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护国寺小吃街

标签:
旅游 |
分类: 假日游中国 |
护国寺小吃街是北京地方小吃的代表之一,以品种丰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著称。小吃品种包括艾窝窝、驴打滚、豌豆黄、馓子麻花、焦圈、麻团、面茶、豆汁等八十余种,聚集了北京小吃的精华,京城百姓和全国各地的游客都非常喜爱,并且得到了国际友人的赞誉。
1999年春天,护国寺小吃四名厨师赴新加坡参加“春到河畔迎新年”活动,精美的小吃不仅受到新加坡市民的交口称赞。2004年11月,护国寺小吃的厨师赴澳门参加“澳门第四屇美食节”,精湛的小吃技艺,美味的北京小吃,得到了澳门市民的广泛喜爱和称赞。
说起护国寺小吃店,还得从老北京的护国寺庙会说起。据史料记载,护国寺始建于元代。旧时,每月阴历初八有庙市,汇集了京城有名的绝活小吃摊商。据老辈儿人回忆,护国寺庙会最招人的是拿绕世界的小吃浮摊。摊主们支个布棚,亮出字号,摆上条案、长凳,有的索性把肩挑的担子或手推独轮车找个地儿,庙里一停,边安炉边坐锅,锅旁摆上调料罐、碗筷,这就拉开了“阵势”准备开卖:“豆面糕来,要糖钱!”、“滚糖的驴打滚啦”……庙会上的小吃、茶食等是最受欢迎的食品。年糕、灌肠、煮羊霜肠、扒糕、凉粉、爆肚、茶汤等小吃品种在食摊上应有尽有。护国寺庙会在20世纪30年代十分热闹。各式京味小吃食品在此争奇斗艳,各展风姿。
有资料显示,位于西城区的护国寺始建于元代,它原来叫崇国寺。最早是元丞相托克托故宅,最早叫崇阔寺,始建于元朝至元年间(公元1264年—1295年),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更名为大隆善寺,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赐名大隆善寺护国寺。是元丞相托克托的故宅。因庙坐落西城,故而老北京人也称其为“西庙”。
旧时庙会是结合佛,道两教的宗教节日而开放的。在早北京的庙寺特别多,据说城内外大小都算上得800多座。往少了说也得以数十计。昔日庙会有进香敬神的,有借佛游春的,有办集市交易的。这其中集市中心内容的庙会最热闹。据《北平庙会调查》记载:“盖西城昔为满族及旗人聚居之地,日用所需多取给于庙会,故清代护国寺庙会甚盛。”
东城的隆福寺和西城的护国寺了也称“东庙”和“西庙”会。护国寺是每月逢七、八有庙会。庙会上的摊名目繁多,如绸缎、布疋、衣饰、瓷器、古玩字画、扇子、炊具、医药、食品、花木、测字算卦、卖艺、杂耍等等。商摊多,货全人自然多。“自山门内,夹道支棚为摊,百货杂陈,游人辐凑至不能驻步”。看杂耍、听相声、玩虫鸟儿,有乐儿解闷儿有开心。“东西两庙货真全,一日能消百万钱。多少贵人闲至此,衣香犹带御炉烟。”说的即是护国寺庙会的盛景。
“西庙”清年间时香火盛。因为北京清代有“东富西贵”之说,多数旗人宅门在西城。而“贵人”“日用所需多取给于庙会”。据老辈儿人回忆,护国寺庙会最招人的是那绕世界的小吃浮摊。逛庙会的,烧香,购物带玩儿的人们转累了,饿了,自然会寻吆喝声,围上或站或蹲,里外三层的“垫补垫补”当年的这些庙会小吃做得精到且花样繁多,为庙会增色不少……。
据历史记载,护国寺庙会自开至闭,约有300余年的历史。因此,护国寺清真小吃有悠久的历史。1956年政府部门将庙会上颇具名气的茶汤英、扒糕年、白薯王、经营羊霜肠的张大户等十多位摊商组织起来,在紧邻护国寺的93号现地址(人民剧场对过儿),开办了护国寺小吃店,聚集了北京小吃的精华,经营艾窝窝、豌豆黄、豆面糕、蜜麻花、焦圈、面茶、豆汁等100多个品种的北京传统小吃。
50年来,护国寺小吃店保留着老店的京味传统品种,但店容店貌随着北京城市改造而应时,就餐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而且出售的小吃也既保持老北京风味,又要调整适应现代人口味变化的需求。特聘请老技师杨伯儒进店传授技艺,将原有的大、黑、粗、糟的食品改变为小巧玲珑的精美小吃。虽然环境改变了,但经济实惠为百姓服务的宗旨没变。由于就餐环境变化,小吃质量上乘,品种繁多,吸引了大量的中外食客。2001年,护国寺小吃店进一步装修改造,不仅突出老北京风格特色,还让顾客在品尝老北京小吃的同时,领略老北京风情。将店内房顶四周装饰了绿瓦房檐,墙壁挂上护国寺庙会画框,屋内四柱挂有小吃典故和名人影迹,专设了老北京面人张的面塑展框。
另外,华天饮食集团也对旗下小吃店给予了特殊政策,包括斥资对小吃店门脸、环境进行统一装修、统一标志等,并不断挖掘、改良传统品种:豌豆黄过箩加细、驴打滚加层儿,螺丝转、萨琪马、蛤蟆吐蜜规范工序,精工准料不走味。小吃讲究应时入季,于是春季的豌豆黄儿、艾窝窝,夏季的“冰碗”扒糕、漏鱼儿,秋天的牛筋儿窝窝、脆麻花儿,冬季的盆糕、碗糕、果料年糕、元宵等都应季入市。同时根据顾客口味变化让小吃也赶“时兴”,黄油口儿的糯米糕、什锦炒疙瘩儿、麻辣鸡丝面、牛眼包、奶油炸糕、姜汁排叉儿、鸳鸯酥、蝴蝶卷、牛肉烧饼、兰花盏等干稀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经过挖掘、引进和创新,护国寺小吃的品种已经达到100个,可谓琳琅满目、精彩纷呈。
1999年春节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十三届春到河畔北京民俗展”,护国寺小吃十几个品种的经典小吃绝活儿一亮,新加坡人眼睛“亮了”。当天的电台、电视台的头号新闻:北京小吃很精彩!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参加了活动,当即预订100个“驴打滚儿”上国宴。而后的几年,护国寺小吃渐渐名气大了。但凡北京举行大的国际性的、有政治意义的活动,都特请华天护国寺专供小吃。
护国寺清真京味小吃是集合概念,它是聚德华天旗下护国寺小吃事业部的主营品种。护国寺小吃以护国寺小吃店为龙头拥有地安门、西安门等9家连锁店,成为京城规模最大的北京小吃连锁企业。护国寺地处西城西四牌楼之北,东起德胜门内大街,西至新街口南大街。全长580余米。护国寺清真小吃因护国寺庙会而名。
为进一步展示小吃文化,使中外宾客品尝小吃的风味特色,领略老北京风情,中华老字号护国寺小吃店在继承传统北京小吃的基础上,精心研制,挖掘创新,以其小吃制作技艺和缜密的宴席设计构思,独家创制了集小吃精品和清真特色美食于一宴的“小吃宴”。“小吃宴”以品种丰富、宴式别致而著称。席间艾窝窝、驴打滚、豌豆黄、象鼻子糕等风味小吃,选料精细、造型美观,技法多样,蒸、炸、煮、烙俱全,或绵软或酥脆,或咸鲜或香甜,秉承了几百年北京宫廷和民间小吃的精华。同时,“小吃宴”讲究荤素搭配、营养合理,精选了芫爆散丹、红烧牛尾、它似蜜等具有清真饮食特色的宴席菜肴。整套宴席极具北京地方风味特色,且文化底蕴丰富,曾荣获“北京市精品宴席”称号,被京城名人雅士和市民百姓所眷爱,成为京城饮食界的一朵奇葩。
护国寺小吃事业部下属企业除小吃店外,还有以麻辣凉面为主营品种的新川面馆,以刀削面和家常菜为主营品种的杏园餐厅,以烩面为主营品种的金百穗餐厅,以淮扬菜为主菜的玉华台饭庄,以清真菜为主菜的望德楼餐厅。护国寺小吃事业部以中华老字号“护国寺小吃店”为龙头,旗下拥有护国寺小吃店、护国寺月北小吃店、护国寺北来顺小吃店、护国寺曙光小吃店、地安门小吃店、西安门小吃店、新成小吃店、阜桥小吃店及杏园餐厅、望德楼餐厅、玉华台饭庄等。
护国寺小吃公司所属小吃店以经营清真京味小吃为主。它以当年最盛的“西庙”会之小吃精华为原本,经过50余年的不断丰富、完善发展,成为有着上百个品种,制作精细、口味丰富的小吃体系。聚德华天所属护国寺小吃事业部成为这一体系的经营主体。
面茶是护国寺清真小吃的特色品种之一。过去一般在下午售卖。有诗说:“午梦初醒热面茶,干姜麻酱总须加。” 喝面茶很讲究吃法,吃时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着碗边转圈喝,非老北京人恐怕无此吃法的。为什么要用这种吃法呢?这与品尝面茶的风味有关。
馓子麻花是护国寺清真小吃的精品。工艺流程繁杂。先将矾、碱、红糖、糖桂花放在盆内用温水溶化,再将面粉倒入和均匀,和好后挫长条盘起来饧一会儿,然后揪成40克一个的小剂。将麻仁用开水拌起来,将小剂粘上拌好的麻仁,挫成10厘米长的小条码在盘中,码3至4层再饧着。饧好后,拿起两小条用手挫成均匀的长绳条2根,对头折两个来回成8根,两头捏在一起,成两头尖、当中大的枣核形或扇形状,用油炸熟即成。炸时锅内花生油五成热,拿着馓子麻花的捏头处,将坯子下入油锅来回摆动使其定型,待坯子稍硬挺后,整个入油中炸,炸成棕黄色即成。馓子麻花的质量特点是颜色棕黄,质地酥脆,香甜可口。
北京人喝豆汁儿,始于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前后。有种说法:“北京豆汁儿,旗人的命根儿”不无道理。豆汁儿最初是清宫御膳的一种饮料。虽“味儿”个别,但有保健的功效。夏天可消渴解暑,冬季能清热温阳,四季喝它,益于开胃健脾、去毒除燥。喝豆汁儿有讲究,得配上焦圈、咸菜丝儿。人们说,豆汁儿是“味在食外”的特色小吃。为了保持特色,自五十年代至今护国寺小吃店坚持经营不断档。一些国外侨胞,港澳同胞来特地到护国寺小吃店一品豆汁,感受浓郁的北京地方风情。1997年8月份在原国内贸易部、中国烹饪协会等组织的首届“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护国寺小吃的豆汁儿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如果你在北京,想尝尝地道的特色小吃,护国寺小吃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相比其他地方,这里不仅好吃,而且价格也很亲民。那天去护国寺小吃,人真的超级多,感觉北京人都在这儿聚集。同桌的北京阿姨开玩笑说:“人多说明你来对了,这儿的吃的比较正宗。” 喜欢吃甜食的朋友,千万别错过那2块钱一个的小甜点,真的超级可爱。喜欢吃肉的朋友,推荐试试10块钱一份的肉食,味道很赞。如果你是麻酱爱好者,一定要尝尝汤里的绿豆丸子,特别有嚼劲。我还记得那天室友特别喜欢蘸白砂糖吃,她说这的比肉更实在。位置就在西城区护国寺大街68号,平安里地铁站B东北口步行240米就能到。护国寺小吃店(总店)对面就是,位置超级方便。 总之,护国寺小吃真的是个宝藏地,值得一试!
京八件包括:豌豆黄、驴打滚、山楂糕、艾窝窝、紫米球、椰蓉糕等,一盘30元。面茶也是必点的,4元一份,浓浓的芝麻香味,糜子面熬成糊状,表面淋上一层芝麻酱,撒上少许芝麻盐,香味浓郁,口感醇厚细腻。初体验非常满意,不过要注意不能用勺子搅拌,要用嘴沿着碗沿吸溜着吃。 炸松肉是每一桌顾客都会点的小吃,色泽金黄,外焦里嫩,25元一份。烧饼夹肉9元一个,非常扎实,不过我对烧饼无感。野菜馅饼5元一个,皮薄馅大,味道很好。 外地人喝豆汁儿主要是为了体验一下,味道很怪,酸酸馊馊的,喝不惯。不过坐隔壁的北京大爷有滋有味地把豆汁儿喝完,还建议我们买个焦圈配豆汁儿吃。豆汁儿3元一碗,这辈子体验一次就够了。 护国寺小吃店真的太多好吃的了,真想把所有小吃都尝一遍,下次还来!保质期短,不介意邮寄。 店名:护国寺小吃(总店) 营业时间:06:30-20:00 地址:护国寺大街93号(人民剧场对面)
护国寺小吃街的早餐:惠丰门丁肉饼。想要体验老北京的烟火气,惠丰门丁肉饼是必尝之地。他们家的卤煮大肠处理得非常干净,没有一丝异味,咬一口下去,卤香四溢,火烧吸饱了卤汁,变得软嫩无比,汤汁在口中“噗呲”bao开,满足感爆棚。地址:西城区护国寺大街67-69号
暑假期间,北京成为了热门旅游目的地,吸引了众多游客。虽然北京的物价较高,但并不意味着游客不能品尝到地道的北京美食。提到北京的特色饮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北京烤鸭,虽然烤鸭美味,但价格较高,不适合频繁享用。在北京,有一种既便宜又充满特色的美食—护国寺小吃。护国寺小吃总店是体验北京传统小吃的绝佳地点,价格亲民,人均消费大约二十多元,非常适合游客。护国寺小吃店的位置也很好找,从北京站出发,乘坐111路公交车到护国寺站下车即可到达。店内提供各种小吃,价格在3-10元之间,选择丰富。如果你只是想尝尝特色小吃,推荐尝试牛肉饼、驴打滚和豌豆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豆汁和焦圈,虽然大多数人不太喜欢,但它们绝对是北京小吃的代表之一。尝试一口豆汁配咸菜丝,再咬点焦圈,你会发现这种组合比单喝豆汁更容易接受。在北京旅游时,不妨来护国寺小吃尝尝这些地道的美食,体验一下北京的传统风味。
护国寺小吃街的野菜团子:外皮薄而馅料丰富,口感清淡中带有一丝甜味,仿佛是众多重口味小吃中的一股清流,非常适合作为解腻的选择。焦圈:香脆可口,无论是直接食用还是蘸取其他食材,都是绝佳的选择。豌豆黄:经典中的经典,甜而不腻,口感细腻,仿佛一抿即化,是甜食爱好者的最爱。红糖麻酱烧饼:红糖麻酱的浓郁与烧饼的香脆完美结合,料多到几乎看不见面饼,甜度适中,虽然吃两口可能会觉得腻,但绝对实在。面茶:下层是浓稠的面糊,上层是香滑的麻酱,食用时像切蛋糕一样一勺勺挖着吃,热乎乎的,麻酱的香气扑鼻而来。肉炒疙瘩:咸口的牛肉粒炒面疙瘩,与甜味的小吃形成完美的甜咸搭配,是甜咸口味的绝佳组合。此外,店员推荐的一款小吃(忘记具体名称)也是不容错过的美味,打包回家作为第二天的早餐也是不错的选择。豆汁:虽然味道难以描述,但却是当地人喜爱的特色饮品。在北京的秋天,不妨来护国寺小吃品尝这些传统美味,感受北京的传统风味。
护国寺小吃街:8家必吃老北京美食推荐,护国寺小吃街是北京的传统美食聚集地,建议空腹前往,享受地道的京味小吃。
1、津韵斋玫瑰冰露
这家小店以玫瑰冰露闻名,清凉解暑,15元一杯。此外,杏仁豆腐和杏仁茶也值得一试。 2、我爱螺螺蛳粉 人气火爆的螺蛳粉店,小碗23元,大碗25元,臭味相投的食客不容错过。
3、护国寺小吃(总店)这里汇聚了各种京味小吃,如豌豆黄、豆汁儿、焦圈、奶油炸糕、驴打滚、面茶等,人均消费约30元。4、惠丰门丁肉饼店 提供门钉肉饼、炸灌肠、炸酱面、爆肚、麻豆腐等老北京小吃,环境舒适,值得一试。5、老北京炸鸡 这家小店以炸鸡闻名,鸡腿、鸡排、鸡翅按重量销售,炸鸡皮10元一份,外酥里嫩。6、新川面馆 麻酱凉面是这里的招牌,酸甜辣味,开胃爽口,16元一碗,搭配炸鸡食用更佳。7、黄氏许牛奶甜品 提供红豆沙、双皮奶、姜撞奶、焦糖烤布蕾、牛奶麻薯、杨枝甘露、红糖冰粉等甜品,适合下午茶时光。8、红花点心局 甜品爱好者的天堂,女王卷和国王卷双拼19元一份,杏仁豆腐浓郁但稍甜,10元一份。9、
新川面馆(新街口二店),这家店真的能让游客一见钟情!麻辣凉面简直是爱吃麻辣的最爱!分量足,口味偏甜,还带点芥末,特别独特。调料台上有辣椒蒜蓉,加了之后更香了!还有热拌面和其他款面条,值得一试。
红点心局:招牌小吃奶油包、瑞士卷和新人豆腐(最推荐,香甜顺滑,入嘴即化),还领了免费的蝴蝶酥(大众收藏+打卡)。除了奶油有点腻,其他的都非常好吃。
以下是对部分美食的测评:豆汁儿配焦圈:豆汁儿与焦圈的搭配是经典中的经典,焦圈蘸上豆汁儿的独特风味,让人回味无穷。不过,豆汁儿的味道确实非常特别,我是享受不了!建议您勇敢尝试。 烧饼夹肉:肉质鲜嫩,烧饼的脆香与肉的卤香完美结合,让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来。驴打滚:新鲜出炉的驴打滚,口感糯软,与超市包装的不同,这里的驴打滚更加地道。面茶:面茶上覆盖一层麻酱,搭配玉米糊糊,仿佛儿时的粘粥,搭配小咸菜食用更佳。豌豆黄:豌豆黄的口感细腻,带有淡淡的黄豆香气,是护国寺小吃的招牌之一。炸糕:豆沙馅的炸糕,外皮脆甜,内里糯软,是不可错过的美味。 杏仁豆腐:杏仁豆腐带有淡淡的杏仁香气,但相比其他甜品店的产品,这里的杏仁豆腐略显逊色。奶油炸糕:虽然卖相诱人,但味道一般,缺乏特色,建议尝试其他糕点。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