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2024-02-09 14:47:59)
标签:

旅游

分类: 假日游中国

大梁江石头村地处石家庄市与山西阳泉市之间,东距石家庄80公里,西距阳泉市51公里,东距天桂山风景名胜区112公里。地处晋冀交接的太行山腹地,属于井陉县南障城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大梁江石头村2005年被评为井陉县民俗文化村,2008年被评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2010年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5年列入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016年入选“中国最美古村落”。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大梁江于家石头村,是一部用石头书写的村落史诗。于家石头村位于河北省井陉县城微水镇西南约十五公里处,建于明朝成化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20202月,为了致敬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们,于家石头村景区自恢复运营之日起至20201231日,对全国持有医师证、护士证的医务工作者实行免费游览。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大梁江石头村始建于元末明初,旧时属山西平定府管辖。新中国建立以后隶属山西平定县,1959年划归河北省井陉县。20101213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井陉县大梁江村成功入选。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井陉大梁江村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当属“武举人”的“一宅九院”,占地两亩,房屋百间。进一道门,可以走遍九重院落,院中有院,院里有楼,楼上有楼,楼顶有院,楼能通楼,院能通院,可以说是深山里的大宅门,成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以来,石家庄市发现的保存最好、规模最大、价值最高的一处。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离“一宅九院”不远处,一株千年古树见证着古村的历史。据考证,这株老槐树植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老槐树的树心已经枯朽,仅有部分树皮活着,整个树身向东南侧倾倒,被村民们用一个拱形的小牌楼支撑起来,它又顺势向上生长,依然枝繁叶茂,亭亭如盖。老槐树表皮苍劲皱黑,枝干屈曲虬结。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据石家庄市文物部门介绍,大梁江村主要是因其隐藏在群山环抱之中,古风古貌才得以完整保存下来。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村内街道主要有上街、下街、中街以及5条巷子,总长3700米。宽24米。街道高低错落,纵横交错,或用青石或用鹅卵石铺成。方库顺势而建。四合楼院整体布局独特,功能划分明确,是该村民居古建筑的典型代表。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大梁江石头村全村总面积8.8平方公里,300多户,1000余口人。至今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62座,村里的院落以砖石四合院为主,多建于明末清初。特点是院里有院,院里有楼,楼顶有院,楼顶有楼,楼能通院,院楼相通。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村内的314座完整四合院落和4000多间全部由石头建成的房屋依山坡而建,错落有致,兼有北京四合院和山西民居的双重特色,有着历史的厚重感。最具代表性的是“武举人院”,占地两亩,房屋百间;该宅院有九个院落,相通相连,又各自独立,俗称“一宅九院”。整座院落高大宏伟,气势威严,是大梁江村最豪华的四合院群落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据说,这些石头建筑房屋大部分都没住人,很容易老化坍塌,村集体经济无力实现保护修缮,急需有眼光的投资商注入资金管理。石家庄市文物局人士表示,大梁江村的古建筑年久失修需抓紧抢修、保存完好古风古貌。市文物局还将逐步拨款,用于古村的保护和修缮。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大梁江的祖辈拥有山西晋商的精明敏锐与商业头脑,他们走出大山,足迹踏遍大江南北,赚取财富后衣锦还乡的大梁江人凿山取材,经过600余年的积淀发展,逐渐繁衍出一处晋冀合璧,巧采京华,建制恢弘,叹为观止的石头村落。据载,大梁江在元代以前,这里就已经有赵、杨、康、樊、高、马、程等多姓定居,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有王姓迀来,逐渐形成康、王两大姓氏。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明朝初期连接晋冀的这道山沟两侧山坡,草木繁盛,尤以桃树居多,每逢秋季,山桃满挂,香甜可口,此沟便得名“甘桃沟”,当时隶属于山西省管辖,称山西太原府平定州承天都(今山西省娘子关)甘桃沟。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时村中已有梁性,明中后期(约公元1560年),由山西平定县城西村迀来一支梁姓,始祖公梁标。清乾隆三十三年,梁标的第九代传人梁深中武举人,自此一跃成为当地望族,村名改为大梁家。又因此地缺水,村民希望能有滚滚江水,后人便把村名改为“大梁江”,沿革至今。现全村梁姓人家占90%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千年唐槐树:在村门前面有一个小广场,生长一棵饱经沧桑的千年古槐,要数人合抱才能围住。据专家考察,为唐朝末年所栽,距今己有1300多年的历史。古槐绿叶婆娑,亭亭如盖,成为古村的一道靓丽风景。古槐树的树心其实早已干枯,仅有树皮处存活,但其顽强地在树背部神奇地生长出许多条新枝,叶茂干壮。抗日期间古槐被日本侵略者毁坏,使槐树向东南方向倾斜,村民为了保护,建立了一个小牌楼作为支撑。大槐树,奇特、古老、令人敬畏。树上挂满了红旗,红布条等,树下常年摆放着香烛贡品,阅尽沧桑的大古槐,早已成为了大梁江人的精神图腾,福佑着这里的村民。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灵慈阁:古村山门是一座外形如古堡的明代石阁一一灵慈阁,始建于明末,清康熙七年加宽扩建。此阁坐东北、面西南,分上下两层,上面供神,下面行人。阁门上首,两侧拱券正中石壁上分别镌刻“襟山带河”、“接脉通全”八个大字,字体苍劲挺拔。“接脉通全”四个字,寓意着这城门恰恰把两座山梁联接起来了,也是吉祥发达之意;“襟山带河”四个字则代表大梁江山河壮美,大梁江人襟胸开阔。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楼阁建筑一般都是坐北朝南,但大梁江村的灵慈阁却面朝西南、坐东北,据村民讲,因为先人是从山西迁移过来的,他们的祖籍在西南方向,而灵慈阁面朝西南,表示牢记祖根,怀念家乡。灵慈阁二楼,西南面供奉关帝君,东北面供奉观音菩萨。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在阁楼照壁上雕刻着一个贪婪的怪兽,昂首摆尾,四肢凌空,名字叫“狯”,传说这只贪婪怪兽,曾经吃遍万物,最后甚至想吃掉太阳,最终葬身大海。人心不足蛇吞象,兽欲难填望海洋。千百年来,梁家祖先把做人和经商的道理刻在阁楼照壁上,时刻提醒子孙后代,切莫贪得无厌。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穿过山门进入石头村,站在高处眼望路北的山坡上,青灰色的石墙掩映中,一座座高耸的屋脊鳞次栉比,恢弘的气势扑面而来,依山而建,各抱地势,高低俯仰,错落有致,古色古香,构建了古村落的基础风貌。大梁江村建筑的精美雅致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独具特色,别具一格。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古驿站(三义堂):进村门十米处便是三义堂,始建于明末,属砖木结构。古时是临时驿站,主要为过往客商和镖局提供临时住宿。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古戏楼:进村门后往东北走约50米,有一座古戏楼,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戏台基座石料堆垒方正,墙体为青砖砌成,楼顶为简瓦坡檐,正面擎起戏台的四根石柱,用整块石条打造,每根高约丈余,重达万斤。柱边石梁石栏,朴实典雅,石柱上镌刻两幅楹联,抒评戏曲人生。其一曰:“可删可存格外文章图外注,不真不幻水中明月镜中花”;其二曰:“莺歌凤管欣听月窟音声,虎节龙旌喜看蜃楼景色”。把一个戏里戏外、台上台下、人间仙境、世俗风尘描写得淋漓尽致。古戏楼台下的拱形石洞有三个功能:通道,排水,最奇妙的功能还是一处扩音设备。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戏台旁边还有一颗千年古槐树,据专家考证已有1100余年历史,树高20余米,树径1.2米。迄今,大梁江村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院落有162座,房屋3000多间。因其隐藏在群山环抱之中,且远离战争,使得古风古貌得以完整保存下来。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武魁院:武魁大院为武举人梁深所居住,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共占地6000多平方米,房屋百间,依山势而建,从下到上包含着九个院落。院中有院,院里有楼,楼上有楼,楼顶有院,楼能通楼,院能通院,每一个宅院各自独立又相互贯通,集北京四合院与山西窑洞式民居于一体的建筑风格,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是大梁江村最经典的院落,现仍由其后人居住。遗憾的是大门紧锁,不对游人开放。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练武场:在武魁院门前有一处练武场,修建于清初,为武举人练功习武的地方。因为大部分古院落现都有人居住,不方便游客参观,当前村子内开发出两个院落对游人开放,我们才有幸一睹为快。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秀才甲弟:梁润为武举人梁深的胞兄,是清乾隆年间文生,才华横溢,笔走龙蛇,梁世兄弟,一门双杰成为当地一段佳话。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京风四合院:建于清初,是北京晋商堂号“自承恭”梁恕堂的后裔梁玉兴故居,受北京四合院影响和山地地形限制,院落为东西窄,南北长的纵长方形,院门开在东南角,所以建筑又似北京四合院。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大梁江村的古民居多为两、三层楼房,一层还是石券结构窑洞,二层则是石木结构瓦房,地势落差很大,远远望去房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福寿院门楼:始建于明末,七台阶大门,石砖门结构。门楼是汉族传统建筑之一,作为一户人家贫富的象征,所谓“门第等次”即为此意,因此名门豪宅的门楼建筑特别考究。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王士荣故居门楼:这座门楼是一座绝无仅有,与众迥然不同,形制独特,寓蕴深刻的门楼。这类价值珍贵的“廉”字文化门楼在太行山区乃至全国乡城乡实属罕见。建筑学者考证:这是一座典型的“仿木砖雕垂花门楼”,且别具一格的饰物,形象而鲜明地彰显出清廉文化的内涵,故以“官箴门楼”而名。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古民居的房屋门外有石磨和石碾,寓意左青龙右白虎。这里建房屋的石材均选自当地,有的原石没动,有的錾迹斑斑。步入大梁江村内,眼界中处处都是石头房子、石板道路,俨然走进一座石头王国。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古油坊:据考证此油房始建于元朝时期,延续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现在我国即将绝迹且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土法榨油手工作坊。古代最早的杠杆式榨油方法,是采用在石头制作的油盘上摞起油饼,上面压一根木杠,一头固定,另一头吊石砣,也称千斤坠压榨法。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全村以村门(灵慈阁)为原点,有上街、中街、下街三条主要街道和五条巷道,宽二米至四米,全长3700米。地面都是青石和卵石铺设,经过几百年的踩踏,乌黑发亮,也见证了大梁江的悠久历史。上街:从古村山门往左走,顺坡而上。中街:从古村山门对面的那条街道。下街:从古村山门往右走,奔沟底方向。五条巷道,婉蜒曲折,纵横交织,并巧妙的与三条主要街道相联,四通八达。各个庭院都与街、巷相连,互通无阻。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古村的棑水系统:由于房屋建在山坡脚下,雨季时山洪的水量大,水速急,破坏力很大,如何保证人、物的安全,迅速泄洪便是一个重要问题,大梁江村的先人们非常聪明,一是利用主道和巷道作为主要排洪通道,二是在建房屋时在底层修建一个空洞,空洞里面砌有水道,利用山势落差,将各家石洞连接贯通,即可做下水道又可作为泄洪通道。先人的智慧证明这里的排水系统很先进,直至现在全村的排水系统还是原来的走向和格局。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古村的储水系统:因为当地干旱少雨,大梁江人对水的吝啬也到了极致,在建屋之前先建水窖,院子用石板铺就,留有水窖进口和污水出口。在降雨水之时,村人先打开污水出口,待雨水将屋顶院内冲净,在堵住污水出口存水。房屋都是单坡顶,这样雨水都流到院子里,真是“肥水不外流”。 院内排水道、在院门和院墙之间留有半米宽的棑水通道。雨水通过院墙预留排水口流向水井。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望水兽:在水井一侧的墙壁上镶嵌石雕望水兽,此兽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兽头正对千年古井,体现了村民想水、盼水、用水的美好愿望,也正迎合了先辈将村名大梁家改为大梁江的寓意。村内还建有龙王庙、土地庙等古建筑,这里的确是探幽访古的好地方!

石家庄:大梁江石头村

大梁江村地理位置: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气候条件温带,全年开放时间早8:00—晚700。景点级别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门票价格15元,著名景点千年古槐树、一宅九院。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240209日星期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