今已无存,仅见《重续歙县会馆录》等文献存世。

北京市:歙县会馆

歙县会馆,是一座颇具代表性的会馆。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安徽歙县旅京同乡在菜市中街创建会馆,创始人为徽州30余位商人,是北京最早的会馆之一。后因房屋狭小,迁至前门的则世庙处营建新馆。明清朝代更迭,北京歙县会馆毁于战火。入清后,歙县人张习孔捐出自己的私宅辟为新安会馆,供徽州旅京人士使用。随着徽州旅京人数渐多,会馆的容纳能力有限,遂于乾隆五年(1740),依靠寓居扬州的徽州盐商黄氏家族财力,歙县会馆得以重建。

北京市:歙县会馆

乾隆二十三年(1759),内阁中书歙县人吴宽致信扬州的歙县盐商徐士业,征集资金,于乾隆二十四年(1760)开始会馆的扩建。嘉庆六年(1801)夏,会馆遭遇暴雨受损,嘉庆九年(1804),歙县棠樾的两淮盐业总商鲍志道捐资2100金,在京歙籍官员、茶商及旅扬盐商也集资,前后历时三年,使歙县会馆得以大修,并重新振兴。

北京市:歙县会馆

歙县会馆明代为商馆,乾隆六年(1741)的公议条规中作出规定,会馆专为公车以及应试京兆而设,其贸易客商自有行寓,不得于会馆居住以及停顿货物。将入住资格限于举子与官员,为徽州举子进京应试和宦绅在京候差求官者提供临时寓所。

北京市:歙县会馆

不少徽州仁人志士在歙县会馆居住过,被梁启超称为“前清学者第一人”的著名思想家戴震也曾一度住在歙县会馆。另一位史上留名的就是王茂荫,他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王茂荫,字椿年,号子怀,嘉庆三年(1798)出生于安徽歙县一个商人家庭。嘉庆十年(1805)王茂荫入私塾学习,师从吴柳山。嘉庆十八年(1813),王茂荫从学吴柳山期间,学业大进。其文章被当时太仓紫阳书院主讲的钱伯瑜见到倍加赞许。不久,二人结为好友。清道光十年(1830),王茂荫在南闱报考进士多次未中,以为仕途无望,打算弃儒从贾,于是年由家乡赴北通州接管业父创办的森盛茶庄,但不久又重新备考。道光十二年(1832),王茂荫中进士,不久被清廷授予户部主事,升任员外郎,次年到京城任职。?

北京市:歙县会馆

咸丰元年(1851),王茂荫补授陕西道监察御史,不久升任御史。王茂荫到任后,奏请朝廷要振兴和选拔有用人才,在乡试会试考试上重实务,殿试朝考重视经学文意,这样才能振兴清朝皇室、使八旗子弟更加务实。9月,时任陕西道监察御史的王茂荫,向咸丰皇帝上了《条议钞法折》,面对太平天国起义,财政危机加剧,建议推行币制改革,发行可兑现银钞,以解决财政困难,未被采纳。咸丰三年(1853)初,王茂荫被授予户部右侍郎的职务,兼管钱法堂事务。为了应对清廷的财政危机,王茂荫上奏咸丰皇帝,反对铸造大额钱币,指出“官能定钱之值,而不能限物之值”,铸造大钱必然导致物价上涨。户部上奏皇帝准备实行新的纸币,咸丰皇帝令左都御史花沙纳与王茂荫商讨此事,并上奏简单的执行方案,并且要附上钞票版式。

北京市:歙县会馆  

咸丰三年(1853)三月,扬州被太平军攻陷,王茂荫上书咸丰皇帝:太平军威逼山东,巡抚打着剿灭太平军的旗号,毫无准备就出兵镇压,守城将士不满七百人。请求用重兵把守,用来巩固南方的屏障,而且陕西设防,军队被百姓伤害,请谕饬按治。咸丰皇帝对于王茂荫的上书很是赏识,提拔王茂荫为太常寺卿,不久升为太仆寺卿。

北京市:歙县会馆  

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和太平天国起义后,由于巨额战争费用和赔款,清政府财政支出剧增,加重了财政危机和货币危机。咸丰四年(1854)三月,王茂荫针对银票、宝钞和铸大钱所造成的剧烈贬值和混乱,坚决反对铸造“当百、当五百、当千”的大钱,这些大钱的价值远远超过金属材料的价值。他给咸丰皇帝上了《再议钞法折》,主要建议包括:一是允许钱钞兑换现钱;二是允许银票兑换现银;三是允许各商店用钞换银;四是允许典()铺款项出入顺带用钞币。他还主张:发行纸币(行钞)只应是用来“辅银”“而非舍银而从钞”。纸币发行后,银币并不退出流通,而是数倍于纸币,与纸币同时流通;行钞应该做到“行之以渐,限之以制”“定数”发行。“否则钞无定数,则出之不穷,似为大利,不知出愈多,值愈贱”;钞币必须能够兑现。主张朝廷应“准许人民持钞捐官,或缴纳钱粮,或持钞到银号兑取现银,以坚民爱钞用钞之心”。就是说,王茂荫主张将不兑换的官票、宝钞改为可兑现的钞票,试图用兑现的办法来刹住继续增发不可兑现官票和宝钞的势头,刹住通货膨胀。

北京市:歙县会馆  

王茂荫是中国近代史上发行纸币的倡导者。马克思敏锐地洞察到他的主张,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编号83的附注中写到,“清户部右侍郎王茂荫向天子上了一个奏折,主张将官票、宝钞改为可兑换的钞票。在18544月的大臣审议报告中,他受到严厉的申饬,他是否因此受到笞弄,不得而知”。据统计,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共提到680多人,而唯一提到的中国人就是王茂荫。马克思不仅关注王茂荫提出的货币政策,也关心他的命运。事实上,王茂荫确实受到道光皇帝的斥责和大臣们的指责,几天后,他被调离户部。后虽又担任兵部、吏部等职务,但并不得志。

北京市:歙县会馆 

王茂荫的思想主张集中体现在他的货币改革方案和货币理论上,被评价为我国封建社会货币理论的最高成就,尤其他敢于坚持观点、刚正不阿、关心国运、体恤民生的精神是值得称颂的。同治皇帝对王茂荫的评价是:廉静寡营,遇事敢言,忠爱出于至性。曾国藩对他的评价是:七旬耆宿,九列名卿,谁知屋漏操修,尚同寒士;四海直声,卅年俭德,足令朝廷悲悼,何况吾曹。王茂荫历经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居京为官数十载,大多时都居住在歙县会馆内。歙县会馆现在虽已难觅踪迹,但王茂荫在中国近代史上独树一帜的经济思想主张至今仍在历史的星空中闪耀着光芒。

北京市:歙县会馆

歙县会馆,成立之初就是为了科举,就是为了服务赶考,后来成了一些在京徽州人的寄居地,先后有很多知名人士在此度过,曹文埴、曹振镛、罗聘、戴震、王茂荫、吴承仕、黄宾虹、许承尧、王茂荫……为什么这里被称为王茂荫故居?难道王茂荫最出名? 原来主要是因为王茂荫从道光十二年(1832 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后,至咸丰八年(1858 年)七月因病开缺离开京城,由于他为官清廉,一心铺在事业上,在这期间他一直寓居于京都宣武门外的歙县会馆,长达约 26 年 。

北京市:歙县会馆

现在历经数百年沧桑的北京宣武门外大街歙县会馆王茂荫故居,以全新面貌亮相,成为西城区文物活化利用的新典范。这座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约1560年)的徽州会馆,曾是徽商与士人汇聚的重要场所,如今通过北京西城区文物创新改造,融合咖啡茶文化、中英金融文化交流、斟巡研学游学功能,并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北京市:歙县会馆

歙县会馆的活化利用项目是西城区推进文物建筑焕新的重要成果之一。改造后的会馆以“书咖文创研学空间”为主题,既保留了传统建筑风貌,又融入了当今现代功能,门有路咖啡成为市民品味历史与文化的休闲打卡新地标。院内中英金融文化交流中心汇聚英国知名高等学府学术专家、归国留学生等资源,促进文化金融与业界交流合作。

北京市:歙县会馆

  歙县名人辈出,如被梁启超誉为前清学者第一人的戴震,清代思想家,曾寓居于此,其朴学思想影响深远。曹文埴为乾隆年间户部尚书,以正直不阿闻名,拒附权臣和珅,其子曹振镛历仕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官至军机大臣、大学士,主持编修多部重要典籍,是清代徽州籍官员的代表人物。王茂荫当属中国文人士大夫之典范,长期寓居于此,是清代著名经济学家,以清廉著称,经世济民,历任清道光、咸丰和同治三朝户部、兵部、工部、吏部官员,主张货币改革,其货币改革思想被学术界评价为我国封建社会货币理论的最高成就。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念,著有《中国教育改造》等,被誉为人民教育家。近代书画大师黄宾虹,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承前启后者,其山水画融合金石笔法,推动新安画派的现代转型。此外,曾国藩、李鸿章、祁寯藻等都是会馆常客与王茂荫亦师亦友,素有往来。

北京市:歙县会馆

  歙县会馆的焕新不仅是建筑功能的转型,更是文化生命力的延续。通过文物活态利用,成为古今交融的文化新篇章,这里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传统与创新的桥梁,为西城区乃至北京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提供了借鉴。华夏千年,斟巡万里。这座承载人文精神与学术思想的会馆,将继续以开放姿态,向世界讲述好中国故事。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250622日星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