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昌乐路文化街办事情,路过寿光路,忽然发现道路东侧的天幕城已经拆除的所剩无几了。

这是位于寿光路东侧的天幕城主体结构已经拆除。回家后网上查询,才知道天幕城的改造情况。
天幕城改造项目位于台东国家级步行街商业片区西侧门户位置,用地面积约2.9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是青啤路步行街的重要起始点,对于西侧商业引流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漫长的岁月,天幕城的外观已存在杂乱、色彩各异、缺乏整体性的问题。今年4月,天幕城整体改造启动。

这是位于辽宁路上的天幕城北门,虽然内部老建筑已经拆除重建,但门头依然诉说着昔日的辉煌,三层楼顶的八骏图依然向着未来奋勇前进,它们或许还不知道,它们使命就要到达终点站。

本次改造将结合传统工业元素及青岛传统建筑风格,对现状建筑外立面进行整体优化,将天幕城打造成新型产业聚集地。前期对天幕城一些老旧的造型,包括外墙、铝窗,还有一些室内的装修进行了拆除,还拆除了标志性的天幕顶棚。很快大家就会看到,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就要展现在大家面前。

这是站在寿光路上看东侧的天幕城,老建筑已经基本上拆除了。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天幕城往日的辉煌。

那时候的青岛天幕城是青岛市北区于2007年新建设打造的一条特色街,也是集旅游、餐饮、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室内步行商业街。总长度约460米,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总营业面积7万平方米,天幕面积8900平方米。

天幕城步行街内按比例复制了、很有特色的胶澳总督府、亨利王子饭店、青岛市民大礼堂、胶澳帝国法院、花石楼等20多处青岛著名历史建筑融入到室内步行街的外立面造型设计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万国建筑风景线。

天幕城入口以欧式城堡为起点,将人带入神秘的古代和现代、白昼与黑夜的交错空间。在入口内侧,设置了视觉冲击强烈,面积达800余平方米的水幕墙,下部为400平方米水幕台阶,形成晶莹剔透的帘幕

青岛天幕城整体建筑采用的是巴洛克风格,并将东西方艺术和谐的融合在一起。在建筑细节上,每一处景观的设置都有其良好的人文背景,实现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共融。主入口处的浴女喷泉展示的是西方雕塑艺术,但材质却使用了中国雕塑常用的汉白玉,辅助喷泉,射灯,使东西方的雕塑艺术,水光电等手法在这里和谐共存,交互辉映。以美食为主题,在寿光路与登州路交叉口设标志性雕塑“举箸”,象征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

对寿光路街道进行了特色美化、亮化,道路铺设红色沥青,对建筑立面进行了专业处理,紧扣岛城滨海特色。为了增加天幕城的自然气息,市北区还专门设置了榕树景观。

当时的天幕城设计理念独特,化自然景观为人文景观,以人文景观展现自然景观,率先采用“天幕”设计手法,利用声光电等不同技术手段,在室内空间营造蓝天白云、璀璨星空等室外感觉,以“天幕下的漫步”为特征,营造“旭日东升”、“正午阳光”、“夕阳晚霞”、“午夜星辰”四种壮丽的自然景观,变幻时空,给人以震撼、新奇的视觉享受。

当时的天幕城是一条综合性商业街。尽管外观稍显陈旧,内里却别有洞天。城内有青岛纺织博物馆,陈列了部分旧时老式的纺织工具及机器,主街道两边还有各国美食餐厅、小型旅馆和购物商店,也不乏街头行为艺人,穿着奇装异服,但小心给他们拍照是要收费的。

不过,游客们多是专程为了天幕城顶上的荧光天幕而来。熠熠星空、湛蓝天际、五彩夕霞等,如油画般变幻多姿,别有一番特色。天幕城以餐饮业为主导,吸纳国际特色餐饮,吸引了国内及世界各地的名店、名厨、名菜、名宴,荟萃特色名吃美味,集合了传统膳食、融中华8大菜系和欧式菜。既有港台式茶餐厅,又有西亚餐饮;既有淮洋菜,又有原生态餐饮,还有时令小吃。天幕城以“统调、统运、统结”办法,实行串菜制,演绎了“进一家店、品百家菜”的当代满汉全席版。

当时城内规划建设了2300平方米天幕天使演艺工场,结合城以高档餐饮、娱乐休闲的主体多元业态,贴近不同档次消费者的需求,高质量建设了天使演艺工场。青岛天幕城天使演艺工场根据天幕城餐饮娱乐休闲业态丰富,人流量大、文化需求强的特点,每晚演出分三个时段:情调时段、大型综艺晚会时段、特色表演。

天幕城刚开业的头两年,旅游和餐饮业如日中天,大小食府生意兴隆,那时候我居住的比较近,去的也方便,业务宴会经常去那里。时间长了,天幕城的商家开始提高价格,个别商家开始坑蒙拐骗游客,很快商业街就门可罗雀了。当前市北区政府下大气力全面改造天幕城,市民翘首以盼青岛市一座新的旅游休闲地,早日掀起你的盖头来!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23年8月01日星期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