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邯郸:南响堂寺

(2024-11-29 21:15:54)
标签:

旅游

分类: 假日游中国

南响堂寺位于响堂山石窟博物馆北侧,与阳河隔太行西路、石窟博物馆相望。东距纸坊玉皇阁0.4公里,东北距邯郸市50公里。邯郸:南响堂寺

  我们游览完了响堂山石窟博物馆,从博物馆的北门出来,门前是一条地下通道,通道上面是通往邯郸市的铁路线。

邯郸:南响堂寺

  出铁路隧道,然后上60余级台阶,来到山坡平台。向西看南响堂寺塔威严竖立,载该塔始建于隋唐时期目前塔的形制更接近宋代风格。

邯郸:南响堂寺

这是立于南响堂寺山门下面空地上的国家级文物保护碑,一九六一年响堂山石窟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AAAA级旅游景区。

邯郸:南响堂寺

沿着拾阶而上,左侧通往响堂寺塔。宽敞的通道南侧顺着墙根摆放着许多老石刻、古碑等物件。据现存隋碑记载,南响堂寺始建于公元565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邯郸:南响堂寺

这些碑刻都是唯一的历史见证,有珍贵的研究价值,由于保护措施没有到位,常年风吹日晒上面的刻字已经模糊不清了。

邯郸:南响堂寺

对珍贵文物保护缺失,在全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出路在政府、社会、企业应群策群力齐抓共管,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多保留一些历史见证。

邯郸:南响堂寺

  西侧是南响堂寺塔高约三十余米,七层八角楼阁式砖塔,内部可以攀登。各层出单檐,檐下施斗拱,现存的塔顶为仰莲座形式,座上部分可能已非原物,原塔刹部分可能已失。

邯郸:南响堂寺

在塔心室的内壁上嵌有一块清嘉庆年间维修此塔的碑刻,称此塔始建于隋开皇年间。从古塔外观看,一、二两层的塔砖风化严重,与上面几层区别明显,暴露出的残砖应该是清代维修前的旧物

邯郸:南响堂寺

  这是南响堂寺的山门殿,平淡无奇但古香古色。南响堂寺位于古太行八陉之一"滏口陉"西侧要隘处(现在西纸坊村),由石窟、靠山楼阁、殿宇和古塔组成。

邯郸:南响堂寺

山门殿内东西两侧供奉的是四大天王,塑像工艺精湛面部表情丰富、整体栩栩如生,我住足观看敬由心生。

邯郸:南响堂寺

穿过山门殿,迎面是“罗汉殿”,罗汉殿内中间慈眉善目笑口常开的大肚子弥勒佛闲坐于四方形供台之上。背后墙壁上悬挂横匾,上书:“南无弥勒尊佛”六个大字。

邯郸:南响堂寺

  罗汉殿的西侧是“地藏菩萨殿”,地藏菩萨,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佛教菩萨名,为梵文Kitigarbha的意译,音译乞叉底蘖婆。《地藏十轮经》中称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 ,故名。其说法的道场在安徽九华山。据《宋高僧传》卷二十等文献记载,地藏菩萨降诞为新罗国王族,姓金名乔觉,出家后于中国唐玄宗时来华,居九华山数十年后圆寂,肉身不坏,以全身入塔。

邯郸:南响堂寺

地藏菩萨殿的西侧是邯郸市响堂山石窟文物管理中心”,南响堂山原名滏山,北响堂山原名鼓山。于2012115日被国务院列为第八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其相邻的太行大峡谷和娲皇宫也同时被选入。

邯郸:南响堂寺

通过古建筑之间的狭窄通道,我们来到南响堂寺的二进庭院,上面照片是庭院内的“西方三圣殿”。西方三圣又称阿弥陀三尊,中间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立于佛左,大势至菩萨立于佛右。西方三圣乃是净土宗专修对象。 阿弥陀佛是表无量光明,无量的寿命,无量的功德。 观音菩萨是表大慈悲,宇宙的大慈悲。大势至菩萨是代表喜舍

邯郸:南响堂寺

  二进庭院内有两颗古树,让我兴趣盎然,其中一颗为“槐抱柏”:相传上天金龙仙子和玉凤仙女私自下凡来到南响堂山,见到滏口险径之处,两岸绿柳成荫,满山杜鹃盛开。滏水滔滔东流,行船溯水而上,更有古塔寺院,靠山楼阁,环境幽静,景色迷人。于是二人降下云头,居住在后院。一日金龙玉凤正在院中,突然狂风四起,雷鸣电闪,团团黑云压顶而来。二人知是私奔下凡触犯天条,必将受罚分手而去,便紧紧地抱立在一起。一声巨雷迎头炸响,一股烈焰腾空而起,便不见二人踪迹,地上只留下一片鲜血。说来也怪,来年春天在院里长出两棵小树,一棵是槐树,一棵是柏树,树根相连,相身相缠。

邯郸:南响堂寺

天长日久越缠越紧,越长越大,成为闻名于世的响堂奇树﹣"槐抱柏",说来也巧,响堂山两棵树长在一起的现象越来越多。南响堂靠山阁前就有"连理槐",北响堂寺里有"枣靠柏",后人为此叹到:“金童玉女下凡来,踏青探幽喜开怀。鲜血浇溉爱情树,千古美谈槐抱柏。”

邯郸:南响堂寺

两棵古树的北侧就是南响堂寺的正殿“大雄宝殿”,我恭恭敬敬的踏入宝殿得大门,大殿中间供台之上是莲花须弥宝座,面目慈祥的释迦牟尼佛盘坐于宝座之上。手势说法印,代表佛陀传授佛法的姿势。这种佛像强调佛法的传承,以及教育的重要性。胁侍两侧的是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

邯郸:南响堂寺

大雄宝殿东西两厢供奉佛陀十大弟佛陀十大弟子指释迦十大弟子,又作释迦十圣、十弟子。即佛弟子中特别卓越之十人。随乐欲各执一法门,皆具众德而各有偏长,故称第一。 十弟子分别是:一、舍利弗,智慧第一。二、目犍连,神通第一。三、摩诃迦叶,头陀第一。四、阿那律,天眼第一。五、须菩提,解空第一。六、富楼那,说法第一。七、迦旃延,论义第一。八、优婆离,持律第一。九、罗睺罗,密行第一。十、阿难,多闻第一。

邯郸:南响堂寺

在大雄宝殿前西侧,还有一颗古树。名曰:周公树。195963日,敬爱的周总理冒雨参观了南响堂,当走到这棵树的时候问旁边的讲解人员,这棵是什么树,讲解人员说不知道是什么树,没有人知道它的名字,总理诙谐地说,既然没人知道它的名字,我看就叫它"无名树"吧,后来为了纪念总理来南响堂参观,就把这棵树称为"周公树"了。此树是“卫矛”,距今已经200年了。

邯郸:南响堂寺

  我们从大雄宝殿东侧的通道来到南响堂寺的三进庭院,庭院不大三面环殿。上21级砖台级来到庭院中。三栋大殿从外表看应该是三层楼房,其实是两层,因为三栋大殿都是无梁殿。

邯郸:南响堂寺

  座北面南的大殿是“七佛殿”。七佛者,谓过去庄严劫中三佛,贤劫中四佛。(劫,梵语 kalpa,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庄严劫者,谓此劫中,多所庄严。贤劫者,谓此劫中,皆为贤人。只是名称而已,不必执著。)又称过去七佛。指释迦佛及其出世前所出现之佛,共有七位。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与释迦牟尼佛。据景德传灯录卷一载,此过去七佛各举之得法偈,称七佛说偈。小乘经典只说四佛或七佛,并认为有未来成道的弥勒菩萨,而《增一阿含经》更述及师子、承柔顺、光焰、无垢、宝光等诸佛。释迦牟尼佛之化相,乃比照过去诸佛,而八相成道之始末,也与诸佛类似。如诸恶莫作等偈颂,乃众所周知之七佛通诫偈;依《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以及《四分》、《十诵》、《僧祇》、《五分律》等诸戒本所说,过去诸佛皆说此偈,并以此为略本之别解脱戒经。而诸恶莫作之偈,或以为是迦叶佛所说,或以为是释迦佛所说。

邯郸:南响堂寺

  站在佛殿内抬头看殿顶,没有一根屋梁,完全是砖悬而成。无梁殿形制高大,全用砖砌,不用寸钉片木,故又称无梁殿,是中国国内现存同类建筑中时代最早、规模最大者。东西两侧大殿与七佛殿形式无二,这是小了两柱。分别是无生老母殿和财神殿。

邯郸:南响堂寺

我们参观完三进庭院下来,从大雄宝殿的东侧月亮门东行,去东北侧的石窟庭院。响堂寺位于邯郸城西南35公里处峰峰矿区响堂山(鼓山)上,有南北两处。南石窟在鼓山南麓,北石窟在鼓山西腰,两窟南北相距15公里。

邯郸:南响堂寺

我进入石窟庭院,有两位唐装小姑娘正在低头研究手机,如果左侧小姑娘不背双肩包,此情此景颇有穿越古代的感觉。

邯郸:南响堂寺

庭院北侧有一栋石屋,从对开屋门扇、木花窗、残破不全的石墙,说它200岁不在话下,保留下去事半功倍。

邯郸:南响堂寺

整个石窟正面,由铁质材料保护起来,虽然视觉上大煞风景,但还是必要的。石窟现存7座,共有大小造像3700余身,刻有记年题记的有38处之多。石窟均凿于北齐年间,窟内外及附近岩壁上还有不少隋唐等朝代补凿的摩岩造像。寺内有宋塔、明清殿宇、百年古树。

邯郸:南响堂寺

石窟始凿于北齐年间,隋、唐、宋、明各代均有续凿。现有16窟,大小佛像4300余尊,并有大量经文、雕刻。它在中国石窟艺术向唐代写实风格演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研究佛教、建筑、雕刻、美术、书法的艺术宝库。石窟附近有古塔、靠山阁楼、寺院殿宇等建筑群。石窟幽深,人们在山洞里击掌甩袖,都能发出宏亮的回声,故名"响堂"

邯郸:南响堂寺

这是南响堂寺石窟的第一窟,别名:华严洞。时代:北齐。位置:石窟区下层东南侧。内容:为中心方柱式塔庙窟。窟平面方形,平顶,分前后室。

邯郸:南响堂寺

前室后壁为四柱三开间式,四柱头出小柱,小柱承托斗拱,拱托仿木结构的窟檐。明间开甬道门通向后室。后室正中设方柱,方柱后壁与山体相连,下设低矮甬道,供礼佛时通行。

邯郸:南响堂寺

方柱正壁开帐形大龛,龛内雕一佛二弟子四菩萨七身像,基坛上刻供养比丘和狮子。左右壁龛稍小,雕一铺五身像,龛上为千佛。

邯郸:南响堂寺

窟左右壁上部各开五个尖拱龛,后壁于方柱两侧上下各开两龛,右壁及前壁刻《大方广佛华严经》,左壁下部为隋唐补刻的小龛,前壁甬门的上部为"阿弥陀净土变",变相两侧为明窗,洞深、宽均为6.35米。

邯郸:南响堂寺

  这是南响堂寺石窟的第二窟,别名:般若洞。时代:北齐。位置:石窟区下层西北侧。内容:为中心方柱式塔庙窟,分前后室。

邯郸:南响堂寺

窟形与第1窟基本相同,后室中心方柱仅正壁开大龛,左右壁不开龛。现残,原雕一五身像,窟左右壁及后壁开7个圆楣尖拱龛,龛内置像,龛柱上刻"十六佛"名号。

邯郸:南响堂寺

前壁右侧及后甬道内刻有《般若经》和《修行道地经》。窟门外左右侧有"滏山石窟之碑",为隋刻,记载了"齐国天统元年乙酉之岁"开窟的过程,是响堂山唯一一处记载开凿纪年的碑刻。窟深6.5米、阔6.36米、高4.52米。

邯郸:南响堂寺

  参观完一层石窟,我顺着右侧石台阶去二层石窟继续参观。南响堂寺有石窟七座,随山势营造,分上下两层。下层"华严""般若"两洞形为支梯,中有方柱,后壁下凿有通道,以便礼佛时通行。龛内佛像虽遭破坏,但洞壁上佛典经文仍清晰可辨。 

邯郸:南响堂寺

这是位于二层的第三窟;别名:空洞。时代:北齐。位置:石窟区上层的东南端,第1窟的正上方。内容:窟分前后室。前室左右壁角刻八角束莲柱承托仿木构窟檐,窟顶浮雕大型山花蕉叶。

邯郸:南响堂寺

后室为三壁开龛式佛殿窟,无雕像。该窟与下层窟为一体,合称为楼阁式塔形窟。窟深2.5米、宽2.7米。明代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辽阔的国土,充足的人力,而北齐只是当时中国北方的一个小国,财力人力都远远不能与明代相比。但是北齐的雕刻艺术水平却比明代高得多。可以说,响堂石窟作为中国一个历史时代艺术的典型代表,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是任何石窟都不能取代的。

邯郸:南响堂寺

这是位于二层的第三窟西侧的第四窟;别名:阿弥陀洞、观音堂。时代:北齐。位置:石窟区上层南2窟。内容:窟平面近方形,平顶。

邯郸:南响堂寺

当前石窟内空空如也。历史上石窟正壁、左右壁及前壁设环坛,正壁及左右壁各为一铺五身像,正壁原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二菩萨作半跏跌坐于束腰圆形莲座上,头戴宝冠,身佩璎珞,身体清瘦俊丽。右侧菩萨像有榜题"观世音像,侍佛信女李华晔",左侧菩萨侧刻"世主清信女爱公主",佛右方有"曹子绪、曹子绪侍佛"。三壁均供奉阿弥陀像,左右壁及前壁上部为《妙法莲华经.观世音普门品》。洞内造像均毁,仅存刻经。洞深3.34米、宽3.36米、高3.5米。

邯郸:南响堂寺

这是位于二层的第四窟西侧的第五窟,别名:释迦洞、拱门洞。时代:北齐。位置:与第4窟紧邻之右方。内容:圆拱形窟门,窟门原为羽狮承莲柱造型。窟外有檐,可知456窟原为一组洞窟。

邯郸:南响堂寺

窟平面近方形,穹窿顶。地面浮雕大莲花,窟顶为飞天莲花藻井。三壁开帷幕帐形龛,龛内均为一铺三尊像。正壁主尊半跏趺坐,左壁主尊结跏趺坐,右壁主尊为倚坐像。正壁左上角有思维菩萨像,并作白马吻足场面。前壁正中为窟门,门上方为涅槃像,洞深2.1米、宽2.3米、高2.5

邯郸:南响堂寺

这是位于二层的第五窟西侧的第六窟;别名:力士洞时代:北齐位置:居第5窟右侧内容:窟平面方形,盘顶,四壁设坛。正壁造像为一佛四比丘二菩萨组合。

邯郸:南响堂寺

主尊佛结跏趺坐于束腰莲花座上,着袒右袈裟。两侧各有二比丘,前壁及左右壁的角端为二菩萨像。菩萨头戴宝冠,亦坐于束腰莲座之上。前壁窟门两侧雕力士像,力士亦立于基坛上。左右壁均为一铺五身像。洞深3.2米、宽3.2米、高3.9米。

邯郸:南响堂寺

这是位于二层的第六窟西侧的第七窟;别名:千佛洞时代:北齐位置:上层石窟的最右端内容:窟平面近方形,穹窿顶,为三壁开龛佛殿窟。

邯郸:南响堂寺

正面龛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身像。主尊为释迦佛,左面龛主尊为阿弥陀佛,为倚坐像。右面龛主尊残失。基坛上雕有神王形象。

邯郸:南响堂寺

窟顶为莲花藻井,四面各两身对视的飞天或伎乐。该窟外观为四柱三开间形式,窟顶雕凿出仿木构建筑的瓦珑、滴水、斗拱、叠涩基等,叠涩基上有山花蕉叶和覆钵丘。

邯郸:南响堂寺

此即为响堂最典型的塔形窟。前廊次间雕力士像。洞深3.48米、宽3.7米、高3.8米。我认为第七窟是南响堂寺石窟保存最好的石窟,虽然窟内造像佛头灭失,也遮挡不住精雕细刻色彩艳丽的石窟艺术。

邯郸:南响堂寺

我站在第七窟内,想数一数到底有没有一千尊佛像,我的努力还是以失败告终了,数了一面石壁上的佛像,我就眼花缭乱头晕目眩了。窟内造像高鼻深眼,宽衣博带,沿袭了印度佛教艺术风格,为北魏之作。粗看似千人一面,细观则各有千秋。洞顶成轿篷状,绘有4幅山水画,图案鲜明,艳丽生动。后洞位于其东北5米处,大小与前洞相似,洞内有8幅生动幽美的山水、飞鸟图案,的确让人拍案叫绝

邯郸:南响堂寺

从第七窟门外看,的确蔚为壮观。与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相同大小的石窟相比,一点也不输前者。这里二层五窟,这五窟中"千佛洞"最为壮观。洞内有石佛一千零二十八尊,因此,名为"千佛洞"。窟内三壁龛,各龛均有一佛和两罗汉两菩萨五尊像,左面坐佛两足踏在从狮子口中吐出的双头莲花上,颇为新颖别致。窟内释迦牟尼坐像,面容光滑圆润,嘴唇微微上翘,长耳垂肩,神情和善安详。窟壁的小佛像一排排,鳞次栉比,琳琅满目。窟顶部的伎乐、飞天,雕刻精巧,裙带飘逸,姿容妩媚,有的手弹竖箜篌或圆琴,有的口吹竹笙或横笛,形象颇为生动。

邯郸:南响堂寺

这是站在二层东侧山坡上看石窟,古人的智慧可见一斑。南北响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光辉灿烂的石窟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研究我国雕刻、绘画、书法、佛教发展的一座艺术宝库。

邯郸:南响堂寺

继续上行,来到石窟上面的钟楼平台,钟楼二层悬挂着一口残破不全的铜钟,虽然残破但古物无二。平台上下左右都是砌结构,几百年春夏秋冬青砖灰瓦依就,可见当时制工艺的确不错,完全不输现代大多数砖厂。我环顾四周,没有看到鼓楼在哪里。

邯郸:南响堂寺

钟楼的上面西北侧还有一座佛殿,殿前宽阔的平台用方石板铺就,站在这里举目四望,周围环境尽收眼底。

邯郸:南响堂寺

登上13级陡峭的石台阶,上面是六柱带雨廊七开间大殿。虽然从廊柱、花窗、花梁、对开木门、青砖灰瓦看上去古香古色,但是仔细观察应该是当代的仿古建筑。大殿共分三个佛殿:中间是菩萨殿、东侧是三仙殿、西侧是金蘭殿。

邯郸:南响堂寺

响堂寺石窟在中国石窟艺术发展史上,有其独特的位置,这里是北魏时期和隋唐时期两种石窟艺术风格连结点。南北响堂是全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光辉灿烂的石窟艺术,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研究中国雕刻、绘画、书法、佛教发展的一座艺术宝库。响堂寺石窟上承云冈塔柱式石窟的风格,下开隋唐三壁三龛式石窟的先河,石窟造像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邯郸:南响堂寺

自驾车由京深高速公路马头出口下,向西至峰峰矿区即到南响堂山石窟,再沿邢都公路向北不远就是北响堂山石窟。或到响堂山石窟可乘坐邯郸开往峰峰的小公共或5路公交车,也可坐火车前往。当地旅游部门正在筹备开通游3路旅游专线车。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241129日星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