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仙山老母阁位于景区的东部,乘坐景区观光车至老母阁站下车,然后按照指示牌徒步上上下下的石级路,一路上景观令人惊叹,这里的的峰石奇观让人目不暇接。
老母阁景区是一个充满生态野趣的幽谷。这里奇峰怪石林立,自然风光秀美,峰林地貌独特,是九仙山最具观赏性的景区,置身其中,如入仙山幻境。进入老母阁景区主要由两条路:一是分水岭至老母阁台阶步游路“,二是兔耳峰至老母阁条石台阶步游道。
相传,九仙老母是泰山老母碧霞娘娘的姐姐碧慈娘娘。最早的时候,九仙老母安坐在诸城市的常山,一次赴瑶池盛宴途经九仙山,发现这里山明水秀,景色绝佳,花香鸟语,远离尘世,是一个参禅论道的好地方。于是便按下云头,在九仙山东南划指点洞,安座立祠,即为当地传说的“九仙老母安座”。 
我们沿着青石台阶拾级而上,迎面而来的便是老母阁景区第一景:兔耳峰。从九仙山仓敖岭西下,只见西南一峰突兀而起,挺立于群峰之间,俨然峰中大丈夫。峰顶两角突起,如兔耳双耸,因名兔耳峰,又称八峰垛。站在峰下放眼望去,一峰突起插天际,万仞壁立何玲珑!
继续前行,峰西盘山路游曲于从峦间,宛如苍龙盘旋,起伏于青波翠烟中,远观峰顶,直插云霄,气势巍峨,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从兔耳峰下石栈道拾级而上,首先到达峰腰平台。
观景台借助游道边上的一平坦石台打造而成,台方顶阔,高约十米,有木栈道通达其上。台上有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坑洞,为海水侵蚀风化形成的海蚀洞穴。从地质学角度看,是中生代中粒二长花岗岩海蚀洞穴发育,说明这里曾位于海平面遭受海浪侵蚀,后经构造抬升到现在的位置。
观景台上视野开阔,周围景观尽收眼底,一览无余,是绝佳的中央观景平台。远观有奇峰,近处亦有佳景。台边有一奇石,尖头圆腹,石质细腻,颜色黑红,隐隐有金属光泽,古意盎然,自成奇景。而台东侧山峰即九仙山主峰之一万寿峰,万寿峰下面就是侔云寺遗址。
站在观景台上,向西南侧看,就是九仙著名的观音峰(老母阁)。巨大的花岗岩石峰突兀峭拔,高与云齐,峰顶圆滑,卓而不群,这样的景观在山东省境内独一无二。
站在这个位置看老母阁,眼前石峰的确象一位饱经沧桑的老母亲,我再一次被大自然的风雕雨啄鬼斧神工所震撼,这样的石峰景观让人终生难忘!
我们来到老母阁石峰下面,这里有一个天然小广场,游客在这里尽情的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微风拂面清凉干爽,这里的确是风水宝地。
峰巅绝壁有一个石洞,口小腹大,高约2.5米,为观音洞,俗称“老母阁”、蛋壳洞,洞内有观音菩萨(九仙老母)雕像,雕像石台上刻有“大明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十七日造”,
洞中石壁光滑如磨,令人称奇!古时十里八乡的善男信女崇拜九仙老母,所以这里香火甚盛。
从峰底到老母阁几十米高并无游览路径,我去的时候有一条铁链子自上而下悬挂在石壁上,铁链子两侧有人工凿出的石窝,胆儿肥的年轻游客,双手握紧铁链、脚蹬石窝奋力攀爬,方可到达老母阁。你看!上去还相对容易,下来可就难了。
这是我最近在网上看游客攀爬老母阁,现在没有铁链子了,更换成绳子了,没有几分真功夫,还是不要上去,毕竟安全第一!
老母阁和侔云寺所在的区域是一条东西走向的绿壑,名曰“爽心濡”,还是绝佳的避暑胜地。这里连接南风门,清冽的山泉终年不涸,花草树木繁茂,绿茵绵软如褥,石面平展若床,凉风习习,让人心旷神怡。大自然在此形成独特的小气候,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避暑的清凉世界。
从老母阁西行,山路慢慢陡峭起来,登山步道也变为较为舒适的木栈道。前行不远,见一石独立两峰之间,其状如石猴朝天,伸长了脖子,仰望着东南高天,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此即为“朝天猴”。此石还有个名字叫“朝天吼”,传说是天界豢养的一种神兽,只居住在天庭和仙境。
在朝天猴和观星台之间,有一个巨大的石棚,从上往下看,犹如一个巨大的蝼蛄,游爬于山峦之间,从下往上看又酷似凌空而起的金翅鸟落于巨石之上。奇怪的是,它不是平卧落地,而是六脚相支,形成了天然的石棚,名“六角棚”。石棚内可容四五十人就坐,盛夏入内,凉风习习,是避暑的好去处,为九仙山一大胜景。该处还是绝佳的观景台,从此处远观九仙山南麓和远处寨山、会稽山脉,风光旖旎,气象万千,美不胜收。
九仙山有如人间仙境,的确名不虚传!我们悠然走在山间的石级小路上,娇艳的阳光洒满林间,山林里独有的一点雾气也被阳光驱散得一干二净,顿时通透起来,喜鹊在枝头鸣唱,清风在树木间穿梭,周围花香飘逸环绕,流漏出山林间特有的味道。站在曲折的石级小道上,忽然有一群山羊旁若无人的从我们身旁飞奔而过……,置身清幽的环境中,我们不禁走进醉人的风景画里。
谢谢观赏!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21年09月01日星期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