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北京仙府”位于崂山支脉三标山与烟台山之间的峡口,大悲禅寺的西北侧,洞府建于半山腰,距大悲禅寺的直线距离300余米,是崂山地区四大京府之一。
去崂山北京仙府无论你用百度导航,还是用高德导航都无法指示你的行车路线,因为是内部道路而且山路崎岖。上面是百度截图,红五星位置就是北京仙府的洞天福地。仙府对面有村名"峡口庙"村,此地原有庙宇,名曰大悲阁,是崂山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据说创建于唐代,当地习惯叫它峡口庙。首任住持系唐代法师普丰和尚,阁内供奉如来法相。到了明代,寺庙由寂云和尚重修扩建,规模扩大,到了清代嘉庆年间,对破旧庙堂复又重修,主殿内供奉观音菩萨,原如来佛像移居后殿祀之。
这样说比较清楚,从大悲禅寺出来至王沙大道右拐弯,西行300米遇一个土路口(上图),右拐弯沿土路北上行。(注意:小轿车就不要上去了,因为道路坑洼不平,搞不好山坡没有上去,车嗝屁了!SUV还是可以的,但必须是老司机!)。
峡口庙自唐代起,一直到解放前的1939年,虽然庙宇陈旧,但整体结构完好,房舍建筑犹存,时任住持是能隆和尚,庙内有僧众四人。1959年时,庙宇失修倾圮,至1966年,残破的庙宇被整个拆除。目前原庙堂仅剩遗址,新址移到东面不远处重建,就是现在的大悲禅寺。
上行百米一个急弯左拐,右侧无路且都是企业围墙,一直沿着左侧私家宅院围墙前行,过一个风光不错的水塘(应该是北京仙府的放生池)。
前面是一个报废汽车堆场,乱七八糟的投放着许多报废大货车。沿路右拐,前面就是水泥路了,上面有一个景区停车场,如果不是节假日,你可以沿着水泥路、过小石狮子石级路,一直开车可达北京仙府的东便门外。
这就是北京仙府下面的停车场,场地不大确很方便。不要说外地游客,就是青岛市人也鲜有人知,除了附近居民经常到这里上香祈福,所以平时游客不多。北京仙府所在的烟台山,海拔不高,山势陡峭,也有许多传说。相传,此山"烟台"之名,是官方叫法,当是因山颠旧有古烽火台而得名,而此山地处要冲,是沿海地区重要的军事要地。当地人却称呼此山为"围子山",因为山顶存有一座石头围成的寨子,石墙高约两米,依山势而建,当地传说是清兵为剿捻所建,也有传说是捻军山寨,为了防御清兵所建。
小停车场上面就是通往北京仙府的石台阶,我拍照的位置就可以看到北京仙府的石栏杆。台阶两侧有一对石狮子,龇牙咧嘴似笑非笑的供卫着烟台山北京仙府的山门。
"围子山"一侧的深涧,有一个"万人坑",解放战争时期,崂山柳沟村的还乡团,在团首王存俭的带领下,四处搜捕隐藏的地下党,随意抓捕当地群众,抓获的人都被押赴围子山顶,杀害后丢到深涧中,由此涧内尸骨如山,久之形成埋尸坑,令人侧目。
仙府山门的下面有一座四方形翘角尖顶琉璃瓦的香炉,方便善男信女焚香祈福,炉壁上粘贴了一张告示,是封山防火期间严禁动火的告示。
石台阶之上就是北京仙府的山门,门楣上方悬挂一个横扁,上书“北京仙府”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两侧门柱悬挂一幅对联,上联:仙府圣境一方净土,下联:普度众生国泰民安。
穿过山门进入仙府庭院,院落不大但清净敞亮,我们按顺时针方向介绍。西侧神殿南侧是公关殿,殿内供奉手持青龙偃月刀的关圣帝。北侧神殿是黄仙殿。殿内供奉的是黄老爷爷和黄老奶奶,殿前高香林立香火旺盛。
在关公殿的西侧还有一个偏院,我进院细观,原来这里是“聚仙堂”,堂院中间设置长方形铸铁四足亭式香炉一尊。
仙堂不大,大概有20几平方米,中堂上方悬挂一个横扁,上书“祖仙堂”三个大字。大红色供台之上供奉着:黄仙太爷、七师傅、常仙太爷、胡三太爷、蟒仙太爷、皮仙太爷、白仙太爷及各位太爷的太奶仙位,林林总总全部是崂山本地神仙。
这是站在聚仙堂庭院看北京仙府的一进庭院,这里还有方便游客休闲的石桌石凳,这里依山傍谷居高临下的确风水宝地。
我们再回到前院,座北面南一共两个大殿。西侧大殿是“胡三太爷”殿,九级石台阶两侧有石狮子一对,左侧石狮旁边有功德碑三通。大殿门楣上方悬挂横扁,上书“胡三太爷”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殿门两侧有对联一付。上联:广撒福禄出仙家,下联:扶危解困在人间。由此可见崂山地区对胡三太爷的崇敬有佳!
我怀着敬畏之心进入大殿,迎面白发银须眉目清秀的胡三太爷端坐于供台之上,胡财与二仙师胁侍两侧,西侧供奉的是胡老仙姑,东侧供奉的是胡三太奶,东厢供奉的是董仙姑、四仙姑,西厢供奉的是胡金英、胡翠英两位仙姑,雕塑精美人物各异栩栩如生。
前院东侧大殿是“胡老太爷”殿,殿门上方悬挂一个横扁,上书“胡老太爷”四个大字,殿门两侧也有一付对联,上联:深山修真天下扬,下联:出山聚缘保平安。门卫石狮和大殿都高于西侧的胡三太爷殿,看来老太爷的确功高盖世!殿门右侧悬挂一个招牌,上书“千难万难不离崂山”,道出崂山百姓的心声。北京仙府庙会定于阳历的一旦一月一日,阳历的正月十一日。
我进殿顶礼膜拜,一股浓烈的烧酒味道扑面而来,看来每天早上都有善男信女为这里的神仙斟酒摆贡品,胡老太爷和胡老太奶双手合抱面带微笑端坐于供台之上。东侧供奉的是胡大太爷、胡二太爷,西侧供奉的是胡大太奶、胡二太奶,东厢供奉的是胡四太爷、五仙师、五师奶。西厢供奉的是胡四太奶、胡三姑和胡八姑。
在关公殿与聚仙堂之间有石级路通往仙府的上院。
清代即墨黄氏家族的贡生黄肇颚,在《崂山艺文志》中,提及有一座起仙台,就在此山顶,书中写道"台圆如突,先九世祖墓在焉"。山顶细看,形态确如书中所描述,只是没有任何墓葬标志,或许真有黄氏先人埋葬于此。
我们站在石台阶上回望仙府庭院,整个一进庭院尽收眼底。
大概有30余米的高度,登顶石台阶。迎面一座石质小庙,庙门前有一尊园形石质香炉,香炉上刻有“国泰民安”四个大字,庙内供奉的也是胡三太爷和胡三太奶。
小庙东侧有一个平台,北侧山崖下有两座小巧玲珑的仙府,仙府前面有一个宝葫芦形状的放生池,池内红鲤鱼优哉游哉。平台东侧还有一座石质六角观海亭,始建于公元二零一四年,数十位善男信女集资12万元修建而成,亭内石桌石凳一应俱全。
在两座小仙府之间有一眼清泉,名曰“神泉”,泉水清澈甘凉,常饮能益寿延年包治百病。我夫人刚才被这里的仙蚊猛亲一口,在小腿上点化一个仙苞奇痒无比。于是取神泉之水洗之,果然清凉解痒,看来神泉延年去病名不虚传。
顺着小“常仙府”左侧的石台阶继续上行,上面就是北京仙府的最高洞府“胡仙府”。
据说,仙府胡三太爷的传说极多,曾经有“辨识精怪,拯救百姓”的善举,拯救过即墨城的十数万居民。这件事,发生在胡三太爷在世的时候。当时,胡三太爷还在流亭教书设馆。他的学问极好,知识渊博,村里人都非常钦服。
洞府有一个石质佛龛,胡三太爷和胡三太奶端坐其中。仙府出自自然天工,在山石险要处巨石之间,颇有石破天惊之气势。此洞就是传说中的狐仙洞,旧称为"古月"庙,古月为胡,庙中供奉的神主,当地人避讳"胡"字,尊称一声"三老爷爷",可见与"胡三太爷"胡峄阳先生有密切关联。
站在“胡仙府”门前俯瞰,宝葫芦放生池平台景观一览无余。
胡峄阳在崂山地区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他应该是唯一的崂山本地的神仙。崂山地区流传的“千难万难不离崂山”即出自其口。至今在崂山地区有其多处的民间祭祀之处,最成系列的是现今青岛地区的四大京府,即所谓东西南北京仙府。其中东京府在位在即墨马连沟村东京山,每年正月二十日庙会。西京府位于王哥庄黄山,每年正月初八有庙会。南京府位于张家河村,每年正月二十一日逢会。除了四大京府,胡峄阳还有很多祭拜之处,如著名的崂山的寂光洞,位于华严寺后侧的山腰间,洞大如屋,每年正月初八为吉日,这些可能是四大京府外的别院吧。
这是站在北京仙府一进庭院的南墙边俯瞰三标山与烟台山之间的峡口,下面一片金顶仿古建筑就是“大悲禅寺”,右上角的道路就是“王沙大道”,
王沙大道南侧就是峡口庙村。
到这里整个北京仙府就介绍完了,从北京仙府看崂山地区的胡仙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底蕴深不可测。崂山四大仙府都居风水宝地,周围风光奇丽,且全部免费游览,是市民休闲了解胡仙文化的不二之地。但是非常不好找,不要说外地游客,就是青岛市居民十之八九都不知道,的确有待于进一步宣传推荐。
谢谢观赏!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20年07月15日星期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