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武安舍利塔

标签:
旅游 |
分类: 假日游中国 |
武安舍利塔,位于河北省邯郸武安市北部区域,塔西路2号。东距邯郸市中心37公里,南距响堂山风景区24公里,西距太行五指山景区67公里,西距京娘湖景区37公里。
此塔始建于北宋元佑6年(公元1091年),明、清及解放后均有修缮。塔为8角13层阁楼式砖塔,高42.3米,整体呈锥形。因二、三层有平座,如同15层,斗拱如花,重重叠叠,如花蕾挺秀。该塔高大挺拔,秀丽多姿,是武安标志性的建筑。
武安舍利塔,是冀南地区保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好、塔身最高的宋代古塔。舍利塔位于塔西路2号的一个街旁花园内,原名为妙觉寺塔,因年代久远、岁月变迁,寺毁塔存,塔内藏有舍利,故名舍利塔。
武安舍利塔外形星八面棱锥体。二三层有平座。每层东、南、西、北四面正中有券门。各层斗拱朵数及尺寸大小不一,一至四层转角一朵,补间三朵,五、六八层补间上砌一朵斜拱,七层每而砌两朵较小的斜拱,九层每面砌两朵双抄华拱,十、十一层每面只砌朵双抄华拱,十二、十三层由于面积较小。
二层平座下的斗拱。整个塔身分为内外两层,塔心为一八角形实柱体。内外层之间有回廊,可环绕登塔,至第八层反转向西,通过塔心柱上达第九层。九层通道内外壁出斗拱,托着券顶。2019年10月7日,武安舍利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安舍利塔为原妙觉寺附属建筑。曾经历多次地震,尤以清道光十年(1830年)的大地震,塔附近建筑全毁,唯此塔安全无恙。
舍利塔内外层之间有回廊,可环绕登塔,至第八层反转向西,通过塔心柱上达第九层。九层通道内外壁出斗拱,托着券顶。由于塔上部逐渐缩小,到十一层为木柱托着塔刹。此外,塔心柱一至七层和第九层,均有佛龛,供奉佛像。
武安舍利塔塔身与二层平座上四侧留有假窗,西南、西北两角各有一雕花石刻,东北、东南两角为砖刻花纹。地宫南、北两壁各嵌石佛5尊。其中一尊镌“宋元柘六年(1091年)重修十方佛”题记一则。塔身第一层南面开门,其上各层东西、南、北四面各开一门。第二、三层出砖雕平座。檐下施砖雕三踩斗棋和人字棋。
武安舍利塔以埋葬舍利子而得名。释氏要览注:“释迦既卒,弟子阿难等焚其身,有骨子如五色珠,光荧坚固,名日舍利子,因造塔而藏之。”此后,尊信佛教的国家也逐渐效仿,建塔以供奉佛骨,名日舍利塔。凡舍利塔底部都修有坚固的地宫,用来埋藏佛骨或其他法器,此为舍利塔的重要特征。
2019年10月7日,武安舍利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驾前往武安舍利塔:从武安站出发,大约2.5公里,约需9分钟。
这是民国时期的资料照片,站在塔上看古武安城。
古人诗云:“倚城矗尔上浮空,孤削巍巍梵宇东”。“登陟直从天际接,飘然身与白云同”。现为国保单位。参观完舍利塔后,转向城东南20多公里的淑村镇野河村。这是一个始建于宋的千年古村,由开封谭姓家族于北宋年间迁徙至此后成村。因村南有南河沟,每当山洪爆发时,如野马奔腾,故名野河村。因临交通要道,曾为通彰德府驿站,所以又称野河铺。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