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跨越钟老一代青岛港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位于青岛港1号码头的东端,它是青岛港崛起的象征。跨越钟1994年立项设计,1995年建成。钢结构框架不锈钢表面,四面表盘,面表四米×四米,通高35.1米。当时由集团生服中心负责,会同港机厂、烟台北极星钟表合作建造而成。
此钟为纪念青岛港吞吐量跨亿吨、同时寓意百年老港再创辉煌,故名“跨越钟”。当时就单体高度、钟表面积、总质量,都是山东省第一。
我是1995年中旬接手跨越钟的,因为属地化管理,所以大钟移交大港公司。
当时钟表技术还没有那么先进,在31米高度四面表盘由四台步进电机带动四台变速箱、驱动表针转动。大钟下面还有一个机房,机房内的电气设备负责钟表的准确运行。我负责管理与维修保养,经常乘坐吊车吊笼,从大钟西侧29米处的小门,爬上表面室内。里面16平方米的面积,感觉很宽敞。钟表变速箱内的齿轮油需要定期更换,我们经常搞的黑漆抹呼浑身上下都是油。
1999年底,为了迎接跨世纪庆典,需要对已经风吹日晒4年的大钟表盘、机械进行大修。因为盘面装饰板有开裂、脱落现象,且因表轴磨损造成四面钟表、走时不一致,最后决定更换表面和钟表驱动设备。大港公司进行了公开招标,最后烟台持久钟表以表针、刻度LED三基色的专利优势竞标成功。
时间紧任务重,烟台持久钟表集团派出以总工程师李良带领施工队,我负责全面配合,经过十余天的紧张施工,一座崭新的表头端坐于三足鼎立的基座之上,特别是晚上三基色表针、刻度不断变化颜色,成为港区内一道靓丽的景点。
维修改造时还有一个小插曲,控制电缆线需要从地面引至表盘室内,从基座不锈钢外面走线,影响大钟的整体美观,从三足腿内走线最好。但是内部横七竖八的钢结构,正常人根本上不去,正在无奈之时,我忽然想起负责亮化工程的协作单位,有一位电工小伙子,身体特别瘦小,看上去像个十几岁的孩子。于是我把他叫到现场观察内部情况,他二话没说做好防护,把电缆线绑在背后,手脚并用地爬了上去。一件困难重重的问题,就这样轻轻松松的解决了。
千禧年的最后一天傍晚,青岛港集团在一号码头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集团决定在总裁千禧年致辞最后一句:“听!新世纪的钟声就要敲响了!!”,这时正好是午夜十二点,钟声必须响十二下。
11:40青岛港总裁开始致辞,我和集团王副总裁站在跨越钟下,王副总突然抓住我的手臂,我能感觉到他的手在颤抖:“小康,钟声不会有问题吧?”。当混厚悠扬的钟声最后一声准时响起后,王副总松开我的手臂大声说:“带着你的弟兄们喝酒去吧!费用我报销。”
昨天忽然耳闻跨越钟即将拆除,虽然我已经退休,但它是我曾经管理多年的一件设备,它见证了青岛港快速发展的历史,它就要消失在老港区快速蜕变的大潮中,我不免有些惆怅,为了让道于老港区的改造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 更多精彩博文。
登崂望东海
2023年4月18日星期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