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珠山菩提寺位于青岛市珠山国家森林公园东北侧,大庵山南侧,黄岛区灵珠街道办事处辖区内,以前是青岛白云寺。从游客中心进入沿着景区景观大道东行看路牌可直达,也可以选择:“送子观音庙--观音阁--小狐仙洞--大狐仙洞--进香大道--菩提寺”,这是一条精典路线,省功省力风光绮丽景点串联少走弯路,游览就舒服多了。
这是我站在菩提寺东南侧山顶拍摄的全景照片。下面咱们就从灵珠山菩提寺南侧正大门开始,详细游览。
我们游览完了大狐仙洞,沿着进香道来到菩提寺的南侧正门,这是我站在汉白玉“如意桥”的南侧看菩提寺。灵珠山菩提寺(LingZhuShanBodhiTemple)原名白云寺(BaiyunTemple),位于青岛市黄岛区小珠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内,在小珠山北麓、大庵山南麓,占地80亩,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是江北最大的佛教寺院。
以前“万法朝综”影壁就在我现在站立的地方,不知什么时候移到“灵珠山菩提寺”牌坊北侧了。上面的照片是我2011年拍摄的,注意看影壁顶饰翘角飞檐装饰华丽。该寺所在之地钟灵毓秀,风景优美,因南临大海、地势较高,山顶常有白云缭绕,如同仙境一般。因而,此处总是有源源不断地人进贡香火,影响广泛,在青岛市素有“东崂西珠、东道西佛”之说。
从南侧中轴线开始游览,首先我们要穿过面前的汉白玉石桥,石桥横架碧水之上,名曰:“如意桥”。白云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属汉传佛教禅宗道场。清朝咸丰六年重修,民国31年二次重修,在文革中,白云寺遭受重创,致使古寺仅存遗址。
这是我2016年12月初拍摄的照片,“万法朝综”影壁已经移到“灵珠山菩提寺”牌坊北侧了。此牌坊用料讲究雕刻精美,在青岛市行政区是绝无仅有的。2006年12月,白云寺重建工程正式启动,2009年9月重建完成。并定名灵珠山菩提寺。该寺自明朝末年修建之后几百年间,规模逐步扩大,影响力也逐年加深,在青岛地区有较大的影响。
这是牌坊的局部照片,云龙石柱、佛教人物、浮雕故事都细致入微,雕刻工艺精湛可见一斑。现在菩提寺主殿有: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观音殿、舍利塔、钟鼓楼等建筑。
我在牌坊前后左右看了个仔细,不仅为精湛的工艺水平赞叹不已。穿过牌坊是一个小广场,菩提寺是依山势而建,呈南低北高的态势。小广场五开间仿古建筑是“抄经房”,对面相同建筑是“请香处”。
菩提寺中轴线两侧有许多经文石柱,无论是石柱和上面的经文雕刻的都非常精美。灵珠山菩提寺建成时,举行了盛大的寺院落成、佛像研究和方丈升座典礼。这里是著名的佛学圣地,经常会有世界各地的大师前来举行各种仪式。
再上一级平台,就是现在的“万法朝综”影壁安装的位置,你看影壁顶饰是不是没有以前的精美?影壁北侧是明哲大师的手书“万法朝综”四个大字。
“万法朝综”影壁东西两侧有四角碑亭两座,里面供奉的是功德碑。明哲大师计划在灵珠山菩提寺招收佛学弟子,力争将其创建成北方知名佛学院。菩提寺的建成不仅为珠山森林公园增添了一个重要的景区,形成了一个东道西佛的旅游大格局,而且推动了青岛市佛教文化的发展,对青岛佛教在国内外地位的提升起了重大的作用。
再上七级台阶,小广场两侧又有一对经文石柱。游菩提寺,善男信女可以烧香拜佛,孩子可以游玩相邻的野生动物园,登山爱好者可以去一切智园,看最大的摩崖石刻“罗心经”。这里还有一段小小的齐长城遗址可做启蒙教育……这里是青岛市近郊一日游非常不错的去处,特别是对佛学爱好者。
广场中间是一组平面浮雕佛教图腾,看上去不忍心脚踏通过。昔日白云寺香火旺盛,有正殿3间,东西偏殿各3间,殿前东西侧有客舍及僧舍各3间。院内有钟楼、香楼各1座。正殿内从奉如来佛、观世音和文殊菩萨;东西偏殿塑有罗汉、雷神、雨神、山神等17尊神像。神像全系彩塑金身。
接着连续上两个七级台阶,面前是一座放生池,里面缓慢游动的金黄色大鲤鱼让人赏心悦目。一座汉白玉石栏杆装饰的石桥横跨放生池之上,名曰“吉祥桥”。以前白云寺为当时胶东地区是规模最大的寺庙。由于白云寺的空前兴盛,佛教在黄岛、胶州、胶南、诸城等周边县市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每年正月十五、三月三、九月九等传统节日,来此拜佛的香客络绎不绝。各地前来赶庙会的人多则达几万人,影响力也逐年加深。
吉祥桥北侧是菩提寺中轴线的第一座仿古建筑,山门。中间圆门上方悬挂金色横匾,上书“菩提寺”三个大字,这是明哲大师的手书。旧时白云寺边有座泉水名曰:通海泉。传说寺内修炼的和尚就是通过此泉从南方运来木头修建白云寺的。
山门内东西两侧供奉四位怒目圆睁的护法神“金刚密达”。解放后,新中国明令废除封建迷信,信教群众的朝拜习俗一度受到冲击,但白云寺香火始终没有间断。文革期间,全国掀起了“深山办学”热潮,珠山中学在大庵山建校,白云寺彻底遭到破坏。
穿过山门,拾级而上平台西侧是鼓楼,凡佛寺亦有鼓楼,与钟楼相对,大部分建于正殿的左右,用以悬鼓报时,或于典礼时敲击。2005年,一些华侨提议,应当重修白云寺。在青岛政府的支持下,由善男信女和有关企业募集资金,他们募集善款金额超过1亿元,善款全部用于寺庙重建工作,其中信徒奉献4000万元,主要用于殿堂和佛像建设。2006年12月,白云寺重建工程正式启动,开工重建的同时,宗教人士商议决定,将建成后的白云寺正式更名为“灵珠山菩提寺”。
鼓楼一层是“伽藍殿”,殿内抚须捧书的伽藍菩萨端坐供桌之上。“伽蓝”是寺院道场的通称,佛教伽蓝神的代表形象。就狭义而言,指伽蓝土地的守护神,广义而言,泛指所有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依《七佛八菩萨大陀罗尼神咒经》所说,佛教伽蓝神是保护伽蓝(寺庙)的神。佛说有十八神保护伽蓝,即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子、妙叹、梵响、人音、佛奴、颂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视,统称「十八伽蓝神」。
以伽篮菩萨(关公)形象为代表。
鼓楼对面是钟楼。晨钟暮鼓制:古时候,钟响了城门开启大家开始一天的活动,鼓响后各回各家,老百姓都习以为常,因为成语;晨钟暮鼓的关系,很多人以为寺院里面也应该是早晨敲钟,晚上击鼓,其实不是的。寺院其实不是分早晚,它都要敲钟也都要击鼓,不同的就是早晨是先钟后鼓,然后众僧开始上早课,晚上是先鼓后钟,之后是打板,僧众熄灯休息。一些大的寺院里往往都建有单独的钟楼和鼓楼,以前是建在大雄宝殿的两侧,后来慢慢的往前移,开始建在山门进去之后的左右两边,钟楼建在东边,进门的右手位置,鼓楼建在西边,左手的方向,东钟西鼓,取的就是这个晨钟暮鼓之意。
钟楼下面是“地藏殿”,慈眉善目的地藏王菩萨端坐供桌之上。地藏王菩萨即是地藏菩萨。梵名为乞叉底鹐沙(Ksitigarbha)。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
钟鼓楼的北侧是中轴线的第二大殿“天王殿”,殿门门楣横匾是明哲手书“天王殿”三个大字,大门两侧有一对竖匾,右侧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左侧是: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我挑帘进入殿内,迎面佛龛中就是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大肚弥勒寓神奇于平淡,示美好于丑拙,显庄严于诙谐,现慈悲于揶揄,代表了中华民族宽容、和善、智慧、幽默、快乐的精神,也蕴含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不仅成为中国佛教的形象大使,也是中华民族的形象代表。
他在笑什么?为什么笑?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针对弥勒佛肚大过人、笑容满面这两个特点写下了不少语言诙谐、饱含哲理的楹联,点拨人生,给人们留下了有益的启迪。
弥勒佛北侧佛龛中供奉的是护寺神“韦驮菩萨”。又称韦陀天,梵名音译为私建陀提婆,意为阴天,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后来归化为佛教的护法天神,是佛教中护法金刚力士的代表之一。相传释迦牟尼涅盘时,诸天和众王把佛陀火化后的舍利子分了,各自回去建塔供养。韦驮也分得一颗佛牙,正准备回天堂。一个捷疾鬼浑水摸鱼,偷走一对佛牙舍利,撒腿就跑。韦驮奋起直追,刹那间将捷疾鬼抓获,夺回了佛舍利。诸天和众王纷纷夸奖韦驮能驱除邪魔外道、保护佛法。于是,韦陀被人们称为护法菩萨。
天王殿内东西两侧供奉的是四大天王,西侧是“四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东侧是“南方增长天王”和“东方侍国天王”。
我拜完韦驮菩萨走出天王殿北门,这里是菩提寺的中心庭院,外形不一的香炉在中轴线上一字排开,感觉威严素目。
天王殿北侧庭院中,东西两侧各有三间殿堂,这是东侧。南殿是“客堂”客堂为寺院日常工作的管理中心,负责对外的联络,宾客、居士、云游僧的接待,本寺院各堂口的协调,僧众的考勤和纪律,各殿堂的管理,以及寺院的消防、治安等。客堂集外交、内务于一体,事情十分繁杂。客堂还接送方丈手谕的牌告,及时传递着寺内的信息。如本日佛事内容及参加人员,或者其它有关僧众生活行动的消息。
客堂的北侧是“药师佛殿”。
殿内药师佛手捧丹珠俯视众生。药师琉璃光佛又名药师如来,指药师佛(梵文:Bhaiajyaguru)全名作:(药师琉璃光如来),为佛教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以琉璃为名,乃取琉璃之光明透彻以喻国土清静无染。东方另一佛国曰“妙喜世界”,其佛为阿閦佛(不动如来),药师佛主道场位于湖北黄石市下陆区的东方山(东方世界
琉璃佛国)。
药师佛殿的北侧是“钦喜殿”,大门紧闭不知作何用途。
庭院对面北侧殿堂名曰“法云殿”,里面众僧正在做法事。
西侧中间殿堂是“弥陀佛殿”。殿门门楣横匾也是明哲大师的手书。
殿内弥陀佛的金色塑像耸立在供台之上。佛教指西方极乐世界中最大的佛,也译作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信佛的人用做口头诵念的佛号,表示祈祷或感谢神灵等意思。
弥陀佛殿的南侧是“请香处”,就是法物流通处。
庭院的北侧高台之上就是中轴线的最大仿古建筑“毗卢宝殿”。
我心怀敬畏进入大殿之中,毗卢遮那佛双手合十面带微笑双目微垂盘膝而坐在高高的巨形佛龛中。毗卢遮那佛,梵音名号Maha^vairocana,汉译: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至高无上的本尊,是密宗最高阶层的佛,为佛教密宗所尊奉最高神明。密宗所有佛和菩萨皆自大日如来所出,在金刚界和胎藏界的两部曼荼罗中,大日如来都是居于中央位置,他统率着全部佛和菩萨,他是佛教密宗世界的根本佛。
佛祖的东侧东侧是手持金如意的“文珠菩萨”,西侧金色莲花宝座之上是“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梵名Mañjur ,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故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菩萨又称法王子,为智慧之象征,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项,右手持金刚宝剑(表示智能之利),能斩群魔,断一切烦恼,左手持青莲花,花上有金刚般若经卷宝,象征所具无上智慧,坐骑为一狮子(表示智能威猛)。
普贤菩萨 (梵文 Samantabhadra),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曾译为遍吉菩萨,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此外,毗卢遮那如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尊称为“华严三圣”。
普贤菩萨,世称为十大愿王,《法华经》指出:只要能虔诚信奉,普贤菩萨将与诸大菩萨一起出现守护此人,使他身心安稳,不受一切烦恼魔障之侵。《普贤延命经记》指出:普贤菩萨具有延命益寿之不可思议的力量。普贤菩萨是礼德和大行愿的象征,象征真理。他以智导行,以行证智,解行并进,完成求佛者的志愿,所以又称“大行普贤菩萨”。
毗卢宝殿内东西两侧汉白玉供台之上,供奉的是制作精美的十八罗汉金身。
毗卢遮那佛大型佛龛北侧有一组大型壁雕,中间是正在播撒甘露的“海岛观音”。俗称"望海观音"。观音是大乘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她以传说海里的大龟或鳖为坐骑。"海岛观音"这组彩塑像有大小神仙上百尊,以山峦起伏,海涛汹涌为背景。
群像中心人物是赤着双脚,立在鳌头上的观音,菩萨手持杨枝净水瓶,内装神厅的甘露水,用以救人百病,表现出"普渡众生"的风范。其左边侍立着双手捧有宝珠的龙女,右边有向观音合十参拜的善财童子。
毗卢宝殿北侧菩提寺中轴线上,人字石台阶上面是最后一个殿堂,古香古色的两层红楼“藏经楼”。
藏经楼的一层是法堂,里面供奉着三尊汉白玉佛,佛像前面放置的遗像就是明哲大师。
到这里整个菩提寺中轴线就参观完了,由于篇幅限制,我在下一篇中在带领大家继续游览菩提寺的舍利塔和观音殿。
谢谢观赏!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
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20年01月13日星期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