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祖居位于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文泰南路与观海中路交叉口,与日照镇帮药业相邻。距离日照市政府30.1公里,距离青岛市166公里。
这是丁肇中祖居的西大门,祖居现占地面积4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45平方米。既是一处历史遗迹和旅游景点,又是全市和全区重要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祖居大门对面有一个小型停车场,我是今年2月下旬去的,不是旺季,所以游客不多,总共十几个车位还空了一半。
这是祖居的平面图,一看就是大户人家。丁肇中祖居于2010年获得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日照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号。
这是镶嵌在大门右侧墙壁上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牌。丁肇中是美籍物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这里已成为日照重要人文景观之一。
大门两侧的抱鼓石精雕细刻,鼓石上面还趴着一对小石狮子。这是是汉族传统民居,特别是四合院的大门底部位于宅门入口、形似圆鼓的两块人工雕琢的石制构件,属于门枕石的一种,因为它有一个犹如抱鼓的形态承托于石座之上,故此得名。门楣上方悬挂横扁,上面草书“丁肇中祖居”五个大字,对开的朱红大门上面粘贴一付对联,上联:读书继世;下联:忠厚博家。
防疫期间必须出示安全码,我们穿过大门,迎面是一堵影壁。这道墙是影壁墙,也称照壁,古称萧墙,是汉族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外面视线的墙壁。旧时人们认为自己的住宅中,不断有鬼来访。如果是自己祖宗的魂魄回家是被允许的,但是如果是孤魂野鬼溜进宅子,就要给自己带来灾祸。当然,影壁也有其功能上的作用,那就是遮挡住外人的视线,即使大门敞开,外人也看不到宅内。影壁还可以烘托气氛,增加住宅气势。
影壁的左侧有一个月亮门,里面是办公、生活区。绕过影壁,左侧有一栋带雨廊的三开间老屋(西房),屋门右侧悬挂一个小牌子,上书“书香世家”。
西房曾为丁肇中的父亲丁观海和母亲王隽英及在襁褓之中的丁肇中所居。
书香门第展厅内以图片、文字的形式介绍了丁家族的勤学重教的良好家风。丁肇中祖居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又名“五宅”,分别由“种德堂”、“慎德堂”、“古梅轩”等五个庭院组成,为清代北方非常具有代表性质的一组建筑群落,原占地14000多平方米,有各种功能房140多间,由于多方面原因大部分遭到了毁坏。
这是站在书香门第展厅门前,向庭院中观看。丁肇中祖居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又名“五宅”,分别由“种德堂”、“慎德堂”、“古梅轩”等五个庭院组成,为清代北方非常具有代表性质的一组建筑群落,原占地14000多平方米,有各种功能房140多间,由于多方面原因大部分遭到了毁坏。
这是竖立在庭院中的日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碑,设立日期是2009年12月15日。
为弘扬先进文化,教育启迪后人,倡导尊科学、重教育之风,在省、市、区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涛雒镇自2002年开始投资300万元实施了丁肇中祖居修复工程。依据原有的布局和风格,顺利完成了丁肇中祖居修复一期工程,重点建设了“丁肇中科技展馆”,馆内以大量生动翔实的资料展现了一代科学巨人的成长历程和其勇攀世界科学高峰的高贵情操。
这是位于文物保护碑北侧的老房子,现在是“丁肇中科技展馆”。此屋为青砖灰瓦、中间三开间带雨廊。北房东间曾为丁肇中的曾祖父丁惟阶夫妇所居,西间曾为丁肇中的祖父丁履巽夫妇所居,西间的套间曾为丁肇中的二姑丁侃(丁倩原)、三姑丁丹、四姑丁绘原所居。
展厅内详细介绍了丁肇中的科研成就,丁肇中是美籍物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他的最大考研成果就是“测量电子半经”、“新立子家族的发现”、“胶子的发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唐孝威等20多位科技工作者参加了“胶子的发现”的科研工作。
L3实验;欧洲核子研究所(CERN)有一个周长27公里的加速器,1000亿伏特正电子与电子对撞,产生太阳表4000亿倍的温度,也是宇宙诞生最初的1000亿亿分之一干炒的温度。这次由美国、苏联、中国、欧洲等十九个国家的六百多位科学家共同参加的大型国际合作实验。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提供了实验必须的锗酸铋晶体(BGO),现在他们的晶体产品己被广泛用于工业及医学领域。
这是丁肇中祖居正院东侧庭院,院中两颗古树遮天蔽日。丁肇中祖居--"五宅"的工程,是从2002年11月开始实施的。一期工程先修复"种德堂"。该建筑为瓦房砖地,大院有大门、二门、三门;正院为方形,分为北房、南房、西房、东房。
这是丁肇中祖居的“西学堂”,位于“丁肇中科技展馆”的南侧,现在这里设置成丁肇中“成长经历”展馆,里面以图片、文字的形式,详细的介绍了丁肇中的成长过程。古时候这里是丁肇中家族教书育人的地方。
这是正院南房为丁肇中的伯父丁观海夫妇及其四个女儿丁始瑾、丁始瑗、丁始琪、丁始璋所居;南房现在是“国家情怀”展厅。丁肇中父亲丁观海,日照人。丁氏在日照称得上名门望族,家族中曾连出进士、举人。丁肇中的祖父早年肄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但不幸37岁便因病去世。
照片左侧图片是丁肇中回故里寻根问祖,在日照市莒县浮来山定林寺天下第一银杏树下合影留念。整个展厅的中心思想就是“国家情怀”,
某年6月28日,丁肇中偕同夫人回到他阔別47年的故乡寻根祭祖,参观了日照市容市貌,港口企业,并愉快接受了市政府聘请他担任日照海洋渔业学校名誉校长职务。临别赠言“欣见故乡进步,深觉快慰。感念各位辛劳,书此谨表敬意”。
这是“国家情怀”展厅,展示的丁肇中家人与国家领导人合影照片。1984年国家领导人安排丁观海教授专程从台湾至北京访问家人,左一为方毅,左二为二姑丁侃。
这是1978年9月10日,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丁肇中。丁肇中来到会见厅时,国家领导人握着他的手说:“见到你很高兴,欢迎你来。”主席同丁肇中教授进行了亲切的谈话。
出“国家情怀”展厅,继续东行。这里是丁肇中祖居的“种德堂”。
此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商号“同生”,为“五宅”内一大庭院,共有各类房屋33间,建筑面积560平方米,是丁肇中曾祖父、祖父的家庭住宅。
这是站在庭院门内看庭院内景观,对开朱红大门上粘贴一付对联;上联:向阳门第春长在;下联:积善人家庆有余。细想颇有哲理。
穿过门厅,门厅左侧一排房间。这里是门房、工人房、农具房、磨房,最西侧是茅房。2020年1月23日,丁肇中祖居被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授予“2018-2019年度山东省社科普及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种德堂院门内对面有一个跨院,就是照片左侧简介牌后面的院子。院门对开木门上面粘贴一付对联,上联:竹叶报三多;下联:梅花开五福。
穿过院门,左侧房屋是“南厢房”。 这里是丁肇中的伯父丁砚海的住宅,丁砚海字剑虹。曾到天津南开中学、中国燕京大学学习,英语水平很高,曾在上海做过生意,先后在青岛救济总署和北京外贸部工作过。一九六零年山东师大教授,娶郑庄锡。卒于1962年。
这是南厢房中厅情景。
丁砚海的长女丁始瑾:在杭州,嫁林樑。任杭州计量局局长、高级工程师机械师。二女丁始瑗:在北京总政文工团工作。嫁李洪宾、工路桥梁工程师。三女丁始琪:在美国,北京大学毕业,在南亚研究所工作。嫁孔令平,广州大学副教授。四女丁始璋:任人民大学法律系副教授。嫁刘瑞珣,在北大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是种德堂内的西厢房,对开木门上粘贴一付对联;上联:户纳万贯财;下联:门迎五福进。
这里是丁肇中父亲丁观海的居所。丁观海生于1911年卒于1993,早年在青岛礼贤中学毕业,后去上海光华大学、交通大学学习,1934年去美国密执安大学攻读力学,获密执安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曾任重庆大学、山东大学、台南工学院等院校的教授。著有《房屋建造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多部著作。
这是西厢房的中厅,古香古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王隽英:丁肇中母亲,同盟会烈士王以成之女,上海光华大学毕业,后公费留学美国攻读教育学,获密执安大学心理学硕士,在四川教育学院任女生指导,是国大代表,国民党中央后补执行委员。
这是西厢房的南侧房间,传统北方民居的家具布置。
丁肇民:丁肇中妹妹,气象学硕士,在美国一家电话电报公司工作。嫁叶湘涛,斯坦福大学毕业,物理学博士。
这是悬挂在房间内的照片。
丁肇华:丁肇中弟弟,生于1937年3月27日,辛辛那提大学硕士。娶態乐玫,电脑学硕士,营养学硕士。
这是种德堂内的正房,座北面南,也是种德堂内最大的仿古建筑。这里是丁肇中曾祖父丁惟瑎的故居,丁惟瑎原名惟壁,字云石,监生侯选项中书科中五品衔,赏戴蓝翎诰奉直大夫。生于咸丰二年十月二十六日辰时,率于宣统二年七月初二辰时。娶牟氏诰封宜人,生于道光二十九年二十九日丑时,卒于光绪二十八年四月二十七日寅时。合葬涛雒西门外菜园东北。
这是正房内中堂照片,东西两侧房间用红木隔断间隔。
丁肇中祖父丁覆巽:字绎言,上海复旦大学肆业,生于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辰时,卒于民国十二年十月初九辰时,葬于官庄南岭西坡,娶郑氏。
这是东侧卧室照片。
丁肇中大姑丁绛原:嫁牟云野,日照北疃人,国民党军医。丁肇中二姑丁倩原:在中组部工作,嫁中央纪委副书记王从吾。丁肇中三姑丁素原:在七机部党委工作,嫁戴铣军,华北办公厅主任。丁肇中四姑丁绘原: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嫁蓝田佑,北京铁路设计院高工。
这是种德堂内的东厢房,这里是整个庭院的厨房,做饭、用餐都在这里,我进去参观一圈,居民厨房用具、用餐桌椅设置还不齐全,反映不出来当时的情景。
种德堂内还有书房、东单、西单、黄家住屋、佃工房、粮仓、牲口棚、农具间和两处学屋等。此外,还有门面房、管理房、茶楼、科技馆等,恢复古房63间,建筑面积1345平方米;同时修缮了位于涛雒西岭的丁肇中家的祖坟及通往祖坟的道路。
这是位于种德堂内东北角的马棚,棚内还有马槽、铡刀等饲马工具。现在许多年轻人基本上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了,古时候有钱人家主要交通工具就是马,马车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小轿车。
我们参观完种德堂,从南大门出来,这是站在南大门向西侧看庭院风光,种德堂还有一个庭院,就是故居的东南角,这里翠竹遮天蔽日,清爽悠静。
此院内有一座座北面南青砖灰瓦的仿古建筑,这里是丁肇中祖居的“东学堂”,学堂门口右侧悬挂一个牌子,上书“读书济世”四个字,学堂窗外还有一个小童,双手扒着窗台向内张望,颇有情趣。
学堂内,以真人比例雕塑了一组当年教书先生正在给学童上课的情景,真实的再现了当时大户人家自开学堂尊师重教的美德。从这里可以看出,丁肇中家族中出了那么多优秀人才,就在情理之中了!
这是位于丁肇中祖居西大门左侧的“翰唐书院”。
到这里整个丁肇中祖居就介绍完了,丁肇中家族中人才辈出让我印象深刻,知识改变命运,科教兴国在这里得到了充分验证。
作为面向社会、面向中小学生的“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爱国思想、传授科技知识”的科普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及第二课堂,丁肇中科技教育基地自2004年建成开放以来,除组织全镇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学习外,还组织科普夏令营30多期,接待全市高校和中小学师生1.5万人次,各级干部职工、农民群众以及外地学习参观者3.3万人次,免费向参观者提供各种科普宣传材料、科普图册约3万余份(册),接受科普教育人数达5万多人。
谢谢观赏!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21年06月05日星期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