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景区,简称扁都口景区,位于民乐县东南部,地处祁连山腹地,北距民乐县城28公里,国道227线两旁。南北长10公里,东西平均宽6公里,总面积60平方公里,核心区9平方公里。
旅游区分为,5个小区,
12个主要景点,即:扁都口峡谷游览区、台坡东沟娱乐观光区、体闲度假区和管理服务区。旅游区内最著名的旅游景观是扁都峡谷、黑风洞、石佛寺、诸葛碑及碧云天、黄花地的田园风光景。
景区海拔2800米左右,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30,冬季最低气温达到零下20。景区融历史感悟、文化体验、观光览胜、运动娱乐、休闲体验、消暑度假为一体,是赏花观景、避暑度假胜地。
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景区,及周边自然风光得天独厚,万顷油菜花、高原牧场、大斗拔谷,人文景观引人入胜,景区内设有国际自驾游营地、胶囊宾馆、汽车旅馆、烧烤木屋、草地露营基地、生态马道等娱乐设施。
景区获评“绚丽甘肃”十佳旅游景区 、中国西部自驾游示范营地、全国山地户外运动训练基地 、甘肃摄影家协会采风创作基地 等殊荣,入选2013中国旅游风云榜“自驾游宿营地”十强 、及农业部认定的“中国美丽田园”。
在茫茫丝绸古道上,皑皑祁连山下,河西走廊中段,有一片神奇的土地,这就是民乐。民乐古称金山,自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击败匈奴,征服河西之后,历朝都在这里建郡臵县。
民国2年(1913年)臵东乐县。民国18年(1929年),取“人民安居乐业”之意,易名为民乐县。

民乐县地理位臵相当重要,被誉为“甘青咽喉,丝路要冲”。民乐县地处祁连山分水岭以北、河西走廊中段,东邻山丹,西依肃南,南通青海,北达甘州,南北长95公里,东西宽73公里,总面积3687.32平方公里。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三面环山,海拔高度为1589—5027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7.6。全县辖4乡、6镇,172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有汉、回、藏、裕固、满、蒙、白、土、土家、维吾尔族等10个民族。2010年,全县常驻人口24.0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2万人,占总人口的25.8%;乡村人口17.82万人,占总人口的74.2%。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第一次远征河西匈奴,东晋法显西行求法,即经民乐;公元前609年,隋炀帝“西巡”途径民乐,并召开了举世闻名的万国会议;自汉至唐,扁堵口一直是汉、羌、匈奴、突厥、吐蕃等民族互相联系的重要通道。县内交通通讯便捷,国道227线纵穿全境,县乡公路相互贯通,四通八达。

民乐历史文化沉淀深厚,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早在五千多年前,先辈们就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明珠。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六坝一带就有人类繁衍生息,2009年在六坝镇五坝村发现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墓群,出土彩陶器距今4000多年,将民乐历史推前到4200~4300年之间;属四坝文化类型的东、西灰山遗址,距今3400~3900年之间。
单于王在永固城留下了避暑的身影;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在这里留下了征战的英姿;张骞、班超经过此地,出使西域,留下了悠扬的驼铃;隋炀帝西巡,在扁都口留下了爱妃亡灵;红西路军将士浴血奋战,转战西北,在这里书写了悲壮的历史;王震将军兵出扁都口,解放了民乐,将五星红旗高扬在民乐大地。
这是六坝圆通塔照片。
这里有反映人类新石器时代生活、生产情况的六坝东、西灰山农牧业村落遗址;有魏晋时代的童子寺;有汉武帝时期的八卦营古城和八卦营汉墓群;有宋元明清以来的六坝圆通塔、圣天寺、青龙寺、魁星楼、洪水三台阁、
有新建成的中心广场、世纪大道、民乐公园。县博物馆收藏的水陆画精美绝伦,堪称稀世珍品;镇馆之宝金错刀,属国内罕见,为古钱币精品。县境内名胜古迹众多,现有文物保护单位132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
除自然和历史景观外,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景区内还增设了一些供游客吃住游乐的人文景观,包括国际自驾游营地、胶囊宾馆、汽车旅馆、烧烤木屋、草地露营基地、生态马道等。
扁都口景区国际自驾游营地东临国道227线,西、南靠祁连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大高差约15米,规划总占地面积79039平方米,合118.6亩,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
胶囊宾馆,形状像胶囊,占地面积小,设施俊俏齐全,集赏花观景、睡觉休息、玩乐洗漱于一体。
汽车旅馆:建筑主体为木结构式的汽车旅馆,环境干净整洁,金花铺地,溪水环绕,芳草萋萋,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生活情趣时尚雅致,是景区的一大亮点。小木屋之间由木构栈道连通,供游客赏花观景、散步游玩,体验自然情趣,谛听天籁之音。
烧烤木屋:景区内的烧烤木屋宽敞明亮、通风透气,并配备了烤炉、木炭、香油、调料等生活用品。
草地露营基地:炎炎夏日里,景区内的草地露营区,金黄的油菜花,厚实的大草甸,新颖的小帐篷。
扁都峡谷:出民乐县城沿国道227线南行约30公里,黄花映衬之下,高大险峻的祁连山被的峡谷东西劈开,形成了著名的扁都峡,历史上称作大斗拔谷。驱车而上,但见两山夹峙、峭壁摩天,一水中流、波浪汹涌.盛夏时节,沿峡一行,如历四季,六月飞雪,不足为奇,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此峡不仅有峭壁湍流,还有连天的牧草、芬芳的野花、肥壮的牛羊、悠扬的牧歌,更有野兔、雪鸡、鹿、樟、狼、豹等野禽野兽和煤、铬、锰、铜等多种矿产资源。历史上,此峡是南通河煌、北达甘凉的险关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在扁都峡便上演了一幕幕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
黑风洞: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数万之众逢山开路,遇水褡桥人劈荆斩刺,横空出峡,直捣单于王老巢,向居住在焉支山、祁连山的匈奴发起了空前的决战,迫使匈奴远走西域或隐于漠北,遂置河西四郡,移民屯田,开发边疆,开辟了有名的丝绸之路。传说霍去病率军行至半峡时,黑风突起,弥漫峡谷,前行不得,霍去病登上山顶一望,见黑风从一个洞中滚滚涌出。
于是他号召兵士砍树堵洞。经过一昼夜的奋力拼搏,万千棵松柏终于堵住了黑风洞。黑风息了,他们终于得以顺利出峡,大破匈奴,现在所见之“黑风洞”,在离度假村不远处的陡壁上,紧邻国道227线,极难攀临,四周长满了杂草灌木,看时深不足底。 
娘娘坟:隋朝时,隋炀帝为显我中华声威,在大大破吐谷浑之后,决定在张掖召见27国使者,召开万国博览会,遂率数万之众由扁都峡而出。行至半峡,突遇六月飞雪,士卒冻死者大半,伴随隋炀帝西行的爱妃过去久居深宫,现在突遇奇寒,便身染疾患,医治无效,未及出峡,便长眠于此。
今所见“娘娘坟”既当年杨帝爱士己之墓也。“娘娘坟”紧邻227国道,墓堆;“娘娘坟”头长满了萎萎芳草,”在向世人诉说着一段哀婉的故事。娘娘若在天有灵,当为我泱泱中华如今之繁荣强盛、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舞;由蓝天。
西路军小路:在这条峡内,透过层峦叠蟑,我们还隐约可见一条小路碗蜒盘旋在崎岖的半山腰。在那条小路上,还溅洒着当年曾被马匪押解到西宁处决的红西路军战士的斑斑血迹。而今那些血迹早已化作了峡内烂漫的山花、青青的芳草、清澈的溪水,化作了肥壮的牛羊、悠扬的牧歌。
王震出峡:在这条峡内,还上演了现代战争史上奇迹般的一幕。1949年9月18日,王震将军率领数万大军“明月出天山”,势如破竹,追击溃不咸军仓迄逃遁的马家匪帮,一举解放了河西诸域,为挺进新疆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青山不老,幽谷为证,那些浴血奋战而长眠于峡内的烈士们必将与扁都峡万古长存。
人墨客:在这条峡内,走过戍边将士,走过商贾驼队,也走过文人墨客。历史上,李白、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就经由此峡西出阳关,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边塞诗篇。
佛光旅游度假村:现在,这条峡已成为畅蝎本阻的峡,幸福祥和的峡。峡谷深处,开辟了“扁纬口佛光旅游度假村”,搭建了一座座帐篷,五彩的小旗在山风中轻轻的翻着,似在摇着手臂热情地招呼着南来北往驻足休闲的客人。裕固族姑娘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唱着牧歌献上哈达,敬上美酒,翩翩起舞,使远方的客人充分领略着草原情调,忘却了旅途的疲劳。
石佛爷:由“度假村”往北走不远,就可看到“石佛爷”。隔着湍急的水流细细瞧去,但见在一块光洁的峭壁上清晰地雕刻着一组佛像,其神态端庄而安详,似在祝愿每一个路人平安幸福。传说如来佛祖携弟子途径此峡,见往来行人跋涉艰辛,便留影于石壁之上,鼓励人们奋勇向前,并佑护当地牧民风调雨顺,生活安康。
佛像之下,系满了藏族的经幡哈达和汉族的丝绸被面。藏汉两民族同敬一尊佛,正象征着民族大团结的美好局面。据传,石佛爷岩面脱落一层又显露于另一层上,甚为神奇,究竟是天然的还是人为的,还须每一个游览者自来考证。
诸葛碑:由“度假村”驱车上行约一公里,但见这里奇峰罗列,怪石磷峋,有的像竹笋,有的像利剑,有的像海豚,有的像骆驼,千姿百态,惟妙惟肖。最引人注目南便是当关而立的“诸葛碑”了,似乎诸葛孔明正正襟危坐,临峡拂琴,是那样的临危不惧,镇定自若,似在弹奏着中华统一、民族团结、和平繁荣的乐章。
公共交通:张掖东站有张掖直达至扁都口的快客,自早8:00张掖首班,20:00扁都口末班!民乐至扁都口公交车自7:00民乐南站首班,19:00扁都口末班。自驾或者包车:推荐包车,走张掖-民乐-扁都口路线,一路上风景非常美,路况也非常好,
沿227国道至民乐县城后再向东南方向前行15公里。
景区交通便利。国道227线贯穿全境,兰新铁路客运复线和已通航的张掖机场可连通东西、沟通南北,初步形成了以张掖、兰州、西宁等周边地区的自驾游黄金节点,年游客接待量达100多万人次。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价格:免费。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谢谢观赏!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 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19年09月12日星期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