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华世纪坛

标签:
旅游 |
分类: 假日游中国 |
北京市海淀区的标志性纪念建筑“中华世纪坛”,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9号,占地面积4.5公顷,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是中国人民迎接新千年、新世纪的标志性纪念建筑。北侧是玉渊潭公园,东侧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中华世纪坛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5公顷,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由主体结构、青铜甬道、圣火广场、过街桥、世纪大厅、艺术大厅等组成。1998年,中华世纪坛正式定名。同年建筑师余立的设计方案中标。2000年12月21日,中华世纪坛全面竣工。2017年7月,中华世纪坛南广场围栏进行更新更换,圣火广场更换白色护栏。
中华世纪坛的主体建筑,地下两层,地上三层,高39米,直径85米,由静止的回廊和旋转的坛面组成,旋转坛体设计成呈19度坡型。旋转的坛体重3200吨,旋转坛体采用轨道式的方案,旋转机构机械金属结构拼装有1900个构件。旋转坛体环绕外立墙一周镌刻有56个民族象征图饰,由米黄花花岗岩雕刻而成。回廊有青铜铸造的40尊“中华文化名人”肖像雕塑。世纪坛旋转钢结构的中央,是一个直径达14米的水平圆台,这里可作为文艺、歌舞、交响乐等大型露天演出活动的中心表演台。斜面上方的台阶,则可容纳上千人观看演出。
中华世纪坛南面入口处,伫立着一块长9米、高1.05米、重34.6吨的汉白玉题字碑,上面刻着江泽民的题词“中华世纪坛”。背面为“中华世纪坛序”。
据悉,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块汉白玉。中华世纪坛序: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卓越辉煌。信步三百米甬道,阅历五千年沧桑。社稷千秋,祖宗百世,几多荣辱沉浮,几度盛衰兴亡。圣贤典籍,浩如烟海;四大发明,寰球共享。缅怀漫漫岁月,凝聚缕缕遐想。回首近代,百年三万六千日,饱尝民族苦难,历尽变革风霜。烽火硝烟,江山激昂。挽狂澜于既倒,撑大厦于断梁。春风又绿神州,华夏再沐朝阳。登坛远望:前有古人,星光灿烂;后有来者,群英堂堂。看乾坤旋转:乾恒动,自强不息之精神;坤包容,厚德载物之气量。继往开来,浩浩荡荡。立民主,兴文明,求统一,图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定将舒天昭晖,磅礴东方。世纪交汇,万众景仰;共襄盛举,建坛流芳;昭示后代,永世莫忘。大风深远广大,大潮气势滂沱。洪水以蛟龙为图腾,烈火使凤凰涅槃。文明的圣火,千古没有断绝的,只有我们而没有第二个;(我们中华文明)和天地并列存在,与太阳月亮共同发出光芒。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卓越辉煌。散步在三百米长的甬道上,阅历着五千年的沧桑巨变。千年的国家,百代的祖先,有多少荣辱和沉浮的变迁,多少次盛衰兴亡的转变。圣贤的典籍,丰富得如同茫茫大海;四大发明的成果,使全世界共同分享。缅怀着漫长的岁月,凝聚着缕缕的遐想。回顾近代历史,一百年里三万六千天,饱尝了民族的苦难,历尽了变革的风霜。烽火硝烟之中,江山重新振奋昂扬。在即将倾倒的时候力挽狂澜,在房梁折断的时候支撑住了大厦。春风又一次使神州大地迸发出了生机,华夏再次沐浴在了朝阳之中。登到坛上向远处眺望:前面有古人,像星光一样灿烂;后有未来的人,众多英杰气势盛大。看天地的转旋,上天持续地运动,象征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大地包容着万物,象征着厚德载物的气量。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声势浩大。建立民主,振兴文明,追求统一,谋求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像天空一样伸展,像阳光一样光明,在东方气势盛大地进行。世纪交汇的时候,万众仰慕;共同完成这个规模宏大意义重大的仪式,筑成此坛以流芳百世;昭示给后代的人们,永远不要忘记。
圣火广场是一个低于地面1米,半径17.5米的下沉式圆形广场,由960块花岗岩铺砌而成,象征960万平方千米的中华大地。南端地面的花岗岩上镶嵌着约300颗光导纤维,象征中国海域。广场由周围向中心微微隆起,寓意中华民族的崛起广场中央燃烧的长明火为“中华圣火”,火种取自周口店猿人遗址。圣火采用天然气,终久不灭,象征中华民族的文明创造永不停息。广场的东西两侧均有28个泉眼,各有一道叠水缓缓而下,寓意长江与黄河,象征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文化。
圣火广场向北,是一条长270米、宽15米的甬道,自圣火广场,至中华世纪坛坛体。甬道正中,是一条总长262米、3米宽的青铜甬道,用特种合金打造。青铜甬道从南向北镌刻了距今300万年前人类出现到公元2000年的时间纪年,用文字记载了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共7000多条重大历史事件,并辅以天干、地支等生肖图案。
旋转坛体上方,耸立着一根高达27.6米,与平面呈45度夹角的“时空探针”,造型是时空永恒延展的象征,体现了中国人民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主体结构一层中央是世纪大厅,大厅直径为39米,周长117米,面积为1171平方米。世纪大厅内设有题为《中华千秋颂》的大型浮雕环形壁画,采用主题分类与编年体相结合的形式,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脉络与沿革。周长117米。在世纪大厅上千平方米的顶棚上,用光导纤维装嵌着几千颗亮度不等的星星,按天文星座严格排列,由于星座会随时空变迁,这幅星座图严格按2000年元旦零点北京上空星座的天象图排列。
中华世纪坛工程具有重要的审美原则,它以“中和”“和谐”之美,体现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协调发展”“科学精神与道德相结合的理想光辉”及东西文化相互交流、和谐融合的思想。在总体艺术设计上,中华世纪坛以“水”为脉,以“石”为魂,并以诗意化凝练的语言和中国艺术大写意的手法深化意境,昭示中华民族特有的宇宙观和美学精神。下沉广场的流水、青铜甬道上的清溪和用4万多平方米黄色花岗岩铺装的坛体、广场、步道,无一不是这种艺术设计的体现。
这是从北侧看世纪坛,坛内是五层展厅。我去的时候世纪坛内正在举行“苏轼--蓑烟雨”展览,这里经常举行颇有文化底蕴的展会活动。2013年4月25号,中华世纪坛举办“圆明重光——圆明园文化柏林展回国汇报展”。2015年4月5日,以“缅怀先烈圆梦中华”为主题的2015中华世纪坛清明纪念活动在中华世纪坛举行,等等。
坛:是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祭祀的台型建筑。中华世纪坛建于世纪之交,从创意之始就昭示着“天人合一”的理念。首倡建造中华世纪坛的朱相远先生曾撰文指出,中华世纪坛不仅在时间上同天文历密切相关,在创意设计、土建设计及装修设计上皆充满天文概念与天文意识。
中华世纪坛静止的回廊与旋转的坛面寓意着中国古老 “乾”“坤” 的哲学思想,整体寓意为“天地合一”。世纪坛上的圆型旋转坛体,可每3至12个小时转一周。它象征“乾”,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意,再现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的追求和任何环境下不屈不挠、勇于进取的精神。环抱旋转坛体的下半部分包括两侧静止的回廊象征为“坤”,表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有容乃大”之意,“乾”,指天体永恒运动,从不停息。寓努力向上,自强不息,不断进取之意。“坤”,为大地能包容万物,兼容博大,寓意和为贵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吸收一切先进科技发展的精神。
2020年,中华世纪坛被评为北京市市级部门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中华世纪坛开放时间9:00—17:00(16:10停止检票)。交通路线公交北京市内乘坐1、1区间、21、65、68,205夜、308、320区间、320、337、617、728、802路公交车,在军事博物馆站下车前往。地铁北京市内乘坐地铁1、9号线,在军事博物馆站下车前往。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