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像寺位于石家庄市桥西区三简路与建西北街拐角处,三简路北侧16号,南简良真像寺生活小区内。
这是站在三简路上看真像寺四柱三门的石牌坊。历史上真像寺占地四十余亩,殿宇五重,偏殿两座,土墙围绕,院内天王殿三间,大雄宝殿五间,观音殿三间,金刚殿三间,法堂五间,大雄宝殿左右两侧有伽蓝•祖师二殿,天王殿左右钟鼓楼。据说旧时在正定大佛寺大雄宝殿楼阁上可以看见二十余里外的真像寺大雄宝殿,可见那时候真像寺大殿如此宏大。规模空前。

这是现在的真像寺鸟瞰照片,真像寺的现实条件让人不敢恭维,历史上占地面积四十余亩的一代名寺,让南简良真像寺生活小区的两排6层住宅楼挤成了长条状。事实证明神仙的确斗不过房地产开发商。注意看:寺院东侧的配殿复建如初、西侧因为场地狭窄,就没有重建了,而且连钟鼓楼也删除了。

这是真像寺重建的设计效果图,你看!一进庭院内的钟鼓楼、二进庭院、三进庭院的西配殿一应俱全。真像寺解放前即已破败,钟鼓楼已毁,大雄宝殿被改修为炮楼,解放后在响应《改寺兴学》中被改为学校,后经文革,寺院荡然无存。

穿过石牌坊,迎面就是真像寺的山门,也就是天王殿,三开间、翘角飞檐歇山顶式仿古建筑。中门门楣上方悬挂横扁,上书“天王殿”三个大字,山门东西两侧设置两座大型浮雕,即哼哈二将。一般佛寺哼哈二将都在山门殿内东西两侧,这样设置大概是为了节省场地。

这是东侧的浮雕神像,雕刻工艺精致、形象逼真。时随境迁,真像寺在恢复重建过程中,从遗址中发现汉白玉佛像四件,据专家考证佛像为北齐时期的,文物价值极高,佐证了真像寺悠久的历史,为河北佛教不可多得的佛教文物。

这是西侧的浮雕神像,雕刻工艺精美、形象惟妙惟肖。石家庄桥西真像寺初名引龙寺,始建于汉武元年(公元前140年)。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改名真像寺。寺院现存古碑记载建于唐显庆元年(公元656年),有张元帅者建佛殿三楹,后殿三楹,讲经堂五楹并左右两廊。如果记载属实,唐时寺院建制并不宏大,只属于中等寺院。

进入天王殿、迎面是手扶乾坤袋、大耳垂肩、面目和善、喜笑颜开的大肚子弥勒佛盘坐于供台之上。大殿北门东西两侧设置晨钟暮鼓。殿内东西墙壁上悬挂四幅四大天王精美绘画。

弥勒佛背后石壁北侧,供奉的是韦陀菩萨。韦陀菩萨是佛教的大菩萨之一(佛教中另外还有一位护法天神韦天将军,相传韦天将军他姓韦名琨,是南方增长天王属下八大神将之一,位居32员神将之首,四大天王每人手下有八神将)。韦陀菩萨,又称韦陀天,梵名音译为私建陀提婆,意为阴天。韦陀菩萨是护持正法的一位大菩萨。天目山相传为韦驮尊天菩萨显圣度众之应化道场,故其寺院内专门建有“韦驮殿”。其中昭明禅寺韦驮殿内供奉的韦驮尊天菩萨像,更是迥异于诸方--各地寺院所供均为立像,此处则是硕大无比的坐像。《悲华经》说:韦驮菩萨在过去世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释迦牟尼佛那时为宝海梵志,有一亿弟子,最小的叫持力捷疾,依愿力将来在贤劫最后成佛,号楼至佛。

这是天王殿的北门,大门两侧墙壁上悬挂一幅对联,上联:浩大功勋护法安僧同受戒;下联:聪明正直受持结仙本无私。门楣上方悬挂横扁,上书“威震三洲”四个大字。大门北侧设置四足鼎式铸铁香炉。

真像寺一、二进庭院的东侧,设置一排两层带雨廊的仿古建筑,其中有客堂、五官堂、斋堂、法物流通处等场所。重建效果图上西侧也有对称仿古建筑,但因为场地狭窄被挤掉了。

西侧墙壁一排封闭式展廊,内部摆放许多古代碑刻、残破佛像、寺院古物件。无声的诉说着千年古刹的过去今天。北齐以来,自元以降,历经明、清至今,真像寺之兴衰,无不与时代兴衰息息相关。

你看!这些造型精美雕刻细腻的残件,证明当时北方大寺名不虚传!悠远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真像寺,每年一度的庙会蕴含着深深的民俗风情,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必将以新的面貌呈现给世人,还将发挥出她全新的历史作用,散发出她的勃勃生机。

一进庭院的北侧是大雄宝殿,也是真像寺的正殿。大雄宝殿端坐于五级石台阶之上,台基汉白玉石栏杆围绕,南侧六柱、雨廊环绕四周,双翘角飞檐歇山顶式仿古建筑颇有气势。殿门两侧悬挂对联一付,上联:放大光明敢向无生说妙法;
下联:得真解脱须遵华表认如来。大殿门前设置四足长方形鼎立式铸铁香炉一尊。

我怀着敬畏之心进入大殿,迎面金身释迦牟尼佛盘膝端坐于高高的供台之上,左阿难,右迦叶两尊者胁侍两侧。释迦牟尼佛左手平放在膝盖上呈“福德印”、右手掌心向前微微抬起手心向外,左手心向上平端的是一种叫做说法印的手印。说法印是佛陀说法时的惯用手印,其形态是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环状。用拇指捻中指或食指、无名指,并使其它手指自然舒张,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以此来显示佛说法的庄严。

大雄宝殿内、东西两侧墙壁各悬挂九幅国画形式的十八罗汉像,画功精湛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看上去别具一格。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十八罗汉的出现,可能与中国文化中对十八的传统偏好有关。

这是大雄宝殿内北墙壁西侧供奉的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普贤菩萨。贤菩萨,佛教菩萨名,梵文Samantabhadra的意译,也曾译为遍吉菩萨,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普贤菩萨是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此外,毗卢遮那如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尊称为“华严三圣”。

这是大雄宝殿内北墙壁东侧供奉的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文珠菩萨。文殊菩萨,佛教菩萨名,梵文Maju?r的音译,略称“文殊”,意为“妙德”“妙吉祥”等,新译“曼殊室利”。文殊师利菩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以论述“般若性空”和“般若方便”的理论著称。

释迦牟尼佛背后、佛光壁北侧悬挂大型壁画,东海观音画像。东海观世音菩萨,又称观音菩萨或观自在菩萨,是佛教中的一位重要菩萨,位列四大菩萨之一。观音菩萨的形象通常被描绘为端庄慈祥的女性,手持净瓶杨柳,象征着她的慈悲与智慧。观音菩萨在大乘佛教中被视为大慈大悲的象征,能够救苦救难,普渡众生。当人们在遭遇困难时,只需念诵观音菩萨的名号,即可得到救助。此外,观音菩萨还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一同被称为“西方三圣”。

大雄宝殿东侧回廊墙壁上有精美浮雕,表现的是释迦如来佛应化事迹。从大雄宝殿东侧通道就进入了二进庭院。真像寺位于石家庄市南简良村,据村内老人叙述,寺庙解放前期为一土堡式寺庙,寺内碑刻遗存不多,有碣碑,年代漫漶,据碑文记载,寺庙始建于唐开元年间。鹿泉县志亦有关记载。

进入二进庭院,庭院当中供奉一尊高大的汉白玉观音菩萨立像,供台南侧有“慈航普度”四个凹刻大字,菩萨前面设置一铸铁四足鼎式香炉、供案、功德箱等佛具。

二进庭院的北侧是的两层雨檐大殿是“三圣殿”,座于七级石台阶基台之上,周围汉白玉石栏杆围绕,殿门前面也有一尊铸铁四足鼎式香炉。一层雨檐上方悬挂横扁,上书“三圣殿”四个大字。

我双手合十进入大殿,迎面供台之上供奉的是西方三圣佛像。西方三圣是指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这三尊菩萨在佛教中分别代表不同的意义和功能,共同构成了西方净土的核心成员,负责引导众生脱离苦海。

大殿东西两侧设置比较简洁,除了佛事用具,没有华而不实的装饰物品。三圣佛像的东西两侧还供奉地藏菩萨和观音菩萨金身坐像。

三圣殿的二楼是藏经阁,红木书柜中保存大量的经书佛卷,让人大开眼界。另外室内还设置阅览区、休息区、诵经区等人性化场所。

在三圣殿的北侧后院还有数通石碑,当时赶时间我没有细看,无法在这里详细介绍个大家,到这里真像寺基本上介绍完了,我游览完毕后心中多少有点遗憾,重建真像寺没有恢复历史盛况令人失望,资金与场地限制是主要原因。重建历史名胜古迹,不能修旧如旧,还不如不建。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24年1月16日星期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