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苍龙山石窟
标签:
旅游 |
分类: 假日游中国 |
苍龙山石窟位于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三合古村和后西佐村之间的苍龙山上,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凿于鼓山顶,分东西两处,东区有唐龛5个,刻在一个凸起山包的东侧岩壁上,共有造像37尊,最大一龛高1.15米,宽1.13米,其他几龛高0.4-0.7米。造像丰满写实,线条流畅。
西区有石窟1座,位于山峰南崖。石窟平面略呈矩形,深2.3米,宽3.3米,高1.47米。窟门方形,两侧各有一根雕刻精美的盘龙方柱,增添了神秘与庄重的氛围。
窟内设有三尊坐佛,窟后壁有记载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大地震的题记。石窟造像丰满写实线条流畅,记录了这段历史的痕迹。
这座石窟因其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已被列为河北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石窟艺术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在明代称为“苍嵬山”或“脱甲岭”。据明代《河南彰德府志》载,“脱甲晴岚”是磁州八景之一。苍龙山上有苍龙丘。清《广平府志》载:“(窦宗)墓地周围十余亩,有无梁殿、香亭、石碣。”
过去,有民间传说苍龙山上是窦建德墓,是把窦宗与窦建德“两窦”说错了,实际不是这样子的,窦宗为隋代沧州御史,因窦建德起兵造反,攻打沧州围困于沧州城内,在弹尽粮绝之际,窦宗怕屠城,便弃城突围西逃,逃至磁州响堂山,在今西佐村西之苍龙山上,被窦建德的农民起义军追至,包围,窦宗进退无路,站立宁死不屈自尽而亡,《磁州志》载,他“披甲胄,仰天而叹,望阙再拜,立逝。
土人(当地人)哀其忠勇,就葬之,立庙以祀之”。唐时磁州官府在其墓旁建苍龙庙,岁时致祭。窦宗被历代官方封为鼓山神。每年春天,磁州官府率众要来苍龙丘登山致祭,举行盛大的求雨仪式,而窦宗做为鼓山之神,有着“有祷即应”的美誉,今苍龙山上无梁殿仍存,殿后依山凿无字碑两通,山东侧岩壁上有佛龛5个,造像37尊,两侧有小窟,造像3尊。那为何会出现佛造像呢?
响堂山石窟来历的动人故事:慈贤大师住锡响堂山,一日深夜慈贤法师正打坐诵经。来个仪表非凡的仙人。穿得很庄严。原来是鼓山神。慈贤法师问到:山神来我寺院有何赐教,山神答曰:我是鼓山山神窦宗,有事不明求法师开示,我受山下百姓香火供养,百求百应我都能应付,但唯有求出生死的愿力我无法处置,人的生死堕落都依生死簿所载业力感召,小神困惑我要怎么样让他脱离生死不堕地狱呢?慈贤大师说:这有何难让他们相信佛法,念诵和抄写法华经便可。
山神答曰如能如愿,我定会造像供佛。数日后苍龙山电闪雷鸣,雨过天晴,上山祭祀的百姓发现,山神庙后石壁出现佛像石窟,百姓盛传苍龙山神因慈贤法师佛法开示,找到了拯救苍生的真正方法了。这则故事虽是传说却代表了老百姓对这些未知古迹的猜想,这一个个令人遐想的动人故事,代表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是千百年中国文化的传承基础。
苍龙山海拔不高,但山势逶迤,是河北省南部原始风貌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处风水宝地,由燕王朱棣赐名而来。 燕王朱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儿子,“燕王扫北”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传说。相传其扫北时在太行山一带吃了败仗,性命攸关,丢盔弃甲,舍了战马,乘着暮色,只身逃到邯郸峰峰一处山中。他身负箭伤,又后有追兵,加上一连几天水米未进又饥又饿,连滚带爬躲进山中一户农家存放东西的山洞后,就一下子晕了过去。
这户农家住着的老两口第二天早晨起来做饭时发现了朱棣,山里人厚道,赶紧把他搀起扶进了屋里,从瓦罐里倒出来甜丝丝的山泉水,一滴一滴地喂进他的嘴里。 大概过了一个时辰,朱棣慢慢苏醒过来。他睁开眼,用手指了指肚子,只吐出一个字饿,就又昏睡过去。 两位老人明白他是饿昏了,就赶紧做饭,但山里人家条件有限,加上兵荒马乱,日子非常紧巴,鸡圈里摸出两个鸡蛋一个鹅蛋煮了,又搜罗了自家产的白菜、南瓜、红薯和半碗小米,倒上山泉水,放进本地产的砂锅,撒了点盐巴,点上土柴火,很快就把“饭”做熟了,老太太盛了满满一大碗喂到燕王嘴里,常言说,人是铁 ,饭是钢,一碗热饭吃进肚里,浑身感觉有劲了,而且觉得有生以来从没吃过这么的饭,有说不出的舒畅。接下来他自己竟拿起荆条筷子端起碗,一口气把多半锅饭稀里呼噜地吃完了。
然后他向两位老人拱手一拜说:“多谢老人家救命之恩!”
两位老人忙说:“我们山野之人,不会客气,壮士言重了”
燕王说:“这是什么地方?”。
燕王若有所思,点头称是。随后二天,虽然都是粗茶淡饭,但因为营养价值独特,燕王很快恢复了健康,临离开的前一天,燕王绕着苍龙山腹地三合村转了一圈,当看到其中一个山头特别像一只长寿龟时,感觉自己福大命大,心情十分愉悦,默默念叨:风水宝地,风水宝地!经过在藏龙山这块风水宝地养精蓄锐,燕王后来领兵打仗势如破竹,直到当了皇帝,史称明成祖永乐大帝,再造江山,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永乐盛世。相传他在金銮殿上金口玉言,说苍龙山(其实是藏龙山,暗示其早有帝王之位,但由于他把藏龙山理解成了苍龙山,所以后世都称苍龙山了)是朕的福地,上接天意,围绕三合村的五个山头,不得遮掩,所以一千多年,苍龙山三合村的其它地方种啥长啥,但五个山头却一直是光秃秃的,无论是在南京还是后来迁都北京,他在位二十二年,感觉哪里的水都没有苍龙山的水舒服、哪里的小米都没有苍龙山的小米养人,对苍龙山吃过的饭念念不忘。他曾经藏身的地方成为滏源福地,传说后世许多一时不得志的官吏以及屡考不中的秀才只要登临苍龙山沿着燕王的足迹走一走,藏龙洞里吃上几回苍龙山的粗茶淡饭,都能时来运转,鸿运当头,身强体健…… 。传说代代相传,苍龙山三合古村充满了神秘,成就了许多人,是一块难得的风水龙脉、滏源福地!
苍龙庙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峰峰镇西佐村(过去前西佐、中西佐、后西佐三村合居时的旧址),庙里主神像供奉着苍龙爷。对于苍龙爷,他在附近十里八乡非常有名,但他的真实姓名如何称呼,在当地民间却传说不一。有的说他叫窦建德,有的说他叫窦宗,还有的说苍龙爷就是窦建德,窦宗是他的别名和号。为了弄清事实,许多文史爱好者先后进行了多方考证。自己通过走访西佐村的老人、查阅与苍龙庙有关的大量史料、碑记,通过对窦宗、窦建德等人生平事迹进行考证,最后证实了苍龙爷就是窦宗。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