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将军府位于嘉峪关内城中,
也称游击衙门,初建于明隆庆年间,后来成为明清两代镇守嘉峪关的游击将军处理军机政务的场所。
这是游击将军府的大门,门口两侧墙壁上悬卦一副对联。上联:百营杀气风云阵,下联:九地藏机虎豹涛。
门洞内左侧悬卦游击将军芮宁简介。
门洞内右侧悬嘉峪关历任卦游击将军简历。游击将军,官名。汉朝始置,本为杂号将军之一,汉武帝时有游击将军。魏、晋为禁军将领,与骁骑将军分领命中虎贲,掌宿卫之任,四品,隶中将军(领军将军)。十六国前凉、北燕亦置。
现在的建筑是1987年在原建筑的基础上恢复修建的,为两院三厅四合院式,占地面积为1755平方米,建筑面积808平方米。
穿过游击将军府的大门,左拐弯。这里是游击将军府的西耳房。西耳房面积14平方米,为游击将军府管家的住所,内设有土炕、方桌、茶壶、花瓶、油灯等物,墙上挂古代计更方法图表和幅山水画中堂。老管家盘腿而坐,背略驼,神情专注。
我们按顺时针方向参观,一进庭院西侧箱房是“武堂”。嘉峪关游击将军府,也称游击衙门,初建于明隆庆年间,后来成为明清两代镇守嘉峪关的游击将军处理军机政务的场所。现在的建筑是1987年在原建筑的基础上恢复修建的,为两院三厅四合院式,占地面积为1755平方米,建筑面积808平方米。
武堂(西箱房),面积38平方米。为中下级军官办公场所,屋内有火盆、兵器等物品,墙壁悬卦“出塞”横幅和“嘉峪关军事防御图”、“明代烽火台信号表”,房间木倚坐有人物一位,其正在歪头鼾睡,肚皮微微起伏,憨态可掬。战事随时随地可能发生,所以守卫边关将士随时保持警惕,需马不歇鞍、人不卸甲,忙中偷闲小睡一会儿,从侧面防御卫关将士非常辛苦。
一进庭院的北侧是“议事厅”, 空地上有一支帅旗,院中还有消防用的大铜缸。
议事厅即中堂,73平方米,是游击将军办公议事的地方,芮宁将军将军背后有一副猛虎下山的工笔画、虎虎生威!
在嘉峪关古代军事史上,游击将军府不但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的指挥中心,而且是朝廷统治地方、检查商旅使者往来、联系西域和中亚及各少数民族的枢纽机关。嘉峪关游击将军府陈列分为两个部分。前院以议事厅为中心,着重展示古代游击将军及文武官员指挥御敌、签发关文等情景。后院是游击将军及家眷生活的场所,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游击将军及其家眷的生活场面。陈列形式既朴实又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趣味性,使其成为参观、游览嘉峪关的一处亮点。
一进庭院的东侧是“书堂”,
书堂门前廊柱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效忠社稷酬壮志,下联:寄情书剑慨平生。
这是书堂内雕塑局部,书堂面积37平方米,为文官日常办公场所,室内设有文房四宝、关照、书架等物。这里是文官为过往嘉峪关商人、行人签发关照的地方。在嘉峪关古代军事史上,游击将军府不但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的指挥中心,而且是朝廷统治地方、检查商旅使者往来、联系西域和中亚及各少数民族的枢纽机关。
站在一进庭院院中看将军府大门东侧,是东耳房。面积14平方米,这里是卫兵的住房。
从议事厅的东侧角门可进入后院,这里是游击将军的内宅。后院是游击将军及家眷生活的场所,各房间雕塑、场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游击将军及其家眷的生活场面。
二进庭院的北侧是“后堂”,
后堂房屋三间。
后堂东间19平方米,是游击将军的书房。
后堂中间6平方米,是游击将军的会客室。
后堂西间24平方米,是游击将军和夫人的卧室。
二进庭院的东厢房是游击将军的内宅厨房,房内雕塑是仆人生火做饭的场景。
二进庭院的西厢房是仆人居住的地方,面积37平方米,内部设施简单。
游击将军府作为嘉峪关关城景区的重要历史文化旅游景点,其复原陈列展以历史史料为依据,以现有建筑为框架,以超级写实主义雕塑(高分子仿真雕塑)为主要形式,形象生动的陈列场景,深入细致地展现了嘉峪关游击将军的生活史迹,是古代将军守卫边关的历史写照。
谢谢观赏!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 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19年08月05日星期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