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家庄:秦皇古道

(2024-01-31 20:43:54)
标签:

旅游

分类: 假日游中国

秦皇古道位于石家庄市井陉县上安华能电厂相邻,距石家庄市30公里,井陉县城向东5公里,石太公路、石太铁路倚其而过。石家庄:秦皇古道

秦皇古道是中国仅存的古道陆路交通道路的实物,是秦始皇车同轨历史的实物佐证。在古道边留下的我国仅存的古代递铺的古建筑,是中国古代驿传建筑中一个重要的类型。

石家庄:秦皇古道

这里关山环立,地势险要,是山西、陕西通京的交通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驿道长约百里,贯穿太行山、建在山岭沟谷中。这条古驿道的历史可追溯到秦代,曾是古代燕赵通向秦晋的交通要隘,控制冀晋两省的咽喉所在。

石家庄:秦皇古道

这条古驿道能完整无损的保存下来,是因为清末修筑正太路线,这条险恶、难行的地段就渐渐地被人遗忘了。古驿道周遭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保存完好的清代驿铺为研究中国古代邮政、公路史提供了重要物证,现有的几十里长的庚子长墙,记录着中国军民抗击外国入侵的雪耻史。

石家庄:秦皇古道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筑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驿道,井陉古驿道就是当时的主干线上的重要一段。公元前229年秦将王翦伐赵之战;公元前204年汉将韩信以少胜多的背水之战;公元756年唐将郭子仪、李光弼歼灭叛将史思明、平定安史之乱;公元1900年清将刘光才打响抵抗八国联军的庚子大战等等战例都发生在这里。

石家庄:秦皇古道

 通向秦皇古道的上行石路比较陡峭,路边保留着或立或卧、残缺不全的石马、石兽,以及明清两代文官武将的石像。

石家庄:秦皇古道

绕过一个山口,一座雄关豁然出现,这就是扼守古驿道的东天门,门匾上题有“西通秦晋”四个蓝底金字。东天门是一座关城,分东阁、西阁,两阁相距不足50米。南北两峰直插两阁,浑然成为一体,阁在正中如同两把铁锁,牢牢地封锁着关隘。

石家庄:秦皇古道

接近关城,古驿道渐渐出现了。两行车辙痕从门洞下穿过,又长又深,足足有50厘米,深深地镶嵌在厚厚光滑的基岩路面里。铺路方石呈淡淡的青色,历经多少的车轮碾轧、马蹄踩踏、风雨侵蚀,石块已经变得光滑如镜了。

石家庄:秦皇古道

路面上每隔20米左右便砌有一道高凸而起、近30厘米厚的石槛,这一道道石槛是供重车上坡时停歇和沿坡缓慢下滑而设的石坎。由此可想像出当年的辎重车通过这段路时有多么艰难、多么危险。

石家庄:秦皇古道

城楼下有一段基岩石面,明显的低于两头。这是由于在长年的车辆碾轧下,车痕深到一定程度阻碍了通行,又因有城关在上不能翻修,只好将其铲平,无奈新的车痕形成又继续阻碍通行又要铲平,周而复始,路面自然要降低了。即使这样,现存的车辙痕也有30多厘米深。

石家庄:秦皇古道

车同轨: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向来是没有统一的制度的,就拿交通来说,各地的车辆大小就不一样,因此车道也有宽有窄。国家统一了,车辆要在不同的车道上行走,多不方便。从那时候起,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轨道相同。这样,全国各地车辆往来就方便了。这叫做“车同轨”。也就是由此以致城楼路面上留下了深深的辙痕。

石家庄:秦皇古道

秦始皇第五次巡游:秦始皇的第5次出巡在公元前21010月动身,11月到达湖北、湖南,遥祭虞、舜,在长江乘船东下,经安徽、江苏折入浙江杭州,东去绍兴,登会稽山,祭大禹,刻石颂其功德,然后向北再次到山东,又登泰山、峄山,下山去曲阜,此后便感身体不适,到7月行至河北广宗县沙丘时病情加重,终至身亡。

石家庄:秦皇古道

随行的赵高与胡亥、李斯共谋,秘不发丧,匆匆起程,在尸体旁放置臭鱼,以掩盖尸体臭味,一到咸阳便发动宫廷政变,逼太子扶苏自杀。当时秦始皇死后便经由此道。

石家庄:秦皇古道

    古驿道修在陡峻的白石岭上,古称白皮关。踏步进入白皮关,沿步道一直前行,途中可见“井陉古道”、“古道雄关"等石碑,一看就知道这些都是为营造气氛新建的,再向前走上一个小坡,可看到路边一块镌刻有“白石岭”三字的石碑,石碑字迹已经模糊,应该是这里的老物件了。 即然是老物件,上面又有一个和白皮关相同的“白”字,那就先说说这“白“字的来历吧。

石家庄:秦皇古道

     想当初,韩信破赵,曾在这西边的绵河一带背水而战,也就是著名的“背水之战”,与其交战的是赵国驻守白皮关大将陈馀,号称“白面将军”,争战中赵军大败,陈馀也战死沙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按说一般不为败将立碑建祠,但有着浓厚乡土情怀的当地人念陈馀是为赵国战死,便根据陈馀“须眉英英白面晰”,为他在东天门建了“白面将军祠”、还立了一方大石碑,随将这关口也命名为了“白皮关”,又将这个小山岭命名为了“白石岭”,还把山下的一个小山村命名为了“白王村”,为败将立碑,陈馀成了例外,也让人们记住了这位“白面将军”。

石家庄:秦皇古道

这是古驿道上的白马庙。传说古白石岭关险坡陡,有人以帮忙推车为业。一次,某商贩车轻马壮,无须帮推。推车汉便心生怨气,暗中捣乱,使白马横拽竖拉,丝纹不动,颇如现在之市场无赖,蛮缠强卖。商贩心急,用短刀猛戳马腚。白马受惊,忍痛狂奔,冲上岭坡,倒地气绝身亡。未几,几个推车汉相继莫名死去,死时口学马叫。这当然是白马在阴间告状之故。此传说宣扬因果报应,撇开这层,也反映了古道之险。现古道经过整修,险峻系数大减,然痕迹尚可寻觅。

石家庄:秦皇古道

当时白石岭下已经有了以帮人推车为生活来源的人,有了一个专门的帮人推车的职业,可见当时这条古驿道有多么繁忙。由此可见,那些推车人本可以勤劳致富,可惜他们心生歹意,结果落了个不得好死的下场。这个故事告诉后人,生财要有道,不义之财是不能发的。否则的话必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因为人在做,天在看。

石家庄:秦皇古道

庚子长墙为布防堵御,抵御法寇,刘光才督军在白石岭上依山脉绵亘之势修建了长墙工事,蜿蜒曲折数十里。在重新修东天门时误将旧垒拆除殆尽,不经意中损坏了名胜古迹。井陉秦皇古驿道被称作冀晋通衢之孔洞,是各代战略要地。秦皇古道联接京、冀、晋、陕、川,知名的韩信以弱胜强的背水对决、抗击八国联军的庚子对决均形成这里,世界自然遗产融洽高官亨利·克利尔点评说“这儿的古道比罗马帝国古道最少早100年”。深及尺余的历历沥青路面显示出当初这儿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色,是“车同轨,书同文”的唯一历史见证;被称作在我国邮驿有史以来的活化石,在我国仅存最开始、最详细的驿铺也为科学研究古代中国邮驿史提供了主要物证搜索。

石家庄:秦皇古道

古道博物馆:“立鄙守路”一一三间石砌小屋,被称为我国邮驿史上的古化石。是一座中国现存最早的古驿站,正中门楣上凹嵌长方石刻有“立鄙守路”四字,门前盘龙石雕作桥护栏,桥两侧是长方形饮马池。经专家学者考证,此驿站建于清嘉庆年间(1811),有道光年间陕甘总督那彦成撰写的《平安州东路修治石道碑》碑文为证,路旁崖壁上还镶有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的修路碑刻一块。驿站建立至今近200年,与秦皇古道比那是太年轻了,可如此年代的驿站,全国也仅存两处,另一处在苏州横塘,这两处驿站已被中国古代邮政史专家视为“活化石”。

石家庄:秦皇古道

古驿道一侧还有一处“关羽祠”,祠内正中间左手擎书、右手抚须,目不转睛的读书的关圣帝,端坐于供台之上。北侧、关圣帝背后墙壁上有精美壁画,但是由于墙壁潮湿变的难以辨认了。

石家庄:秦皇古道

这是背水战陈列室,里面展示的是韩信背水一战杀陈余擒赵王歇打败赵国的故事。汉王三年(前204)初,韩信率军沿井陉道,越过太行山,在距井陉口三十里地方驻扎下来,随时准备攻打赵国。不过,韩信想道出井陉口攻打赵国,实在是有些难度的。赵王赵歇、赵相陈余,听说韩信已经灭代,即将从井陉道来攻打赵国,他们便将赵军驻守于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大军,以逸待劳随时准备痛击汉军。

石家庄:秦皇古道

当时,谋士广武君李左车向陈余建议说:“听说汉将韩信越过黄河,俘魏豹、虏夏说,如今又加入了张耳,乘胜进攻赵国,韩信千里奔袭,士气正旺,势不可挡。然而,我听说汉军的军粮需从千里以外运送,补给困难,士有饥色。加上井陉道道路狭窄,车马不能并行,因此汉军粮草辎重的输送一定滞后不济。为此,臣愿带领三万人马从小道出击,去夺取汉军的辎重,切断韩信的粮道。您则统率赵军主力,深沟高垒,坚壁不战,与之相持,如此,韩信战不能进,退不能还,进退两难,不出十天,就可彻底消灭汉军。否则,汉军就会打败赵军。”

然而,陈余认为韩信兵少且疲,不应避而不击,他说,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千里而袭,又非常疲劳,这样的机会不抓住而迎头痛击,那不是贻误战机吗?于是,他拒绝采纳李左车的建议。

石家庄:秦皇古道

韩信得知李左车的计策没有被陈余采纳,高兴极了,当即制定了破赵良策。他安排两千名轻骑兵,让他们每人手持一面汉军战旗,由小路迂回到赵军大营侧翼。派出一万人为先锋,乘着夜色,越过井陉口,渡过绵蔓水,背着河岸布阵,迷惑赵军。第二天一早,韩信、张耳率军向赵军发动攻击。赵军见汉军背水列阵,哈哈大笑。汉军发动攻击,陈余毫不犹豫就率军出营来战。厮杀一阵后,汉军扔掉旗鼓仪仗,向绵蔓水方向逃跑,佯败迷惑赵军。到达绵蔓水附近后,韩信迅速与事先在那里背水列阵的部队会合,转身对赵王歇和陈余所率赵军发起反击。汉军士兵后无退路,人人死战,英勇异常,两军交织一处,胜负难分。就在此时,埋伏在赵营翼侧的汉军乘着赵军大营空虚之机,突然出击,一举占领了赵营,他们拔下赵军旗帜,插上了汉军的旗帜。

石家庄:秦皇古道

交战中的陈余猛然发现自己大营插满了汉军旗帜,大惊,赵军将士更是张皇失措,纷纷逃跑,占领赵军大营的汉军又乘机出击,与韩信所率主力两面夹击,赵军大败。陈余此时再也无心恋战,也加入逃亡的队伍逃跑,汉军紧追不舍,最后在泜水附近将陈余追上并杀死,赵王赵歇束手就擒,后被斩首。这就是韩信所领导的最著名的战役:背水一战,又称井陉之战。后来,众将问韩信为何会出“背水而战”的兵法之大忌的这一险棋时,韩信说:“此乃兵法所谓‘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众将大悟。

石家庄:秦皇古道

韩信得胜因如此,那么陈余的败因呢?许多人将其归结为陈余不听李左车“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的建议,归结为陈余拘泥于“义兵不用诈谋奇计”的迂腐。其实,这些说法并不完全正确。为何?因为当时陈余与李左车在战术上的想法是有很大分别的,李左车想用时间拖死韩信,但陈余却认为不能拖,因为在韩信率军来攻的同时,刘邦也率军渡过黄河,从南向北攻击赵国,他回答李左车所谓“后有大者”,或许就是指刘邦。因此,陈余必须速战速决,在井陉口一举歼灭韩信军,然后才能腾出时间和精力,全力对付北上的刘邦大军。因此,陈余之败,并非完全由于迂腐所致,乃战术选择上的失误而已。

石家庄:秦皇古道

石板路上,深深的两行车辙诉说着古时候,这里川流不息的马车,木质的车轮把坚硬的岩石摩成了沟壑。古代的高速公路秦皇古道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这里的确是探幽访古的好地方。

石家庄:秦皇古道

    石家庄地处中纬度亚欧大陆东部,临近渤海,但受亚欧大陆的影响很大,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风现象显著,四季分明。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夏季普遍高温。因此秋季出游最为适宜。

石家庄:秦皇古道

饮食文化:河北菜在北方食文化以咸为主、粗犷大气的基础上,兼收八大菜系的一些特点,擅长爆、炸、炒,注重色、香、味、型。这里的狗肉全席、金毛狮子鱼、黄瓜宴、菊花鱿鱼,是深为顾客喜爱的名菜。地处石家庄市中山东路的燕春楼饭庄就以经营河北风味的炒菜闻名。

石家庄:秦皇古道

    交通信息:从北京自驾车沿京深高速到石太高速出口转石太高速,在石太高速4号口下道经井陉县城向东北4公里即到。门票价格成人:20元;老人/儿童:15元,建议游玩时长1-2小时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24131日星期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