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合宫位于青岛市即墨区通济街道西流峰村、天山一路,小龙山山顶、道德院东侧,是小龙山最主要的宫阁。
这是以前的老照片,站在天山一路上就能看到小龙山山门牌坊,当前天山一路正在大规模改造,小龙山周围房地产开放如火如荼,早已经面目全非。但是从青岛市去小龙山还是很方便的,青银高速马山出口南行就是,开车导航也非常方便,距离青岛市45公里。现在因为修路你得在附近寻找停车位,然后步行上山。
这是即墨小龙山山门牌坊,四柱三门中国传统牌坊仿古建筑精雕细刻美轮美奂。中门门楣上镶嵌巨大横扁,横扁凹刻“国泰民安”四个大字,横扁之上、翘角飞檐之下还有竖扁,上书“小龙山”三个大字。
穿过山门牌坊,迎面一座石碑,“永合宫”三个金色大字凹刻其上。沿着石碑左侧道路上行不远就是永合宫。
小龙山海拔65.2米,山虽不高却古今闻名。清初,曾因山上多松树而名万松山。后来将东麓西流峰河边的小龙王庙迁至山上,遂改称小龙山。现在的小龙山已经被开发利用,重新修缮了庙宇,绿化了环境,修整了道路,山西侧开发了楼盘,声名也日渐远播。
顺着水泥路上行,道路左侧依次出现两、三座寺庙,其中就有观音寺,但是还在建设中一直没有开门纳客,顺着在建红墙北行,迎面一道影壁,影壁上凸刻四个大字“道炁长存”金光闪闪。
在这里解释一下:“道炁长存”为道的上德之性与道的物质能量是永恒的存在。在道经中很常见,净天地神咒中就有凶秽消散道炁常存。
炁,qì同“气”,道教中有“一炁化三清”之说。 风水上,“炁”是一种意识流,是“场”的一种状态。 虽然中医、风水著作中常写作“气”,但实际上应是“炁”的概念。 养生上,“炁”是一种疗愈能量,存在于宇宙万物间一股生生不息的能量流。在气功,吐纳,导引术,及禅坐之中,所讲究的气及是这炁的能量流,从动作与意识的相互配而下,对人体达到疗愈而提高健康。
影壁的东侧就是永合宫的宫墙大门,进入大门是一个宽阔的广场,如果天山一路不修路,车辆可以直接开到这里。其实现在熟悉道路的当地人也能开车至此,外地游客就不容易了。上面照片是宫墙大门对面的宣传牌,牌上有“犯太岁的生肖”、“为什么要拜太岁”、“什么事太岁”等道家思想,宣传牌左右两侧还有一付对联,上联:乾元启运三阳泰,下联:坤满福地降吉祥。
广场西侧是慈“慈母阁”和“道德院”,它们都是永合宫的附属阁院。据传,康熙年间,山上曾建有庙宇,每年二月二和六月六逢会,香火不断。2005年8月,由在即墨经营房地产的加拿大华人王成合捐资复建,占地10余亩,包括玉皇殿、慈母阁、龙王殿、财神殿、胡仙殿、土地殿、斗姥殿、十王庙等。每年农历六月十三,为小龙山庙会。
广场东侧原先的点精之笔“白塔”,已经用铝塑板包裹的严严实实,可能是佛道两家有些事情没有处理妥当,所以暂时封闭,至于什么时候重见天日只有这里的神仙知道了。
这是白塔的庐山真面目,典型的藏传佛塔。去年10月我去青海省旅游,在藏区经常看到这种佛塔,我感觉白塔竖立在这个位置恰到好处,在小龙山南侧山下看绿水青山、山巅白塔特别漂亮,如果就这么罩着、或者异居他处就太可惜了。
广场北侧、石台阶右侧有一通石碑,石碑上两条天龙对视,天龙中间凸刻四个大字“天官赐福”。
永合宫原为龙王庙,建于康熙年间,与天井山龙王庙分别位于即墨的东面和西面,应该都是为供奉秃尾巴李龙王所建。因此天井山龙王庙又称为龙山龙王庙,而此处则称为小龙山龙王庙。
登上11级台阶,平台顶上就是永合宫的山门,山门前面有一对巨大的石狮子,四只狮眼目视一点,似笑非笑的俯瞰着进进出出的善男信女。山门前有雨廊,门前廊柱上有一付对联,上联:儒门釋户道相通,下联:三教从来一祖风。门楣上方悬挂横扁上书“永合宫”四个大字。山门两侧各有偏殿,偏殿两侧各有一幅道家图腾。
石台阶下面还有一个临时性宣传牌,上书:温馨提示;“以下人员禁止入内,健康码显示为红码、黄码,未佩戴口罩,体温达到37.3度,近期有发烧、感冒、咳嗽、乏力症状,近期接触境外人员的,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毕竟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严格管理情有可原。
进入山门,山门内东西两厢是门神“哼哈二将”,这是西侧的“哈将”,双手执剑龇牙咧嘴大喝一声:“心怀不轨、贪官污吏,拿头过来看老哈的尚方宝剑”!
这是山门内东厢的门神“哼将”,
双手执鞭怒目圆睁,虽然紧闭其口不吐只言片语,但能看透人世间“心怀叵测、口是心非的可恨之人”!
山门内门厅中间供台之上还有一神,脚踏风火轮,左手竖中指、右手举金鞭专打牛鬼蛇神不良之辈!此神即是护法神“王灵官”是也!王灵官背后的北门门楣上方还有四个红漆大字“众妙之门”。
很多道家宫观的第一各大殿中,镇守道观山门的灵官神一般都是这位王灵官。进入道教的宫观,山门内的第一座殿往往为灵官殿,殿中供奉着一赤面髯须,身披金甲红袍,三目怒视,左持风火轮,右举钢鞭,形象极其威武勇猛,令人畏惧的神仙,这就是道教的护法神将王灵宫,又称火车灵官王元帅。王灵官面对山门,额上火眼金睛,能辨识真伪,察看善恶。因此道教徒到宫观,进山门后首先朝拜王灵官,民间流传有“上山不上山,先拜王灵官”的俗语,以表达对这位道教护法神灵的崇敬。
穿过山门,迎面是一尊三足鼎两层塔式香炉,一进庭院随山势又分上下两院,下院东西两侧是钟鼓楼。永合宫也是按照中国宫庙典型布局建设,共二进庭院。
这是一进庭院下院的钟楼,两层翘角飞檐四边形仿古建筑,一层大门紧闭,门楣上方悬挂竖扁,上书“钟楼”两个大字。
照片左侧就是鼓楼,与钟楼对应建筑形式一般无二。上11级石台阶就是一进庭院的上院,上院石台阶前面又有一个影壁,影壁中央凸刻四个大字“合和胜境”。
在鼓楼的南侧,放置一尊雕塑,大肚弥勒佛喜笑颜开拖着聚宝乾坤袋勇往直前,这就是“一路发”!许多游客有感而拍,为了个喜气洋洋!
来到一进庭院的上院,合和胜境影壁的北侧是一面制作精美的九龙壁,九龙壁下面是一个放生池,池内鲜艳夺目的睡莲正在盛开。
一进庭院的上院西侧是“仙师殿”,仙师殿的南侧还有一座小偏殿,偏殿殿门两侧有一付对联,上联:勤耕润房地生金,下联:俭持恒江山社稷。门楣上方横批:五谷丰登。殿内供奉的是“土地爷爷和土地奶奶”。
仙师殿殿门两侧廊柱上有对联一付,上联:在古洞修身养性,下联:出深山四海为家。恭进仙师殿殿门,迎面供台之上“东京老师傅”端坐于供台中间,左侧供奉的是“东京老奶奶”,右侧供奉的是“胡兰英”,还有左右两边和南北两厢供奉的都是即墨当地的胡家诸位仙家,也就是即墨、崂山一带居民崇拜的狐仙。仙师殿北侧偏殿还没有仙家入住。
一进庭院上院的正殿是“龙王殿”,三开间大殿高大雄伟,翘角飞檐下面悬挂竖扁,上书“龙王殿”三个金色大字。殿门前四柱雨廊,中间两个廊柱上有对联一付,上联:祈风祷雨愿风调雨顺,下联:保家佑民祝国泰民安。大殿右侧矗立石碑一通,碑上凹刻“永合宫碑铭”五个大字。
我从殿门看进去,黑脸的龙王爷手捧玉圭、头戴王冠、双目圆睁,端坐于供台之上佛龛之中。关于小龙山龙王庙还有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公言诚可信也,此谓“小龙山”,实则不为小。其北依马山,东西环河,南襟小号峰、胶州湾,脉隆气固,瑞祥中蕴,何言不藏仙耶?山有水,亦有龙。其与城东龙山志栽,天井山者遥相呼应,共同编织着“黑龙”,亦“没尾巴老李”之传奇。故老相传:“老李”在两山上都抓过“龙池”。感念老李泽被乡里之灵应,早年小龙山上为其修建了龙王庙,亦于农历六月十三日开庙会。惜山庙毁于战火半世纪有余,近年山体亦遭侵蚀,乡人每叹为憾事。盛世多贤能,慧眼识璞玉。优化环境,造福一方,被仁智者视为己任!
传说:北宋年间,龙山脚下的“大村”有一李姓的人家,夫妻善良勤劳。这一年妻子生了个孩子,浑身黝黑,粗壮有力,但是屁股上有一条尾巴。李父见是个怪胎,就偷偷的把他扔到村外野地里。李母知道后于心不忍,就把其抱了回来好生喂养。一日李父干完活下坡回家,进门看到妻子晕倒在地,怀中一条“黑蛇”在吃奶,尾巴还在晃来晃去。李父知道是儿子变的,心里异常气愤,便用手中的铁锨一下子把尾巴铲了下来,只听轰隆一声人不见了,地上只留下一滩血和一条斩断的尾巴。村民们得知此事,知道他不是凡人,便不再称呼它的名字,尊称他为“秃尾巴老李”。
再说“秃尾巴老李”被斩断尾巴,痛得他忍不住了,就把旁边的山头使劲的抓了一把,这一把就把山颠抓出了一口深井,从此龙山也就叫“天井山”了。抓出来的石头他想送到大海中,可是却从手指缝中漏出了几块掉在地上,这就是“天井山”东南面大约三里地远的“龙抓石”遗迹。据说大个的石头有二十几吨重。

这是龙王殿的雨廊。
后来,“秃尾巴老李”来到了东北的白龙江,那里有条白龙整天兴风做浪,残害沿江的百姓。“秃尾巴老李”就托梦给江边的老百姓,他想在人们的帮助下驱逐那条白龙。在他与白龙交战时,人们看到江面冒黑水,就往江中扔馒头。江面冒白水,就把用布包裹着石灰扔下去。就这样黑龙吃了馒头越战越勇,白龙吃了石灰,体力越来越差,又身负重伤。无奈之下只有远远的逃遁,再也不敢回来了。从此白龙江改名为黑龙江了。
龙山山顶有被称为“天井”的天然深井,还有始建于南宋的龙王庙、慈禧太后亲书的“泽周壮武”匾额、光绪皇帝敕封的“九江王”圣旨、御赐灯笼一对、历代关于李龙王的诗文碑刻,现存明清以来地方官员所刻的金、银、铜质求雨龙牌63面。
这是一进庭院上院的东配殿“三星殿”,三星殿南侧也有一个小偏殿,偏殿殿门两侧有一付对联,上联:天官赐福永吉祥,下联:药王祝寿保平安。门楣上方横批:福从天降。殿内供奉的是天官大帝和药王爷。
三星殿翘角飞檐下面悬挂竖扁,上书“三星殿”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殿门两侧廊柱是铜刻对联,上联:福禄寿三星并照,下联:天地人和礼同春。
我怀着祈福延寿的心情进入大殿,夫人正在顶礼膜拜。抬头仰望手捧“如意”的福星端坐于供台中间,左侧是“老寿星”,右侧是手握金元宝的“禄星”。
我顺着龙王殿西侧的通道上九级石台阶来到二进庭院,西侧配殿是“地藏殿”,以前翘角飞檐下面悬挂有地藏殿的竖扁,现在不知所踪。殿门前置四足鼎式香炉一尊,香炉凸刻“豐都城”三个大字不知何意?殿门左右廊柱上有对联一付,上联:众生度尽方登菩萨,下联:地犾未空誓不成佛。此豪言壮语让世人动容!
殿内金光灿灿的地藏王菩萨双手相叠、盘膝端坐于供台之上,菩萨的弟子闵公父子在左右两侧胁侍。
在这里介绍一下闵公父子:九华山一代的主人名叫闽让和,为人乐善好施,在九子山(九华山)中修桥补路,行医送药,斋僧布道。人们都称他为闽公。闽公家中,经常开设斋会,款待四方僧众。常来他家参加斋会的僧人共有九十九位,闽公因所斋僧众不满整百深感遗憾。
这一日,闽公听说山中来了一位被称为洞僧的苦行僧,住在南台的一个山洞里。心中颇为高兴。希望洞僧也来参加斋会,以实现斋僧百人的心愿。
这年农历七月三十日,闽公又邀请山上的僧人斋会,并派儿子亲自去南台拜请洞僧前来参加。
金乔觉想,自己是异乡人,也该向施主讨一块立足之地。於是欣然赴约,来到闽家。闽公见洞僧前来,上前就拜,并提出:“高僧如不嫌弃,日后还请多多光临”的请求。金乔觉称谢毕,说出:“小僧外乡之人,来贵地修行,还望施主慈悲为怀,借小僧一席之地为贫僧作栖息之所”的心愿。
闽公问:“不知高僧相中了何处风水,需要多大道场?”
金乔觉表示:“贫僧但求一袈裟之地足矣!”
闽公说:“这有何难,九子山中九十九峰,山山水水都是老夫的领地,高僧尽可随意选定”。
此时,金乔觉说声:“蒙施主厚赐”。随即脱下身上的袈裟,向空中一展,顿时山风骤起,一袭袈裟,越旋越高,越展越大,最后将九子山大大小小九十九座峰岭一齐罩住。
闽公一见大惊,赶紧匍伏于地,说:“老朽乡野俗人,不知神僧今日驾到,罪过,罪过!老夫愿将这九子山中九十九座山峰,方园百里领地,尽献神僧,以作道场,请神僧笑纳。”金乔觉连忙伸出双手伏起闽公,连说:“多谢施主,多谢施主。”后来,闽公受佛家影响越来越深,他先送儿子出家,自己也随后出家,父子俩都拜金地藏为师。从此,闽公父子就和金乔觉一起在九子山中虔诚苦修。终成正果,从此以后闵公父子就站在地藏王菩萨左右了。
这是二进庭院的正殿,是永合宫中最大的大殿,六开间大殿雄伟大气让人肃然起敬。以前翘角飞檐下面有竖扁“大雄宝殿”,现在也不知所踪。殿门前两侧廊柱是也有对联一付,上联: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下联: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仔细琢磨的确有现实意义!
这是2018年上半年博友拍摄的照片,你看翘角飞檐下面的竖扁还在。到这里我有点明白了,永合宫一进庭院是道院,二进庭院是佛院。是不是因为佛道两家共院而不能挂牌?我觉得朗朗乾坤的大国天下,佛道两家本应该精诚团结,共图国泰民安!
我怀着敬畏的心情步入大殿,大殿中间供台之上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其主管中央娑婆世界,他有两位胁侍,“大智”文殊菩萨和“大行”普贤菩萨,号称华严三圣;他是这个世界的教化者,是佛教教主。他的法身是藏传佛教崇敬的大日如来。
西侧供奉的是“西方阿弥陀佛”。(梵语Amitbha),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大乘佛经主要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对阿弥陀佛及其西方极乐世界均有详述。大乘佛教流传之地,如中国、日本等大乘教区,阿弥陀佛信仰也尤为繁盛和重要。而汉传佛教的净土宗,则完全以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作为专修的法门。
东侧供奉的是“东方药师佛”。
药师佛,日光、月光二菩萨胁侍左右,并称为药师三尊。药师佛之形像,据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念诵仪轨供养法载,左手执持药器(又作无价珠),右手结三界印,身着袈裟,结跏趺坐于莲花台,台下有十二神将。此十二神将誓愿护持药师法门,各率七千药叉眷属,在各地护佑受持药师佛名号之众生。又一般流传之像为螺发形,左手持药壶,右手结施无畏印(或与愿印)。
三圣佛的东西两侧供奉的是十八罗汉,因为大殿供台限制,众罗汉有点肩并肩手拉手,一片和谐氛围。
东侧配殿是“弥勒殿”,你看!翘角飞檐下面也没有悬挂竖扁。殿门前同样有一尊四足鼎式香炉,殿门两侧门柱上同样有一付对联,上联:大肚能容容得世上多少事,下联:开口便笑笑去人间千载愁。
恭进殿门,迎面是喜笑颜开的大肚子弥勒佛,手捧金元宝舒舒服服的坐于供台之上,左右众仙胁侍。到这里永合宫内景观就全部介绍完了,我们原路返回。
在永合宫内还有一口“龙井”,到底秃尾巴老李是不是在这里住过,或者说井中是不是真的有龙,只有你亲自去看一下才能知道,毕竟眼见为实!
在永合宫的东南侧山下,还有一个景观,就是观音广场,现在也被包裹的严严实实。
这是没有包裹之前的照片,在高高的供台之上,一尊精雕细刻精美绝伦的四面观音立佛像,让人赏心悦目。与小龙山山顶的古建筑、白塔遥相呼应,让小龙山仙气十足,但愿白塔、四面观音早日重见天日。
这是小龙山东侧山下的放生池,山水相连风景如画。但是,要想进一步提升小龙山的旅游档次、聚集人气,小龙山风景区还得下大力气整治环境,例如放生池内飘浮大量因为缺氧死亡的大鲤鱼、环境卫生等等,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谢谢观赏!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20年07月25日星期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