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天闲来无事,爬到阁楼上翻箱倒柜, 宝书是1966年出版的,距今天已经45年了。45年在人生的岁月中是漫长的,但在宇宙的长河中只是过眼云烟弹指一挥间。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能忘记许多事情,但是在那狂热的年代中,父亲手捧“老三篇”认真的学习,仿佛就在昨天让我终生难忘!那时我正在上小学三年级。
父亲是解放初期,为了成立中国海军从陆军野战部队调入海军的。有海军就不能没有后勤,所以就首先成立了天津塘沽“海军后勤学校”,
父亲是第一批建学员,由苏联专家讲课,边学习边建设学校,毕业后因为成绩优秀就留校任政治教员。后来成立青岛海军基地,父亲又踏上了这块奋斗终生的土地,我们全家也跟随父亲来到了青岛。
66年的后期,我只记得父亲经常开会,文件夹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就是下面这本“老三篇”。虽然内容都已经倒背如流,它和毛主席语录一样是人不离书、书不离人。父亲和全体指战员经常集合在操场上,齐声朗读“老三篇”并且高呼忠于毛主席、忠于党的口号。
形势告诉我: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已经席卷到了部队。
这是“老三篇”的封页,从封页的褶皱和边角的磨损可以看出,不知被翻阅过多少次。 
“老三篇”第一页。
“老三篇”第二、三页。

“老三篇”第四、五页。 
“老三篇”第六、七页。
“老三篇”第八、九页。 
“老三篇”第十、十一页。
“老三篇”第十二、十三页。

“老三篇”第十四、十五页。 
“老三篇”第十六页。最后一页是父亲写的学习心得:“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人,就不能有民主作风。没有民主作风的人,就不能团结多数人。不能团结多数人,就不能够为多数人服务。不能为大多数人服务,就必然为自己服务。为自己的’集团服务’为自己服务的人,就不可能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就不可能掌握毛泽东思想。”(这是叶副主席在一次讲话中讲的)。
现在看起来是不是有点让人无法理解?但那时的确表达了一颗对党对毛主席无比忠诚的赤子之心!

这是“老三篇”的背封页。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 更多精彩博文。
登崂望东海
2022年10月28日星期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