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海省:高原海滨藏城“刚察县”

(2019-07-02 20:18:53)
标签:

旅游

分类: 假日游中国

  刚察县为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辖县,省环湖重点牧业县之一,位于州境西部,青海湖北岸。县政府驻沙柳河镇,距州府驻地海晏县西海镇110公里。青海省:高原海滨藏城“刚察县”

 截止2012年,全县总人口4.2万人 ,其中少数民族占72.5%,藏族占63.38%,还有汉、蒙古、回、东乡等民族。面积1.2万平方公里。辖321场。古为羌地。 境内主要河流有默勒河、克克塞河、江仓河、沙柳河、巴哈乌兰河、布哈河、哈尔盖河、吉尔孟河。青海省:高原海滨藏城“刚察县”

    刚察县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均温-0.6,年降水量370毫米。主要矿藏有煤、铁、铜、银、铀等。纯牧业县,牧养藏系绵羊,半细毛羊、牦牛、马等。境内青海湖盛产湟鱼。青(海)藏(西藏)铁路横贯全境,青(海)新(疆)公路、湟(源)嘉(峪关)公路通过境内,交通便利。 青海省:高原海滨藏城“刚察县”

    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201892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复并发布公告,批准2017年度计划摘帽的刚察县退出贫困县。 古为羌地。西汉至清雍正三年(1725年)属西海郡,厮、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罕东百户、东蒙古诸部驻牧地、蒙古统编529旗等。民国六年(1917年)属都兰理事,沿至解放前夕为刚察千户区青海省:高原海滨藏城“刚察县”

      1950年设刚察区人民行政委员会。1952年成立刚察区工委。1953年设立刚察县。 1999年末,刚察县面积9110平方千米,人口39159人(根据青海省志),辖5个乡。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刚察县总人口39223人,其中:沙柳河乡5145人、哈尔盖乡8125人、伊克乌兰乡5438人、泉吉乡5564人、吉尔孟乡3209人、城关未批镇5174人、青海省热水煤矿2705人、青海湖农场1597人、省三角城种羊场2266人。青海省:高原海滨藏城“刚察县”

      200135日,青海省政府青政函[2001]15号文批复:撤销沙柳河乡,设立沙柳河镇。2001年末,刚察县辖1个镇、4个乡,31个村(牧)委会。20047月,撤销哈尔盖乡,设立热水镇(即热水矿区和哈尔盖乡合并设镇)。20068月,热水镇更名为哈尔盖镇。调整后,刚察县辖2个镇、3个乡:沙柳河镇、热水镇、伊克乌兰乡、泉吉乡、吉尔孟乡。青海省:高原海滨藏城“刚察县”

    刚察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海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青海湖北岸。介于东经99°20′44″-100°37′24″,北纬36°58′06″-38°04′04″之间。东隔哈尔盖河与海晏县为邻,西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毗邻,南隔布哈河与海南州共和县相望,北隔大通河与祁连县接壤。县境东西长113.8公里,南北宽122.2公里。全县土地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的1.13%,占海北藏族自治州土地面积的23.8%。县城距省会西宁市188公里,距州府西海镇88公里。 青海省:高原海滨藏城“刚察县”

   刚察县地处青海湖盆地北部,祁连山系中部大通山地段。境内山脉走向北西,北部高山连绵,南部低缓,自北西向南倾斜,绝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3003800米以上。最高点4775米,位于桑斯扎山峰,最低点3195米,位于青海湖滨湖地带的沙柳河(伊克乌兰河)、巴哈乌兰河(乌哈阿兰河)、哈尔盖河、布哈河入湖处,海拔相对高差1580米。青海省:高原海滨藏城“刚察县”

   境内高山、丘陵、平原大致成北、中、南排列。北部为大通山地段,中部丘陵,南部为平原地带。大通山横贯县境北部,以桑斯扎山与赞宝化秀山脊将全县东西向分成两大区域:北部是黄河流域的湟水水系外流区;南部是青海湖环湖内陆水系的内流区。全县分为三大地貌类形:山丘地貌、丘陵地貌、平原地貌。青海省:高原海滨藏城“刚察县”

 刚察县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370.5毫米,年蒸发量1500.6—1847.8毫米。冬季寒冷,夏秋温凉,1月平均气温-17.57月平均气温11,年平均气温-0.6。县境北部高山连绵,南部低缓,地域宽广。北部为大通山地段,中部为丘陵,南部为平原地带。平均海拔3300.5米,绝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500米以上,海拔最高点4775米,位于县境西部的桑斯扎山峰;最低点3195米,位于县境南部的青海湖湖滨地带,来旅游要注意高原反应,服用携氧片,速效抗高反。青海省:高原海滨藏城“刚察县”

慈悲慧眼感恩塔:寓意厚实,文化底蕴浓郁,极具博达深渊的藏传佛教文化色彩和古老厚重的传统建筑风格。慧眼感恩塔气势庄严、金碧辉煌,由塔基、塔座、塔锥和塔冠四部分组成,塔的四面均有13层台阶则代表了成佛的道路。四个塔柱分别以其立式结构代表、条形结构代表、方形镀金藏物结构代表、极顶塔形结构代表,形成佛教中所称的四大和全,构成了客观大自然物质存在的排列形式,代表生命之精华。青海省:高原海滨藏城“刚察县”

仙女湾湿地仙女湾湿地是鸟的天堂,大天鹅的故乡。每年在这里栖息的鸟类有斑头雁鱼鸥、鸬鹚等,特别是到了秋冬季约有1500只左右的大天鹅在此越冬,是鸟类中的贵族,水禽中的尊者,只可远观而不可近赏,此外,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也驻足此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青海省:高原海滨藏城“刚察县”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这首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咏鹤诗》。告诉我们传说鹤与仙相伴,并且传说这里是西王母设宴邀请中原天子穆天子相会的地方。据有关历史文献资料记载,有诗为证:《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中原天子,西部女王,他们之间的感情非常的深,而这首诗却告诉我们西王母迟迟未能等到心上人的到来,现在只有这些天鹅仙女们的化身每年飞到这里,向世人展示,在无限蓝天下,仙子们在这里驻足、栖息,冰清玉洁、婀娜多姿,给冬日的青海湖增添了几份灵气,形成靓丽风景。青海省:高原海滨藏城“刚察县”

   仙女湾便得名于此。朋友们这里也有这样的传说,传说中六世达赖喇嘛途径青海湖边,被这里透明的湖光大自然吸引,仿佛听到神在呼唤,便踏浪入海,而女性的青海湖顿显神灵,仙女奏琴吹唢,仙鹤结群飞舞,大师就这样消失了,也有人说他随从仙子们赴天上仙境了。这足见她的魅力是无穷的,仙女湾也由此而出名了。青海省:高原海滨藏城“刚察县”

仓央嘉措文化广场仓央嘉措1683—1706),六世达赖喇嘛,出生在西藏门隅拉沃宇松地方,取法名为罗桑仁钦仓央嘉措,活佛的一生充满传奇,他出众的才华,成就了他在藏族诗歌艺术圣坛上的地位。青海湖的风声依旧在浪尖飘洒,仙女湾的天鹅早已成为瑶池灵魂的守护者。青海省:高原海滨藏城“刚察县”

    大师是一种佛缘,是一位诗僧,是一弯挂在天边永不消失的彩虹,诗情画意的刚察草原,让灵魂与境界互相融合,渲染在梦幻般的青海湖。仓央嘉措诗歌千古流芳于雪域高原、梦幻湖畔,青海湖的风声入禅,那湛蓝的湖水,溅落在草原儿女的双眸间,闪现一缕最耀眼的光芒,如同仓央嘉措充满人性的诗歌,普照世间所有的心灵。 青海省:高原海滨藏城“刚察县”

西海温泉:热水温泉俗称西海第一泉,位于甘子河大草原,温泉现有泉眼9处,泉源暗涌,水色清澈,四季喷涌不歇,水温57,日出水量近千吨。温水富含钙、锂、锶等各种微量元素,对皮肤、风湿、消化不良等症状有奇效,同时,也是开发矿泉水的优良水质。青海省:高原海滨藏城“刚察县”

  每逢春秋,游人蜂拥,洗浴疗养。泉边小山一石上有一大手印和两个膝盖印痕,传说系释迦牟尼在此下跪饮泉水所留,故称神泉,现已成为青藏高原上的康体旅游中心。  青海省:高原海滨藏城“刚察县”

五世达赖圣泉:五世达赖圣泉旅游景区位于青海省刚察县泉吉乡境内,邻青海湖西北岸,与315国道相离4.5公里。整个景区由五世达赖圣泉、码头、祭海台、马头俄博串联而成,圣泉与祭海台相距约2km。清世祖顺治十年1652年诏请五世达赖进京受册,受到顺治皇帝的特殊礼遇,1653年朝廷诏封金册金印,册封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达赖喇嘛 青海省:高原海滨藏城“刚察县”

    达赖喇嘛十分珍视清朝政府对他的封赐。日后在他执掌格鲁派政权的日子里,凡遇颁发重要的命令、文告时,都要使用这一封号,铃用了这方金银,加盖了双手掌印外,还郑重地写上皇帝敕封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徒普通瓦赤喇达赖喇嘛之教语这样的文字,以说明他的封号是皇帝赐予的。人们为了纪念五世达赖佛恩,将这眼泉称之为五世达赖泉。并在祭海台立俄博祭祠,名命为马头俄博。 

谢谢观赏!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 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190602日星期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