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岛市:崂山“荒草庵”

(2020-07-09 09:40:56)
标签:

旅游

分类: 周末逛青岛

 荒草庵位于青岛市崂山区中韩镇浮山徐家麦岛北。负山面海,景色独具一格,创建于明代。据传该庵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因庙建于山之荒草中而得名,后因黄作孚在此隐居,又名黄草庵。该庵建国后渐圮。青岛市:崂山“荒草庵”

 进入青大一路,沿着青大一路北行980米,至福利院、右拐弯东行250米至道路尽头,从人工湖东南角左拐弯百余米即到。前一阵子金鱼钩大姐跟我打听“荒草庵”的近况,为了做到心中有数,所以先来看看。青岛市:崂山“荒草庵”

 这是浮山封山时期的铁门,位于荒草庵南侧80米处。车辆禁止入内,你只好在周边道路上寻找合适的位置停车,然后徒步进入,进入铁门沿右侧道路上行,抬头就可见荒草庵文物保护碑。青岛市:崂山“荒草庵”

 这是门卫的执勤室,现在这里免费进入,这里也是周围居民晨练和登山健身的地方。青岛市:崂山“荒草庵”

你看前面一处宽阔的石台阶,周围丛林密布古木参天,环境的确不错。青岛市:崂山“荒草庵”

 拾阶而上,迎面就是崂山区级文物保护碑“荒草庵”,背后一颗歪脖子古树尽显古老沧桑!庵前有三株老枫杨,一株已经枯朽,只存主干,另两株长势旺盛,虬曲盘旋,遮天蔽日青岛市:崂山“荒草庵”

 文物保护碑的左侧就是“荒草庵”的山门,破旧不堪的铁门从里面锁死,此情此景让我大失所望,我10年前,跟随乐乐登山队来过此地,今天看来与那时候并无二致。青岛市:崂山“荒草庵”

 既然来了就要一探究竟,我先围着“荒草庵”的围墙转一圈,看能不能趁虚而入,在“荒草庵”东侧的院墙上被好事人扒开一个缺口,我探头向内张望,里面用砖头垫起,方便翻墙而入者安全着陆。青岛市:崂山“荒草庵”

 我纵身而上翻过院墙缺口,来到荒草庵院内。庭院不大,庵内两大一小三株银杏树,东侧两株大树枝繁叶茂,是青岛地区雌雄并植的夫妻树中长势最为茂盛者,西侧10余米处一株较小,当是夫妻树分蘖的后代。雌雄二树中雌株更为高大粗壮,旺年尤能结果五六百斤,迄今不衰。青岛市:崂山“荒草庵”

      站在东侧古银杏树下,看荒草庵山门内侧,自然生长的翠竹几乎覆盖了山门。

根据《即墨市志》等多部史籍记载,民国时期该庵主持道士刘阳明称,此庵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由山东头、大麦岛、王家麦岛、徐家麦岛、大尧、小尧、浮山后等8个村庄捐资修建,初始规模很小,后由道士高知礼在浙江不断募化,增加殿宇,规模不断扩大,至清朝末年,已成规模。青岛市:崂山“荒草庵”

这是庭院南侧、山门西侧现存建筑,从四周墙壁看应该是老建,瓦顶应该是后来维修更换的。荒草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那个时代凝固的历史。古庵的现状与曾经的历史是分不开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因“破四旧立四新”的愚昧运动对古庵文化造成了毁灭性打击。青岛市:崂山“荒草庵”

 这是北侧平台顶上仅存的两栋房屋,西侧是现代建筑,东侧应该是这里唯一保存基本完整的古建筑,但是急待维修,一旦坍塌必将追悔莫及!庭院内荒草丛生,倒是与庵名非常吻合!青岛市:崂山“荒草庵”

 你看庭院北侧的东大殿,石墙、雨廊、廊柱一看就是古迹,只是顶瓦在动乱时期庵产改为他用时更换了,古时候这里是“娘娘殿”,东西厢房已经踪迹全无。青岛市:崂山“荒草庵”

古时候荒草庵其正殿供奉南海大士,左侧是三官殿,右侧是娘娘殿,东厢为七神殿,西厢为阎王殿,对面是关帝殿。《胶澳发展备忘录》中曾载,有道士3人,仆役4人。庙产包括土地43亩,荒山四五百亩,由寺观自行管理,每年收入不菲。青岛市:崂山“荒草庵”

古时候院落东南建有道士住宿房屋,其山门在东南,形成一个回字形建筑。据麦岛村老人回忆,过去,逢正月十六日这里便举行传统的荒草庵庙会。每逢庙会,人山人海,行人如织,热闹非凡。周边各村来此表演锣鼓队、高跷队,还有舞龙灯、耍狮子、跑旱船等节目。浮山所东北街雅乐组也经常前来助兴,演奏的《苏武牧羊》、《游湖》、《老倌扫殿》等节目,给荒草庵庙会增添不少色彩。青岛市:崂山“荒草庵”

 荒草庵旁山环水绕,石桥镜湖,鸟鹊聚集,环境幽雅宜人。庵院前后有大小泉眼喷涌无数,据说大而为井者名神水泉,远近求水者络绎不绝。青岛市:崂山“荒草庵”

 我从庵内翻墙出来,遗址东侧山高谷深植被茂密风光秀丽,有几位附近居住扥市民带着大大小小的水桶来荒草庵水源地取山泉水。青岛市:崂山“荒草庵”

 荒草庵的东侧谷底有古井一口,山泉一眼,先有甘泉后有古庵,遇水而居是生命法则。据前来取水的老人说,此水甘甜纯澈,历代均传经常饮用对身体有神效。青岛市:崂山“荒草庵”

 荒草庵是青岛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始建于明代的荒草庵,是凝固了的艺术,是浓缩了的文化的精华载体,是那个时代的见证。历史久远,时间跨度大,对研究崂山历史,丰富青岛历史文化研究有重要意义。青岛市:崂山“荒草庵”

 荒草庵作为道教文化的一部分,其修缮对于青岛市最近提出的建设滨海现代文化名城、道教文化是凸显青岛个性的文化标识,西汉建员元年(公元前140年)道人张廉夫在崂山建茅庵修行。此后历代都重视道教在崂山的发展,并在崂山先后兴建了九宫、八观、七十二庵。荒草庵便是 七十二庵中现存的一个。以经济发展带动古迹修缮,以古文化提升城市层次和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是当今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青岛获得更大发展的必经之路。青岛市:崂山“荒草庵”

 荒草庵对于构建浮山文化风景圈具有重大意义。荒草庵位于浮山山麓,其西侧是清末著名维新人士康有为之墓,越过山南便是明代即墨进士黄作孚曾隐居读书、明代即墨进士黄作孚曾隐居的全圣观,浮山上有许多历史遗迹。明朝洪武年间为防倭寇,在浮山设军事建制,曾有军士1000余人。第一次世界大战亚洲的惟一战区在青岛,而浮山则是主战场之一。据《胶澳志》载,浮山山势险峻,为日、德当年攻守最烈之战场,现银川路南端的路旁山上还可以看到当年的战争遗迹。此为浮山几处著名的人文景观;而浮山为崂山向青岛市区的延伸部分,其自然景观亦是美不胜收——浮山九点云连峰美景、五六百年古银杏、清澈保健的泉水、以及曾经作为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主材料浮山怪石的也被世人称道。青岛市:崂山“荒草庵”

 浮山人文与自然的交织综合,构成了浮山独特的风景文化风貌。而浮山山下是浮山社会福利院,如若以浮山为中心构建浮山文化风景圈,必然惠及山下的福利院,惠及当地民众。浮山文化风景圈也会成为青岛旅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青岛旅游业发展,展现独特的城市魅力,进一步提高青岛市旅游文化底蕴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构建浮山文化风景圈已经成为众望所归。青岛市:崂山“荒草庵”

 这是荒草庵庭院北侧的东殿内的破败情况。

综上所述荒草庵的修缮,已经刻不容缓,希望政府和崂山风景区、还有有识之士的企业家各尽所能及时采取修缮措施,恢复荒草庵昔日盛况。古迹好比历史之明镜,勤勤擦拭,才能惠及众生,为苍生造福。

    谢谢观赏!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200704日星期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