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邯郸市:洺州古十景

(2025-02-15 00:06:33)
标签:

旅游

分类: 假日游中国

临洺关镇,隶属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地处永年区西部,东与刘营镇、西苏镇接壤,南与界河店乡相邻,西与永合会镇相连,西北与西阳城乡为邻,北与邢台沙河市桥西街道毗邻邯郸市:洺州古十景

洺州古十景指的是邯郸永年县城临洺关的十个景色,唐朝时乃临洺县治所在地,该城北濒洺河,西依聪明山,古称洺州,南北通衢穿城而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邯郸市:洺州古十景

唐时著名诗人李白之弟李皓曾任临洺县令,李白、白居易、范成大等唐、宋著名诗人都曾光顾小城并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给这座小城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邯郸市:洺州古十景

自古以来,洺州大地人杰地灵,景色宜人,令无数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经过历代文人的诵咏和褒扬,洺州十景在冀南广为传扬。

邯郸市:洺州古十景

北河春柳:临洺城旧为洺州又为临洺县,尽皆以水得名,今附在永年,更为关河。在北郭外,两岸杨柳千章,每至春风,披拂绿浪……”洺河,发源于武安市太行山摩天岭,为一条季节河。临洺关因河得名,河水绕城而过,顺流东下,直入海河。

邯郸市:洺州古十景

每年开春季节,洺河两岸杨柳依依,鹅黄嫩绿,景色十分怡人。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在《赠临洺县令皓弟洺水旁》中写道: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钓水路非远,连鳌意何深。终期龙伯国,与尔相招寻。

邯郸市:洺州古十景

南寺清泉在临洺关西南方向,有一古寺,名曰泉亭寺,寺建于何时无可考。据《广平府志》和《永年县志》记载:泉亭寺在临洺镇西南五里,镇城掘井必三丈乃及泉,寺地水距地不过二尺。有莲池,水泉常盈溢,俗云赵王香火院。

邯郸市:洺州古十景

过去,每至盛夏酷暑,泉亭寺内荷花盛开,鱼翔浅底,人们争相到此避暑纳凉。清朝时曾任山西武乡县知县、著名河溯派诗人李芳莎在《泉亭归来有感》一诗中写道:杂卉初无谱,方言强命名。风林依鸟宿,山水逐门平。日烈瓜先实,亭深草易生。前途归马熟,自觉去来轻。

邯郸市:洺州古十景

龙潭月影在临洺关东南十里有一条小河,名叫猪水,世人俗称为龙潭。每当夏季来临,夜晚月出沙明,水光辉映,人们多到此乘夜避暑。

邯郸市:洺州古十景

明朝进士、曾任大理寺右寺丞的李养志写诗赞道:水出平沙岸,光摇碧汉间。荷花分远照,柳色映重湾。濑静缨堪濯,宵深客自间。酒阑风送月,坐听音潺。

邯郸市:洺州古十景

佛阁灯光在临洺关南大街有一地标性建筑,那就是闻名遐迩的观音阁。阁的前身是战国时期的烽火台,隋唐时期,观音阁初具规模。该阁为木拱结构,高30米,共分4层,顶层有12个檐角,仰天跃起,形成飞檐,是河北省少有的古建筑。据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重修观音阁碑记》载:所载自汉唐以来,临洺为县,旧有十景,佛阁灯光居其一也。碑文记述了元宵夜观音阁灯火辉煌、热闹非凡、景象万千的盛大场景。

邯郸市:洺州古十景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除夜宿洺州》中写道:家寄关西住,身为河北游。萧条岁除夜,旅泊在洺州。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在《临洺镇》中写道:竞日霜寒暮解围,融融桑枳染斜晖。北人争劝临洺酒,云有棚头得兔归。”19958月,观音阁被邯郸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邯郸市:洺州古十景

赵陵秋草在邯郸市西北紫山东麓的丘陵地带,依次散列着5坐战国时期的王陵,其中位于临洺关西南方向温窑村西的4号陵台南北长172米,东西宽201米,整座陵台呈长方形覆斗状。位于温窑村北、张窑村南分水岭上的陵台为5号陵台,南北长340米,东西宽216米,是最大的一座陵台。

邯郸市:洺州古十景

深秋季节,陵台上蒿草丛生,景色肃杀,蹬至台顶,常常令人怀古思今,感慨系之。明朝重臣、曾任宣府巡抚兼都察院右佥都御使的李养冲借景抒怀:长天风雨散陵阿,碧草萋迷感慨多。牛马蹊田皆故迹,侯王辇路半成坡。千年图霸终归尽,七国远兵竟若何。欲向邯郸寻故事,夕阳唯有牧童歌。

邯郸市:洺州古十景

翠柏连云临洺关西依聪明山,山的东麓建有庙宇,俗称惠王祠。据传明代以前,这里松柏覆盖,怪石嶙峋,北有洺水环绕,蜿蜒东去。山下庙宇林立,殿前松柏枝如虬龙,盘错如云。登山香客争相食用松果、松子,以求延年益寿。明代刘起写诗赞道:西山雄峙控沙洺,紫气东来满郡城。静里有闻天籁发,望中时见晓峰晴。苍茫万点云霞烂,迢递千崖星斗平。天为圣王新耳目,股眩元首亶聪明。

邯郸市:洺州古十景

”198812月经省文物部门批准,聪明山下的北石口村发动群众集资,在原址上又修建了昭惠王祠、魁星阁、万佛楼等古建筑,并对游人开放。清朝时永年人申德言在《聪山》一诗中写道:八境聪山近,闲游数往来。峰连唐帝垒,石障夏王台。翠柏依云植,黄花挹露开。名山无大小,不必到天台。现该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邯郸市:洺州古十景

信宫故址在临洺关西北方向,有战国时赵国都城的陪都———易阳古城遗址。彼时易阳城内建有信宫,堪与都城邯郸的宫殿相媲美。据《永年县志》记载:信宫,《史记》赵武灵王元年,阳文君赵豹相、梁襄王与太子嗣,韩宣王与太子仓来朝信宫,武灵王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宫。可见,信宫是当时赵国接见外国君王、贵宾、节日大朝、议论国家大事等重要场所,亦即赵国第二政治、经济中心。

邯郸市:洺州古十景

易阳城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朝马任远在《临洺怀古》中写道:洺水沿洄晚不波,荒堤丛柳望临河。平沙游鸟飞栖少,古道行人向背多。戍垒寒烟余牧径,信宫废止有樵歌。风前凭吊空悲切,瞬息兴亡可奈何。

邯郸市:洺州古十景

檀台反照据《史记》记载,赵成侯二十二年,赵国利用魏国所献木料———荣椽,在易阳城建造檀台。檀台地处洺水北岸,隔河与聪明山相望,山下是碧波万顷的澄湖,在夕阳的映衬下,远处山上的苍松翠柏以及檀台四周的亭台楼榭、廊桥古堡倒影在静静的湖面,形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置身于这幽静的山水间,令人心旷神怡。

邯郸市:洺州古十景

居士遗庵明代以前,在临洺城南有一个村庄,名叫庞庄铺,又称三里铺,因唐贞元年间湖北襄阳人庞道元伺父任在此结庐居住,且庞居士惟嗜浮屠,后有僧人在此结庵,香火十分旺盛。

邯郸市:洺州古十景

唐垒寒烟在临洺城正西三里许,有座山名叫娄山,因唐武德五年唐太宗李世民讨伐窦建德部下刘黑达在此安营扎寨,故又称驻跸山。现营垒遗址尚存,人称唐垒太宗垒。清朝时著名河朔派诗人、畿南三才子之一申涵光有诗赞道:草径倾危百丈悬,山头楼阁锁春烟。醉中曾倚楼前树,当日登临是少年。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250214日星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