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寺位于日照龙门崮景区的中间位置,龙湖西侧的半山腰上,它的东侧不远就是九龙壁大舞台,沿着北侧石级小路可去汉文化展览馆。
这是日照龙门崮景区的游览图,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鸡鸣寺的具体位置,古寺院占据日照龙门崮景区的风水宝地。
这是站在九龙壁大舞台西侧广场拍摄的照片,中间是去鸡鸣寺的石台阶的“下山门”,下山门两侧竖立着寺院的守护神、飞龙和龙神。石台阶的左侧还设置一尊红色竖碑,上书“登科之喜”四个大字,竖碑上面设置成古代冠帽形状,预示学子高考心想事成。
经过上百级石级路,我们来到一个小广场,照片是广场北侧的龙神雕塑,右侧还有一通石碑,此碑为原“仙人观规约碑”,此碑立于龙门崮景区内,为清代石碑。材质为青石,长1.53米,宽0.57米,厚0.1米,面积0.87平方。碑文由于风化己模糊不清。主要记载龙门崮仙人观的规约、开山道人韩正京及修缮仙人观的捐资人名。为弟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新发现。
仙人观规约碑的对面还有一对“龙凤树”,
龙凤树:两棵根连根的国槐和楷木。国槐己经500年了。
楷木,楷,不读ki,读ji。楷木是孔子故乡山东曲阜孔林中一种特有的树种。传说是孔子弟子子贡奔丧时,带到曲阜去的;他守墓多年,种植了楷木,子贡用楷木雕刻了孔子和师母的形象。楷木坚韧而纹理细腻,枝杈直而不曲,分红、黄两色,楷木雕刻的美术品,有孔子立像、如意和手杖。其成品近乎黄杨木雕,但质地更坚实些。
仙人观规约碑的左侧有一弯池水,这是鸡鸣寺的放生池。放生池上有一座单孔石桥,此石桥名曰“长寿桥”。过石桥继续攀登石级路,上面就是鸡鸣寺的正式山门了。
过长寿桥,右侧有一眼水井,名为“滴水龙泉”,井内水清澈见底、大旱不枯,一位小朋友正在好奇的向井内张望,看到自己的水中倒影大呼小叫,颇为奇怪。
继续上行,不一会就来到了鸡鸣寺的山门广场,鸡鸣寺山门座西面东,整个寺院依山而建步步登高。对开红色大门两侧凹刻一付对联,上联: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下联: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细想古人忠言颇有现实意义,当前中纪委的钟声警醒了多少官场名利客!山门门楣上方凸刻三个大字“鸡鸣寺”,这是赵朴初的手书。
山门对联两边浮雕是哼哈二将,他们两位原来都是佛国里的金刚力士。哼将,原名郑伦;哈将,名叫陈奇。大家看到的哼哈二将两位门神,也称千里眼、顺风耳,凡间的一切尽躲不过他们的法眼,哼哈二将的存在告诫人们平时多做善事,少说闲话,以礼待人,以诚相处。
山门两侧还有一对造型怪异的坐姿青龙,青龙足踏祥云龇牙咧嘴怒目圆睁,专门盯着人世间心怀叵测追名逐利的负义小人,保护鸡鸣寺一方净土不受玷污。
山门广场南北两侧各有一座双层六角凉亭,北侧凉亭内悬挂一口晨钟,敲击铜钟声传整个钟,颇有神韵。南侧六角凉亭内空空如也,没有悬挂暮鼓。
穿过山门来到一个露天佛场,这里应该是一进庭院。庭院中间供奉的是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弥勒佛。南北两侧供奉的是寺庙守护神四大天王。
弥勒佛后背供奉的是眉清目秀手扶钢鞭的寺庙护法神“韦驮菩萨”。北侧供奉的是:持国天王、增长天王。
“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故名持国天王。住须弥山白银埵,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或阮琴,有两义:一、弦乐器松紧要适中,太紧则易断,太松则声不响,表行中道之法;二、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
“增长”意为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故名增长天王。住须弥山琉璃埵,身为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有两义:一、宝剑象征智慧,慧剑斩烦恼;二、为的是保护佛法,不受侵犯。
弥勒佛南侧供奉的是:广目天王、多闻天王。
“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故名广目天王。住须弥山水晶埵,身为红色,穿甲胄,手缠一条龙或是蛇,有两义:一、表世间多变之意,二、是龙神的首领。另一手上拿着宝珠,表内心不变之意。
“多闻”意为颇精通佛法,以福、德闻于四方,又名毗沙门。住须弥山黄金埵,身为绿色,穿甲胄,左手卧银鼠,右持宝伞,有两义:一:伞盖代表要保护自己的内心不受外面环境染污;二、用以遮蔽世间,避免魔神危害,以护持人民财富。
继续沿着石级路上行,我们来到鸡鸣寺的二进庭院。庭院南侧是“财神殿”,殿门两侧门柱是有一付对联,上联:烟谜神台兴家立业财源主;下联:云绕大殿治国安邦富贵神。殿内供奉的是文武财神爷。拜财神可保佑升官发财,每逢农历七月二十二的财神节,就是拜财神。
财神殿的对面,庭院北侧神殿是“伽蓝殿”。
里面供奉是关圣帝,关羽死后杀气太重,得到大师指点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伽蓝殿殿门两侧石柱上有一付对联,上联:放下屠刀忠义成仁;下联:立地成佛威严护法。
伽蓝殿是寺院道场的通称,佛教伽蓝神的代表形象。「伽蓝神」,就狭义而言,指伽蓝土地的守护神;广义而言,泛指所有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我们见到的伽篮菩萨像穿圆领宽大之深绿袍,胸前加挂一盔甲,展现出华丽富丽之气。除了腹前和膝部有飞龙纹外,还有散布袍身的云纹,及袖边、衣摆的花瓣纹,以红和橙色装饰。加有一层外袍。
再上11级石台阶,我们来到鸡鸣寺的三进庭院。庭院南侧的神殿是“观音阁”,由于防疫期间,殿门关闭,我从门玻璃窗看进去,中间供台之上供奉的是观音菩萨。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保佑早生贵子,平安幸福。殿门两侧门柱上凹刻对联一付,上联:芙蓉面上阵阵春风度日月;下联:杨柳枝轻点点甘露洒乾坤。
观音阁的对面是“地藏殿”,里面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保佑远离苦难,大吉大利。殿门两侧门柱上凹刻对联一付,上联:誓度红尘六道泉生难;下联:极救地狱万般受刑苦。
地藏殿是佛寺的重要配殿之一。留世谛听仅存于九华山,属国家重点文物,为九华山镇山之宝。根据《地藏十轮经》载,地藏菩萨的名号来历于"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宝藏"。地藏殿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也是四大菩萨之一,他当时在九华山修行时发大誓愿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是故在所有的菩萨当中,地藏王菩萨是愿力第一。右手九环锡仗振开地狱之门,左手明珠照亮地狱之黑暗。放大光明,让受苦的众生能够离苦得乐。他的坐骑名叫谛听是地藏菩萨经案下伏着的通灵神兽。《西游记》中有述说谛听辨别真假美猴王的故事。
从三进庭院再上十级石台阶,就鸡鸣寺的四进庭院,庭院正中间大殿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殿门两侧石柱上有一付对联,上联:做个好人心正身安梦魂稳;下联: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鉴。此对联让人浮想联翩颇有哲理!
我这次拜访鸡鸣寺时有不巧,所有殿堂都是铁将军把门,无法进入细观,只能隔着门窗玻璃拍内部照片。
这是大雄宝殿内部情况,中间供台之上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的德号叫“大雄”,所以叫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佛教寺院中供奉佛像的正殿。因此,凡是寺院中之大雄宝殿,所供奉之主尊必定是佛像,而非菩萨或护法像。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即正殿,也称大殿。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 [1] 。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
在大雄宝殿的背后,也就是西侧上方五进庭院,平台上座西面东一座五开间大殿,中门门楣上方悬挂横扁,上书“三公殿”三个凹刻大字。殿门两侧石柱上有一付对联,上联:破千重界心怀天下;下联:读万卷书志在四方。
三公殿内一般来说供奉的是道家神仙。鸡鸣寺佛道两家共处一寺,颇为少见。
三公在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晏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己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栩和御史大夫。另有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但不常置。从武帝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等等。
在三公殿门前平台东边,还立有一座汉白玉雕像,周围没有简介说明。我觉得这应该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相传刘勰少年时勤奋好学,但年家境贫寒,买不起灯油,每天鸡叫便起来到龙门寺借光读书,学业深得文理。慱学通经,为后来撰成文学批评名著《文心雕龙》奠定了基础。后人为纪念刘勰闻鸡读书就将龙门寺叫做鸡鸣寺,这也是鸡鸣寺的名称由来。鸡鸣寺始建于东晋末,公元406年,距今约1600年。
这是位于浮来山定林寺内的校经楼,《文心雕龙》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文心雕龙》是我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它是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刘勰对《文心雕龙》的命名来自于环渊的著作《琴》。其解《序志》云:“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环渊)《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
这是定林寺校经楼内的刘勰塑像。
《文心雕龙》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才”、“气”、“学”、“习”四个方面。《文心雕龙》还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并初步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问题;对文学的艺术本质及其特征有较自觉的认识,开研究文学形象思维的先河。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顺着三公殿北侧山路西行上山,可攀登龙门崮山顶,崮顶海拔416米,有“山东海滨第一崮”之美誉。崮顶还有一座龙凤塔,年轻情侣绕塔许愿永结同心,中老年夫妻绕塔许愿健康长寿白头偕老!
到这里鸡鸣寺就介绍完了,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只是介绍一个大概其,右侧要想进一步了解鸡鸣寺的过去今天,你还得劳其筋骨亲临现场,才能如愿以偿。
谢谢观赏!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21年06月17日星期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