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妙应寺(白塔寺)

标签:
旅游 |
分类: 假日游中国 |
妙应寺俗称“白塔寺”,历史上曾用名:永安寺、万安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71号,东距历代帝王庙(步行)380米,东距玉渊潭公园4.1公里,南距北京大观园6.7公里。
这是妙应寺的山门,山门面阔三间,东西两旁有八字影壁,中间券门上有石刻横匾额书“敕赐妙应禅林”。原建筑已无存,现存为1998年复建。妙应寺始建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明天顺元年(1457年)重建,寺内白塔为中国现存较早较大的元代藏式佛塔。
妙应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3000平方米,由正院和塔院两部分组成。中轴线上由南到北依次排列着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觉宝殿、七佛宝殿和塔院。塔院高出地面2米,并围以红墙,院内四隅各建角亭一座,白塔位于院子的中央偏北。院墙南门上额题“敕建释迦舍利灵通宝塔院”。
我进入天王殿,迎面大理石供台之上、闲坐着左手持乾坤袋、右手扶膝、大耳垂肩、面目和善、喜笑颜开的大肚子弥勒佛。
天王殿内东西两侧供奉的是四大天王。辽寿昌二年(1096年),永安寺始建,寺内建有释迦舍利塔。金朝末年,永安寺毁于战火,寺内释迦舍利塔仅存塔基。
天王殿内弥勒佛背后,也就是天王殿北门,供奉韦陀菩萨。韦驮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佛教护法神。韦驮背对弥勒佛,面向大雄宝殿,降魔伏鬼,保护佛法。一般有两种塑像:一是两足平立,十指合掌,横杵于两腕间,表示该寺不接待外来云游僧人;二是左手握杵拄地,右手插腰,左脚略向前立,表示欢迎接待外来僧人(也有与此相反之说)。
一般来说,看韦陀菩萨的韦陀杵的方向:如果韦陀菩萨手托韦陀杵、杵头指天,表示这个寺庙是皇家寺院、或者与皇家有关的大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天;如果韦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规模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一天;如果韦陀杵拄在地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
穿过天王殿、进入妙应寺的二进庭院,上面照片是二进庭院东西两侧的厢房,基本上都关门谢客。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白塔竣工,并迎释迦佛舍利藏于塔中。同年,以白塔为中心建造大圣寿万安寺,作为忽必烈的家庙。
二进庭院中有一株古槐尽显古老与沧桑,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古木,距今已经378年了。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万安寺建成,成为当时皇家进行宗教活动和百官习仪的中心场所,同时也是蒙汉佛经及其他书籍的译印之处。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在万安寺白塔两侧修建神御,又称影堂。至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万安寺毁于雷火,仅白塔幸存。
这是二进庭院西侧厢房,房内正在进行“白塔寺历史文化展”。元朝建国后,为了政治上的需要,扶持藏传佛教。忽必烈授予八思巴崇高的帝师职位。大圣寿万安寺就是在当时这一政治背景下兴建的。
1247年初,萨班与阔端在凉州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会晤,并于会后,给西藏各僧俗首领致公开信--《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为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打下了基础。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1182-1251),为萨迦派第四代领袖,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高僧大德之一。他不仅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还是一位具备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为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作出了功绩。
这是二进庭院中的正殿大觉宝殿,大觉宝殿位于天王殿以北,面阔五间,前有月台,内祀三世佛,天花为三个盘龙藻井。殿后有甬路通往七佛宝殿。
这是大觉宝殿前面的一对石狮子,其造形颇为奇特,尽显元代风貌。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妙应寺修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妙应寺被八国联军洗劫。清宣统元年(1909年),妙应寺进行整修。民国十四年(1925年),妙应寺修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妙应寺修缮。
当前,大觉宝殿内正在进行“妙应寺白塔中路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成果展”。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妙应寺喇嘛被遣散,山门和钟鼓楼被拆除改建为副食商场,其他建筑被占用,大量文物遗失或被损毁。
1997年,对占用妙应寺山门的副食商店和居民进行腾退。1998年,妙应寺在原址上复建山门、钟鼓楼,并对东路殿堂进行修缮。1999年7月,妙应寺正式对外开放。2019年6月,妙应寺因文物建筑修缮及进行彩画保护工程,暂停对外开放。2021年,妙应寺恢复对外开放。
七佛宝殿位于大觉宝殿以北,面阔五间,内祀七尊佛像。两旁为十八罗汉,天花为三个盘龙藻井。殿前有甬路通往大觉宝殿。
七佛宝殿的北侧是一处过渡庭院,庭院中有一尊青铜雕像颇为醒目,细看旁边的简介牌才知道。阿尼哥:尼泊尔著名工艺家,1260年来到中国。他入仕元朝40余年,致力于中尼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他将尼泊尔艺术介绍到中国,开创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西天梵相"艺术流派。
阿尼哥一生完成了3座大塔、9座寺院,铸造、绘塑作品不计其数,其艺术成就成为中尼两国交往史上最精彩的篇章。白塔是阿尼哥艺术创作中最优秀的作品,也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尼友谊的象征。700年来,阿尼哥与塔一起,作为元大都的记忆流传至今。为纪念这位中尼文化使者,2001年,尼泊尔阿尼哥协会向北京白塔寺管理处捐赠了阿尼哥铜像,续写着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篇章。

从阿尼哥青铜雕像的东侧、登上11级石台阶,穿过一道院门,就是妙应寺的白塔院。白塔南侧大殿是“三世佛殿”,翘角飞檐歇山顶式仿古建筑。又称具六神通殿,面阔三间。
三世佛殿内供三世佛,殿内悬乾隆帝御书“具六神通”匾额,殿外北墙有坐南朝北的佛灯龛三间,内砌台阶状,以供燃灯。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敬对象,俗称“三宝佛”。即:东方药师佛、中央释迦牟尼佛、西方阿弥陀佛。根据印度哲学,时间和空间是混淆的,因此三世佛分为以空间计算的“横三世佛”与以时间计算的“纵三世佛”。
这是三世佛殿内展示的青铜罗汉椅,颇为奇特、让人过目不忘。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勘查选址,经帝师八思巴推荐,由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设计,在辽代释迦舍利塔原址上建造白塔。
这是白塔的塔基、通往白塔二层的楼梯已经封闭。我们从三世佛殿西侧的通道、来到三世佛殿北侧的塔院。
2018年5月18日,妙应寺举办“探古都风采,忆京城故事”公益文化助残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首期活动 。2019年5月12日,妙应寺举办《盛世中华——喜迎新中国70华诞书画展》亲子开放日活动。2021年6月13日,妙应寺举办“那些年,一直陪伴我们的妙应寺白塔”夜场活动。2021年6月18日,妙应寺举办“京城古塔探幽”文化助残公益活动。2022年4月23日,妙应寺举办《塔与城——古塔的结构与北京城的生命历程》文创研学活动。
1961年3月4日,妙应寺内的妙应寺白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门票价格20元/人。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售票入馆)。交通路线公交北京市内乘坐3、13、42、101、102、103、409、612路公交车,在白塔寺东站下车前往。地铁北京市内乘坐地铁2号线。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